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復習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課題1和課題2(復習)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 課題1和課題2(復習)
人教版義務教育階段 九年級化學
第九單元 課題1和課題2(復習)教學設計
課題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下冊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課)
科目 化學 教學對象 九年級
課時
1課時
作者
歐陽晴
單位
韶關市田家炳中學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時是有關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兩個課題內容的復習課,也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要知識內容。教材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在建立從生活和實驗中溶液的概念,并認識溶液、溶劑和溶質三者的關系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乳化現象,溶液均一性;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緊密聯系生活和生產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部分是在復習課題1的基礎上,定量研究溶質在一定量物質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包括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及溶解度兩部分;通過實驗圖、圖像、列表法、溶解度曲線等的課堂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數據處理的過程,達到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
復習的內容安排注意聯系學生實際,選擇學生日常生活或平時實驗中常見的現象,通過不同類型習題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注意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從性質到用途,體現知識的運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1. 能力起點:已掌握了不少化學學習方法和實驗技能
2. 知識起點:氧氣,碳及化合物,金屬等簡單物質的性質的知識對本節的學習有幫助。
3. 心理特點:學生對新接觸的事物充滿好奇,有探究欲;渴望自己動手,自我意識強烈。 4、雖然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綜合歸納能力、讀題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所以為學生提供回顧知識、總結知識的導學案,便于學生自己總結并學會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溶液的形成和理解溶液的組成,知道一些常見的溶劑。了解乳濁液、乳化現象。知道溶質在溶解過程中有吸熱和放熱現象。
2)知道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轉化關系;了解結晶的方法。
3)了解溶解度含義,會利用列表法及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表或溶解度,能根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4)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
第 2 頁 共 9 頁
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一些學生作業導學展示,糾錯組注意糾錯,問題組注意提問,教師點評
學生搶答,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活動等,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與體驗學習方式不同帶來學會運用的愉悅過程;
(2)在學習了溶液的形成;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轉化關系;溶解
度含義,及會利用溶解度曲線、列表法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度和溫度 ,能根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自主探究, 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通過教師引導、點撥、激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復習比較,學生能很好的掌握已學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進一步增強探究物質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
神,了解溶液的形成,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含義及運用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意義;讓學生比較深刻地感受到“從生活中走向化學,由化學走向社會”。
(2)激發學生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將科學知識運用于生產、生活及科
技領域的強烈愿望;
(3)通過學生的總結、表達,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
趣;
(4)通過對比討論與反思,形成學生綜合考慮問題、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加深對溶液形成概念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熟練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概念;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轉化關系能靈活運用、
3.能了解溶解度含義概念的理解,會利用溶解度曲線溶解度與溫度列表法及的靈活運用加以對比,能更好地記憶與識別其特點,并加深對此內容的掌握。
【教學難點】
1.溶液均一性的運用、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轉化關系溶解度含義概念的理解,會利用溶解度曲線溶解度與溫度的列表法的數據靈活運用
2.培養學生根據已學知識會分析實驗現象,進行知識的總結歸納及知識遷移,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通過前置作業學生導學展示:
學習小組第一組學生展示1-4題;溶液形成概
前置作業學生導學展示
●我會(會思、會用)
1、氯化鈉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溶劑是______。碘酒的
溶質是_______,溶劑是______。
2、以下飲料和食品中,屬于溶液的是 ( )
1、學生觀看前置作
業導學展示, 回憶從形成混合物的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判斷溶液中的溶質溶劑 2、學生通過溶液均
第 4 頁 共 9 頁
溶液的形成。同時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3、通過填空題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轉化關系,并能靈活運用。 4、知道用結晶法分離混合物。 同時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通過前置作業學生導學展示:學習小組第四組學生展示●我會5題。通過觀察流程圖完成填空和選擇題。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通過前置作業學生導學展示:學習小組第四組學生展示,【我的收獲】總結歸納
圖像符合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化的是( )
mg mg
A B
mg mg C D
3、怎樣使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鈉的溶
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欲從含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混合溶液提純硝酸鉀的方法是__________。
●我會(會思、會用、會歸納) 5、下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
1)根據生產過程推斷,①、②分別是 池
和 池。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甲步驟中,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 B.①中,氯化鈉溶液由不飽和逐漸變為飽和溶液 C.進入②后,繼續蒸發水,有結晶現象發生
D.析出食鹽晶體后的母液是不飽和溶液
3)通過該流程圖你能分析出海水曬鹽的原理
是 ,該過程屬于 (填“物 理”或“化學”)變化。
2、學生通過觀察圖像題的橫、縱坐標
入手,接近飽和溶
質質量加到飽和,
不能為零,有一定
的起點。當加溶質到飽和時,溶質不
再改變,體現了學
科知識的滲透,即數學知識在化學學
習中的運用。
3、讓學生通過填空
題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及相互轉化關系的靈活運用
4、通過閱讀題干,
知道用結晶法分離
混合物,①蒸發溶劑適用于固體溶解
度影響不大的物質;②冷卻熱飽和
溶液適用于溶解度
受溫度影響較大的
物質。
5、學生用課本海水
曬鹽的流程與前面
所學知識相結合,
從實例中認識到海水曬鹽是通過蒸發減少溶劑的量,使
海水由不飽和溶液
變成飽和溶液,然后使粗鹽結晶析
出。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
mg
mg mg mg
第四組展示
第 5 頁 共 9 頁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轉化關系,結晶的方法,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以搶答形式完成對溶液形成、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理解及運用,活躍課堂氣氛。全班學生快速完成導學案。并對有疑問的知識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
全班學生快速完成導學案●我來試試1-3題的相關內容,并對有疑問的知識進行小組討論,由學習小組第五組學生展示。溶解度數據表讓學生體會列表法的應用,從列表法中發現更多的信息,
【我的收獲】
在一定 ___________下,向 ______________ 里加入某
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________________;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一般)
不飽的溶液 飽和溶液
① ② (一般)
結晶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我的課堂我做主。 收獲成功,享受快樂。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⑴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⑵20℃時,50克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鈉
⑶溶液中無固體剩余則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⑷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⑸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6)在20 ℃時,30g氯化鈉加入100g水,氯化鈉的溶
解度30g ●我來試試
1、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變固體溶解度的是
( )
A.把固體研磨 B.加熱 C.攪拌 D.振蕩
2、KCl與KNO3在不同溫度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20-30℃間 C.在20℃時,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 D.在50℃時,兩物質各5g分別加入l0g水中, 充分溶解,均有固體剩余 溫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充分發揮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教學作
用,讓歸納總結、
溫故而知新的學習
過程是一個知識內化、認識提高和情
感升華的過程。學生在通過對學以致
用的習題處理運用
后總結知識點的方
法,更好地加深對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知識搶答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
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體會學習的快樂,而且能讓
學生通過搶答對知
識點進行回憶和提
高,調動學生的學
習主動性,讓他們愿意參與到課堂學
習中來。 1、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2、學生通過溶解度與溫度列表法數據表格的對比,理解在一定溫度下,100克水最多溶解某溶
質多少克的應用。
第五組展示 知識搶答
第 6 頁 共 9 頁
培養學生的數據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并對有疑問的知識進行小組討論,糾錯組注意糾錯。同時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全班學生快速完成導學案●我會4 題的相關內容。各小組內進行討論,通過二個組學習小組上去比賽。讓相互間的競爭和合作展示學生獲得成就感的風采。學生展示;同時教師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要及時點評及評價,學生用紅筆進行更正。
3、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1)由上表可推出NH4Cl溶解度的變化規律
是 ; 2)在 30℃時,向100 g水中加入60gNH4Cl形成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 , 溶質質量分數( )(列算式求值)。將其溫度升高到70℃時,該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
為 。
祝你更上一層樓(比一比,賽一曬,看看那組高準帥) ●我會(會思、會用、會歸納)
4、右圖是a、b、c三種
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在 ℃時,甲、 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 等。在0℃時,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
到小的順是 。
2)t1 ℃時,50g水中加入
8gc 物質,屬 溶
液(填“飽和”或“不飽
和”);t2℃時,200g水中溶解 ga,該溶液剛好飽和。 3)t 2 ℃的a、b、c三種飽和溶液當溫度由t 2 ℃降到t 1 ℃時,沒有晶體析出的物質是 ;析出晶體最多的的物質是 ,析出 克。
4)若要將c 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方法
是 。
【我的收獲】固體溶解度四要素
① ②
③ ④單位: 【PPT課件展示】導學案的參考答案,讓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 【PPT課件展示】小結要點 溫度/℃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45.8 50.4 55.2 60.2 65.6
3、
通過觀察溫度與溶解度數據表格列表法,通過填空的
形式求值,用語言
表述等加深對溶解
度與溫度的變化關系知識的理解運用
溶解度曲線的應
用:①可以查出某
種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是溶解度大小;③可以確定溫度對溶解度的影
響狀況;④根據溶
解度曲線確定怎樣制得某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 通過培養學生的數據處理方法,體驗
成功的愉悅感。
歸納總結,溫故而知新是一個知識內化、認識提高和情
感升華的過程。學
生在通過對學以致用的習題處理運用后總結知識點的方法,更好地加深對溶解度的理解。
第 7 頁 共 9 頁
1.你記住了哪些知識? 2.你掌握了哪些方法? 3.你還有什么疑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