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英雄雨來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視頻(附課件)《小英雄雨來(節選)》第二課時_江蘇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篇《小英雄雨來(節選)》_江蘇,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視頻(附課件)《小英雄雨來(節選)》第二課時_江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把握長課文的特點,繼續學習長課文的閱讀方法。
2.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知道雨來成為“小英雄”的原因。
3.品讀描寫還鄉河的語句,感受景色描寫在表情達意上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把握課文內容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采用“邊讀邊想”“前后聯系”“列小標題”的方法把握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嘗試解決我們上節課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說雨來是小英雄?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將學生盡快帶入故事情境,為聚焦重點部分,感受人物品質作好鋪墊。
二、品詞析句,感受英雄形象
1.提問:全文最能表現雨來是小英雄的是哪些情節呢?
(1)課文第四部分描寫了雨來與鬼子作斗爭,最能表現雨來的英雄形象,下面我們就讀讀課文最關鍵、描寫最精彩的部分。
(2)默讀思考,深入探究。
①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第四部分,想一想從哪些語句看出雨來是小英雄?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觀點。
②學生默讀思考,小組交流。
2.結合情境,品悟英雄行為。
(1)聯系上下文,全班展示交流。
預設:第一處“沒看見”。
①小組交流要點:鬼子假裝很溫和,叫人給雨來松綁,還摸摸雨來的頭。雨來沒有上當,嘟嘟囔囔地說話,分散敵人注意力。
②引導朗讀:面對鬼子的哄騙,雨來沒有上當,非常機智地說了這句話。你能讀出他的這種語氣嗎?學生試讀,再讀。
預設:第二處“沒看見”。
①小組交流要點:扁鼻子軍官掏出糖塊和金戒指誘惑雨來,雨來沒有理睬他;在威脅利誘之下,雨來仍然立場堅定,毫不動搖。
②引導朗讀:面對鬼子的軟硬兼施,雨來立場堅定,毫不動搖。你能讀出雨來的堅定嗎?學生試讀,再讀。
預設:第三處“沒看見”。
①小組交流要點:鬼子的詭計落空,顯露出兇惡的本質。他們毒打雨來,雨來兩眼冒金花,鼻子流著血,可是他還是不屈服。
②點撥“還是咬著牙”:鬼子的兇狠殘暴,愈加反襯出雨來的頑強勇敢。
引導:雨來忍著疼痛,不泄露李大叔的藏身之處,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學生試讀、指名讀,關注標點(感嘆號)再讀……
(2)再次出示三句話,回顧第四部分。
不管敵人如何威逼利誘、兇狠殘暴,雨來自始至終都在堅定地回答——“沒看見”,讓我們再次品讀雨來的三句話,記住這位機智、堅定、勇敢的小英雄。
①(引讀)面對敵人假裝溫和的盤問與哄騙,雨來是這樣聰明機智(學生接讀)……
②(引讀)面對敵人財物的誘惑和刺刀的威脅,雨來是這樣沉著鎮定(學生接讀)……
③(引讀)面對敵人兇狠殘暴的毒打,雨來是這樣的堅強不屈(學生接讀)……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語境,反饋交流閱讀體會,尤其是品讀最后一句話,體會雨來遭到鬼子殘暴毒打時的內心想法,感受雨來在險境中的頑強勇敢。
3.關注三處“中國人”,感悟英雄精神。
提問:是什么力量,讓年少的雨來在敵人毒打之下依然態度堅決絕不屈服?
學生探究,適時出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提問:這句話還在課文哪里出現過?快速瀏覽找一找。
(1)女老師斜著身子,用手指點著黑板上的字,念著: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2)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3)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討論:聯系上下文,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點撥:夜校老師教大家識字時,就在他們心中播下了一顆愛國的種子。這顆種子在雨來心中生根發芽,逐漸長成一棵茁壯的大樹!
引導: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讓我們也牢牢地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齊讀)
【設計意圖】這句話貫穿全文,是全文的精神內核。教學時要引領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小雨來的愛國情懷,體會小英雄雨來的精神動力。
三、反復閱讀,品悟環境描寫
1.引導:對于雨來來說,愛祖國就是要保護好身邊的親人;愛祖國,就是要熱愛美麗的家鄉,熱愛這條奔騰不息的還鄉河。
出示自學要求:課文多次寫到還鄉河的景色,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寫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出示三處景色描寫:
(1)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
(2)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
(3)還鄉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里叫著。
2.自主探究,全班反饋交流。
預設第一處:鬼子侵略前還鄉河優美的風景和平靜的生活,雨來就在這里成長,學會了游泳。(引導)你能讀出這種寧靜幸福的生活嗎?指名讀、女生讀。
預設第二處:聯系上下文,你讀出了什么?人們以為雨來犧牲了,傍晚的紅霞好似紅綢子與雞冠花,像是雨來的鮮血染成,映照著還鄉河,顯得悲壯。人們為雨來的犧牲感到悲傷難過。(引導)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指名讀、男生讀。
預設第三處:此時的還鄉河似乎只聽見河水嗚咽,蟲子低鳴,人們深深地懷念雨來;河水嘩嘩流、草窩里蟲兒鳴叫也充滿了生命力,暗示雨來其實沒有死(渲染氣氛,以動襯靜)。齊讀感悟。
3.教師小結。
小結:這三處描寫在文中出現的位置不同,表達人們的心情也不同,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設計意圖】這三處景色描寫,不僅展現了還鄉河畔美麗的風景,還有效地連接了上下文,推動了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襯托出人們當時的心情。這三處文字不能孤立起來,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的語言環境,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景色描寫的重要作用。
四、拓展練筆,運用環境描寫
1.課文的結尾,大家發現雨來沒有死,如果你就是人群中的一員,你的心情怎樣?想象一下,此刻再看還鄉河,又會是怎樣的景色?
出示練筆要求:大家都高興得叫起來,“雨來沒有死!雨來沒有死!”
還鄉河 (景色)
2.學生練筆、組織交流。
【設計意圖】在課文結尾處設置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寫出當時還鄉河的景色,表達人們的心情。是對上一環節環境描寫品悟的內化和運用。
五、讀物推薦,引導閱讀原著
1.在《小英雄雨來》這本小說中,環境描寫還有很多。
出示環境描寫:蘆花村的街上,立時變得喧騰起來,飛揚的灰塵里,人呀,車呀,牛呀,毛驢……就像河水般往東流。小豬崽子尖聲尖氣地叫著;鴨子張著扁嘴,嘎嘎嘎嘎地叫;一只老母豬,帶著個沉甸甸的大肚子,搖擺著耳朵,扭達扭達地哼哧著。
2.從這段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請你預測一下蘆花村又將發生什么事?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這本《小英雄雨來》,驗證一下自己的預測。
【設計意圖】推薦閱讀《小英雄雨來》一書,既與課文學習相互補充,相互呼應,有助于對學生愛國意識的進一步引發,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預測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上課教師簡介:
朱海龍,男,1983年12月出生,連云港市東海縣和平路小學教科室主任,一級教師,省支教先進教師,市優秀園丁。多年來潛心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與研究,曾獲連云港市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連云港市小學語文優秀課評比一等獎;主持江蘇省科學規劃課題兩項;撰寫的論文多次獲江蘇省“師陶杯”“教海探航”論文競賽一等獎,在各級各類教學雜志發表文章36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