視頻標簽:中華民國的創建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四川省安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
教學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歷史)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秋季) 課題 《中華民國的創建》 教科書 書 名:《中國歷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史實; 2.知道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交流掌握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識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感受孫中山為了革命鞠躬盡瘁的精神。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中華民國的建立;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教學難點: 1.中華民國建立;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意義。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根據時間軸預習 二、導入新課 三、新課講授 (一)目標導學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1.展示材料: 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 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武漢首義,十數行省先后獨立。所謂獨立, 對于清廷為脫離,對于各省為聯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 機樞成于中央,斯經緯周于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 提問:材料反映中國剛經歷什么起義?國家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提示: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獨立,革命形勢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 府。 2.教師提問:中華民國成立于什么時間?臨時大總統是誰?定都什么地方? 學生回答:1912 年 1 月 1 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 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中華民國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回答: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 1912 年為民國元年,同時選舉黎元洪 為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各省的會議代表任參議員。 4. 解讀孫中山《大總統誓詞》:“……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 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引 出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過渡】如何使“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我們來看一則材料。 5.教師展示史料: 臨時政府成立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 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勿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 將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于大同。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書》 根據材料,簡要說一說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政策?(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孫中山秉持和平理念,認為中國要同世界各國都要相互尊重,互利共 贏,為實現世界大同而共同努力。材料暴露了臨時政府對帝國主義的嚴重妥協性。 (二)目標導學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教師講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不僅對外持和平主義,對內也力圖通過和平 方式早日實現共和,為此孫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他 即行辭職,并推舉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 2.教師展示:宣統帝圖片及《清帝退位詔書》 提問:清宣統皇帝是什么時間退位的?有何重大意義? 學生回答:1912 年 2 月 12 日。標志著清朝 260 多年的統治結束。 3.教師講述:清帝宣統退位后,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并推薦袁世凱繼 任臨時大總統。提問: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臨時政府設在南京,新任大總統應到南京就職等條件。 教師提問:袁世凱會答應這些條件嗎?他又是如何做的? 學生回答:不會。袁世凱以北方秩序不易維持等為借口,迫使南京參議院同意他 在北京就職。1912 年 3 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教師提問:這一過程,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派力量弱小,不敢同袁世凱進行抗爭。 4.教師強調:1912 年 4 月,孫中山正是解除臨時大總統職位。臨時政府遷往北 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三)目標導學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教師強調:雖然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孫中山先生仍在解職前為民主共和做 了最后的努力。1912 年 3 月,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目的就是為了以法律的手段約束即將出任臨時大總統 的袁世凱,維護民主革命成果。 2.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歸納總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 主權在民 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平等自由 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 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 參政等自由和權利 參議院行使立法權 三權分立 國務院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 司法獨立 3.以圖示講解三權分立,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其作用是防止專制獨裁。 4. 結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體條例再進一步分析其內涵。 教師總結: (1)它反映了革命黨人以法律為武器對付袁世凱、維護革命成果的正義愿望,具 有現實針對性。 (2)它不僅第一次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規定了“主權在民”的基本原則,而且 第一次用法律方式賦予了國民廣泛的民主權利,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遭到徹底否定, “平等”、“自由”的民主口號得到肯定與確認。 教師強調其歷史意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 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 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課堂總結 1. 大綱式思路復習 2. 時間軸為線索,檢查掌握情況 3. 練習題 【板書設計】 中 中 華 民 國 的 創 建 中華民國建立 時間:1912 年 1 月 1 日 措施:改用公歷,選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清帝退位:1912 年 2 月 12 日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內容 歷史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