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的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二氧化碳的性質》安徽省 - 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二氧化碳的性質》安徽省 - 合肥
合肥市初中化學教學研討課
《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設計
課 題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課時
使用的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CO2的物理性質,掌握CO2的化學性質,并會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的實驗演示和學生的動手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分析的實驗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教 材
分 析
氧氣、二氧化碳是初中學生要求全面、系統認識掌握的兩種重要氣
體,學生在學習了氧氣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對氧氣的掌握起著鞏固和提高作用,也為學生今后學習CO、H2CO3、CaCO3等物質及其衍變打下基礎,做好鋪墊,所以本節內容是這一章的重點,也
是整個初中化學的教學重點,起著承前啟后的紐帶作用,同時,O2和CO2
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習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符合學生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學情分析
通過科學課、生物課和前幾單元的學習,學生對二氧化碳并不陌生,
知道它能滅火,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從一開始學習化學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等,但對于CO2的性質和用途的關系認識不夠,對空氣中CO2的含量易產生片面認識,對CO2通入石蕊石蕊溶液變紅的原因認識錯誤。所以本課通過探究實驗,加深對此類內容的理解,走出認識上的誤區。 重點 二氧化碳的性質 難點 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教學方法
實驗啟發式、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 2 頁 共 4 頁
引入 上課之前播放一段快樂大本營,猜猜二氧化碳可能有怎樣的性質?
觀看視頻 激趣
無色、 無味、 氣體 【歸納猜想】CO2
請學生觀察試驗臺上二氧化碳并說出獲知的CO2的性質 【板書】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
【觀察、描述】
培養觀察能力
密度大于空氣 不可燃不助燃 【問】怎么證明CO2的密度是否比空氣大?
【演示】CO2傾倒實驗
【問】通過滅蠟燭的實驗,你還能知道CO2什么性質? 【板書】CO2不可燃也不助燃 依據性質決定用途,你還能聯想CO2有什么用途?——滅火 設計實驗
分析歸納
初步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化學思想
不供給呼吸 菜窖傷人事件,措施:燈火實驗,應用:測教室中二氧化碳濃度
分析
安全教育,人群密集時,注意及時通風換氣
溶 解 性
明確方案:向軟塑料瓶中加約1/4體積的水,旋緊單孔塞,振蕩
【分組實驗】 初步體會化隱性為顯性的“轉化思想”
CO2與水反應
【問】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變紅的呢?
引導學生分析瓶內物質,設計對比試驗。
(注意控制變量)
【展示物品】干燥的石蕊試紙1張、水、CO2氣體1瓶 【分析】是CO2與H2O共同作用使石蕊變紅
【演示】向石蕊染成的濾紙上分別噴鹽酸、醋酸、硫酸,總結:酸可以使石蕊變紅,CO2與H2O反應的生成物是酸,此酸叫碳酸,人們利用二氧化碳的這條性質制取汽水,這就是碳酸飲料的由來
【拓展】光合作用物質多樣性 【學以致用】解釋汽水打開,不及時喝掉,會影響口感。 【分組實驗】
將導管一端伸入石蕊溶液,打開彈簧夾。
觀察現象、思考 【猜想假設】是CO2 ?H2O?還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產物使石蕊變紅? 【設計方案】 【進行實驗】 【得出結論】
書寫方程式CO2 + H2O === H2 CO3
觀察瓶外濾紙條顏色變化
H2 CO3 == CO2↑ + H2O
讓學生親自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并學會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對化學學習的持續興趣。 體會化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懂得運用有關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與石灰水反應
【問】如何驗證瓶內余氣是CO2
【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什
【實驗】先用傾倒法取約2mL的澄清石灰水,再將導管伸入聯系以前所學知識,從實驗中證實CO2能與石灰
么?這種白色固體是什么新物質呢?——CaCO3
從質量守恒定律角度考慮,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所以,反應后還應有含氫元素的物質生成,那就是水。
【講解】此反應不僅是CO2的性質,也是檢驗CO2的方法。 液面以下,輕輕地擠壓飲料瓶,使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書寫化學方程式 CO2 + Ca(OH) 2 === CaCO3 ↓ + H2O
水反應,
強調重要性質、重要的方程式 。
拓展
【問】
二氧化碳一定能滅火嗎? 【演示】鎂條在CO2中燃燒
觀察實驗、思考、總結 拓展學生視野, 為學生全面認識CO2及后繼學習
燃燒打下基礎 學以致用 用今天所學知識解釋視頻中的現象?【見ppt】
完成練習 鞏固新知,反饋
教學
課后 延伸
從生活中尋找CO2
參考材料:雞蛋殼、純堿、白醋、碳酸飲料、注射器、吊水用的鹽水瓶及塑料管„„
2)檢驗CO2: 參考材料:食品袋中生石灰干
燥劑 【依據能力選題】 讓學生多動手、
多思考,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心得和體會,對化學的學習也就更有興趣。
感悟 提升 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暢談收獲 1.通過小組討論你有什么啟示? 2.通過今天的學習
你有什么收獲?
力求使更多的學生的學會評價和自我反思。
板書 設計 6.2 二氧化碳的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1、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1、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密度比空氣大。 2、不能供給呼吸
3、能溶于水。 3、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H2CO3)
4、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課后 反思
【附學案】
第六單元 課題3:二氧化碳性質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會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能表達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 [學習重難點]
對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原理的探究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探究先學] 請與老師或組員合作完成實驗并記錄。 實驗一:證明CO2的密度是否比空氣大?
現象
分析與結論
實驗二: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步驟:開蓋 → 加水(至線) →換塞單孔橡膠塞,旋緊 → 振蕩 現象:
結論: 實驗三: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
1. 將導管一端放入石蕊溶液,打開彈簧夾,觀察現象:
(小資料)紫色石蕊試劑是一種色素,遇酸性物質變紅、遇堿性物質變藍等。
2. 提供儀器和藥品:石蕊溶液染成的紙片(1張)、CO2(1瓶)、水
一端滴1滴水 放入CO2中
現象: 分析:
化學方程式: 實驗四:二氧化碳能否與石灰水反應
倒約2mL石灰水于試管中,將導管一端放入石灰水,打開彈簧夾,輕輕擠壓,觀察
現象:
反應方程式: 結論:
[小組合作小結]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溶解性: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 燃燒, 助燃。
2.能與 反應。 化學方程式: 3.能與 反應。 化學方程式: [學以致用]
問題1:石灰水能否敞口放置?如何保存? 問題2:用今天所學知識解釋視頻中的現象? [交流討論]
談談本節課你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