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溶液的酸堿性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滬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節溶液的酸堿性-河北省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化學滬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節溶液的酸堿性-河北省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溶液的酸堿性。
(2)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指示劑的發現過程,讓學生感悟追求真知永不困倦,探究真理無止境的精神。
(2)會用溶液酸堿性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有關現象。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溶液的相關知識,知道溶液的某些性質的基礎上展開的。而溶液的酸堿性也是溶液的特性之一,對于此學生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教學中都有涉及過。如: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第二章),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第三章)。學生具有相應的知識片斷,但沒有深入系統學習,充分利用這些知識片斷是本節課成功的一個關鍵。
3重點難點
重點:溶液的酸堿性。
難點:酸性溶液與堿性溶液的應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以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獄中用米湯寫密信引課。
學生活動:學生躍躍欲試,想幫老師用其它辦法寫一封密信。
創設意圖:通過創設密信情境,極大的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活動2【活動】合作探究
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探究。
學生分組實驗,合作完成【活動與探究一】
學生活動:分別向白醋、稀鹽酸、食鹽水、蔗糖水、肥皂水、純堿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現象,得結論。
創設意圖:學生動手實驗,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科學探究精神
教師活動:總結小組展示交流的結果
像石蕊試液這樣能檢驗溶液酸堿性的試液,叫酸堿指示劑。除了紫色石蕊試液,化學中還有另一種酸堿指示劑——酚酞試液,引導學生繼續實驗探究。
學生分組實驗,合作完成【活動與探究二】
學生活動:分別向白醋、稀鹽酸、食鹽水、蔗糖水、肥皂水、純堿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得結論。
創設意圖: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教師活動:總結小組展示交流的結果
分析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學生學疑。
學生活動:學生質疑,拋出小組的學疑問題。其他小組給予解答或補充。
創設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探究的熱情。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交流實驗一和實驗二結論
學生活動:學生回顧實驗過程,做最后總結。
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對本節重點知識由短時記憶達到長時記憶。
學生分組實驗,合作完成【活動與探究三】
石蕊試紙檢驗溶液酸堿性
給學生一分鐘時間記憶,宣布下一個環節:趣味小游戲
學生一分鐘記憶。通過一分鐘,讓學生的長時記憶更有效。
宣布趣味游戲規則:六個小組,有一小組扮演“石蕊夫人”,還有一個小組扮演“酚酞先生”其他小組扮演物質,分別向兩個指示劑組提問。
學生互動,進行游戲。
小游戲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
學以致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幫助老師解決密信的難題。用什么寫字,用什么顯字,原理是什么?
學以致用,小組討論完成。
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難題,老師謝謝大家,但更要感謝發現指示劑的科學家。讓我們一起走進拓展視野,追尋科學家的足跡(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波義耳與指示劑)
學生觀看視頻資料。
通過追尋科學家的足跡,了解指示劑的發現過程,感悟科學大師追求真知永不困倦的精神。
通過波義耳的故事,我認為有準備的頭腦是不會忽視對偶然現象和事實的探究,這是創新與發現的一個途徑。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悟呢?
學生積極發言,談本節課的收獲。
教師送禮物:為表達對同學寫密信謝意,老師送出神秘禮物:向百合花噴灑無色液體瞬間變成紅色。
學生觀看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