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巴西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巴西-廣東省 - 珠海
人教版 七年級(下) 第九章 第二節
《巴西》第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巴西種族構成以及多元文化特點; 2、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及主要氣候等; 3、巴西工農業生產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讀圖、填圖,分析并歸納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通過小組合作,綜合分析巴西農業、工業發展的條件,提升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學會欣賞多元的文化現象,并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觀。 二、教材分析
本節為七年級下冊西半球所學的兩個國家之一。巴西的經濟發展、社會背景、文化特征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發展過程和社會現狀,可以說,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本節課知識點難度適中,教材安排兩個學生活動: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巴西工業分布與原材料的關系。書本中圖片和材料較多,以幫忙學生認識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 三、教學重點
1、巴西人種構成特征及多元文化特征; 2、經濟特征及主要熱帶經濟作物。 四、教學難點
巴西地理位置和地形對氣候、工農業生產的影響。 五、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亞洲、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西半球的美國的學
習,已掌握了學習世界地理的技能和方法。另外,班級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熱情較高,而且積極活潑,喜歡表演等。因此,通過學生情景劇、小組合體探究等,結合信息技術等,并以旅游為主題貫穿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學習。 六、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讀圖分析、講授法、學生展示; 2.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視頻材料、暢言智慧教學平臺。 七、課前準備
1..課堂用的教學平板;
2.電子教材以及暢言智慧課堂軟件; 3.興趣小組同學準備的家庭情景劇。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 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圖片導入 以旅游為主線開始本節課的學習,展示圖片,并逐一介紹。 觀看圖片,猜出圖片的內容。
創設情境,引出新課 一、大量混血種人的社 會
1、巴西的位置概況
1.在出發前,先來了解一下巴西的位置。教師出示世界地圖。
2.在平板中的電子教材中,進行實時圈點講解。
1、學生指圖說出巴西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學生在書本圈出三個關鍵詞:拉丁美洲、面積遼闊、熱帶 1、讓學生在圖中找到巴西,知道巴西的位置以及基本概況;
2、初步了解巴西在拉丁美洲的重要性以及歷史背景。
2、巴西人種構成及原因 1、開啟巴西之旅,首先來到里約熱內盧,看到大街上有各色人
種: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但是還有不少人不知道該歸為哪一類人種。因此,邀請到當地的卞卡及其家人。
2、介紹巴西人種比例,并提出問題:巴西為什么會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呢?
1、學生活動——家庭情景劇:“卞卡一家”演繹家族人種構成特征及背景原因。其他同學觀看表演。
2、思考并回答:巴西的開發歷史:葡萄牙的殖民入侵、非洲黑奴販賣等。
1、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巴西的人種構成及原因,活潑新穎,讓學生在玩中學。
2、由現象入手,探究背后的原因,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過渡
不同種族的融合,必然導致不同文化的融合,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比如澳門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地區。那么,巴西的文化到底有哪些特點呢? 學生欣賞圖片,與老師一起分析澳門中西文化并存的例子。
澳門毗鄰珠海,從身邊的地理現象出發,由此及彼,有助于學生掌握分析地理的思維方法。
3、開發歷史對多元文化的影響 1、播放“巴西的文化”視頻。
2、提出問題:這些文化現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巴西文化具有什么特點?
1、 學生觀看視頻。
2、學生完成書本P83活動題,回答問題。
通過視頻展示巴西熱情的狂歡節、桑巴舞以及足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巴西文化的多樣性。
過渡
在城市里狂歡完,我們轉而去參觀巴西的莊園,了解巴西的農業和經濟發展。
學生傾聽
自然過渡到對巴西農業、工業的學習。
1、農業生產
1、展示莊園里一片片的甘蔗、柑橘、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提問:巴西在種植熱帶作物中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并讓學生完成以下題目:
(1)巴西哪些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2)描出赤道和南回歸線,并由此推測它的氣候特點。 (3)填出巴西兩個主要地形區,
1、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巴西種植熱帶作物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寫在填充圖冊P43上)
1、先讓學生看圖片,接著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循序漸進。
二、發展中的工農業
概括巴西的地形特點。
(4)找到巴西的首都,并思考為什么巴西的首都選址此處。 2、小組到講臺前對著地圖進行匯報。
2、通過描地圖,掌握由
緯度位置分析氣候特點的思維方法。
過渡
1、正是巴西擁有這樣的地形和氣候,20世紀之前的巴西經濟依賴農礦產品的出口,現代工業不發達。這跟我們之前學的哪個地區很像?
2、那么,巴西是不是也出口便宜的農礦產品,然后進口昂貴的工業產品呢?
巴西被稱為“咖啡王國”,咖啡的大量出口,讓巴西賺了不少外匯,他們就有資金去發展工業了。
1、學生回答:撒哈拉以南非洲 2、學生回答:顯然不是。
1、承接前面對巴西農業的學習,得出巴西在20世紀前主要靠農礦產品,尤其是熱帶作物的出口。
2、提問,讓學生回顧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進行對比后,引出巴西的工業。
2、工業生產
1、教師展示巴西的飛機制造與首都新面貌,講授巴西的工業化進程。
2、提出問題:
(1)巴西的現代工業部門有哪些?
(2)完成P86活動題,分析巴西工業分布與原材料(農、礦產品)的關系
(3)巴西的工業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 1、學生感受通過圖片感受巴西工業的迅速發展。
2、學生閱讀書本P86及“巴西的礦產與工業”圖,小組合作探究巴西的工業生產。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結束旅行,寫日記總結所見所聞。
分組朗誦和補充日記。 分組進行總結,讓同學們都參與到教學的角色中。 布置作業
布置課后作業。
登記作業題目。
檢測與鞏固所學知識。
《巴西》導學案
姓名: 班級:
合作探究一 農業生產
巴西種植熱帶作物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寫在填充圖冊P43上)
1、巴西哪些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2、描出赤道和南回歸線,并由此推測它的氣候特點。
3、填出巴西兩個主要地形區,概括巴西的地形特點。
4、找到巴西的首都,并思考為什么巴西的首都選址此處。
合作探究二 工業生產
閱“巴西的地形和主要農產品分布”及“巴西的礦產與工業”圖,完成以下問題:
1、讓巴西躋身世界重要生產國行列的現代工業部門有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三座城市,找出它們有哪些工業部門,并找出附近的原材料(包括農產品、礦產品),填入下表:
城市名稱 | 工業部門 | 附近的原材料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