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芙蓉樓送辛漸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芙蓉樓送辛漸》江西省 - 贛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人教版《芙蓉樓送辛漸》江西省 - 贛州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
⑴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古詩的韻味并達到背誦的目的。
⑵能了解《芙蓉樓送辛漸》一詩的大概意思。
⒉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
⒊情感態與價值觀度
讓學生體會朋友分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及詩人雖屢次遭貶但仍冰心玉潔、志趣不改、品節不移。在反復吟誦中體味送別詩的韻律和語言。
2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在朗誦過程中,能運用抓重點詞、借助資料、聯系上下文、自讀自悟等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詩詞,并進一步感受詩詞的魅力。這節課不僅需要學習本詩,更需要對六年來學習古詩的方法和類別進行一個梳理。
3重點難點
采取多種形式,讀出古詩的古韻,領悟詩中意境。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遷新知,讀詩題。
(一)情境遷移,導入新知
1.談話導入:同學們,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在這六年當中,你們一定留下了不少珍貴的回憶吧!
2.情境遷移:剛才我們看了一些照片,現在,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留住離別的腳步,古人卻把這種離別之情化入了詩句。
[設計意圖]抓住離學生最近的切入點創設情境,遷移情境。
(二)揭示詩題,解題讀題
1.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讀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一首送別詩。板書課題,指名讀題。
2.解題:學習古詩,先從題目入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
3.談詩人:了解作者也能幫助我們學習古詩,誰了解王昌齡?
4. 寫作背景,再讀題
[設計意圖]詩題r、l相鄰,不好讀,設計環節多讀幾遍。
活動2【講授】二、初誦讀,知韻律
(一)自由讀,讀通讀順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點評,正音。
3.指出節奏,師生合作讀。
(二)默讀,想想意思
1.抓住注釋可以更好地理解詩句,這一次,老師想請大家把注釋送進詩里,默讀古詩,想想這首詩寫了什么。
2.指名說。點出借景抒情。
3.師范讀。想象畫面才能把詩讀得更有韻味,現在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讀通,讀熟。
活動3【講授】三、讀詩文,想畫面
(一)品讀前兩句詩
1.雨
(1)雨寒:
(2)心寒:
2.山
(1)山孤:
(2)人孤:
3.感“孤寒”:讀。
[設計意圖]品讀,由景入情,指導朗讀,以讀代講。
(二)品讀后兩句詩
1.過渡:帶著離別的傷感,作者送他的好友辛漸到哪里去?
2.洛陽親友如相問:好友辛漸要走了,即將見到洛陽的親友,猜想一下,這些親友見到辛漸后可能會向辛漸打聽些什么?(問王昌齡的近況如何?)
3.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些王昌齡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別辛漸時只有一句囑托的話語,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4.引讀:
5.抓字眼:冰、玉有什么特點?(純潔,透明,潔白無暇)
6.王昌齡一遍又一遍地在重復這句話,又是想表達什么?
[設計意圖]反復引讀,點明主旨。
活動4【導入】四、知背景,明心境
1.純潔清廉:詩人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清廉。在與好友分別的時刻,詩人為什么要這樣比喻自己呢?
2.知背景,質疑:來我們來看看王昌齡在貫徹上的遭遇吧!此時,你們的心中有沒有疑問?
3.解疑:那是因為詩人王昌齡不愿與奸臣同流合污,始終堅守一顆冰清玉潔的心。
4.品“孤寒”:原來,他的孤是因為他的清廉,他的寒是因為少有人跟他一樣純潔!
5.再次引讀:
6.冰心玉壺:后來,人們就常常用冰心玉壺來比喻人的純潔清白的情操,“冰心玉壺”已經成了一個成語。
7.明月心:王昌齡一共寫了兩首《芙蓉樓送辛漸》,出示第一首詩,讀。
8. 歸納主題,誦讀全詩:
[設計意圖]升華主題,讀出韻律,讀出情感。
活動5【活動】五、巧背誦,學吟誦
1.背誦。
2. 一詠三嘆,回環復沓讀。
3.師示范吟誦:同學們剛剛讀得非常好,可你們知道嗎,古時候還有一種讀詩的方法,你們想聽聽嗎?
4.教讀法:
5.自由讀一讀。
6.齊讀。
[設計意圖]檢查背誦情況,讓學生初步接觸古詩的平仄。
活動6【活動】六、拓送別,感別意
(一)收集表達離別之情的詩句
(二)收集表達離別之情的意象
(三)總結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積累,因此拓展環節分配了許多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