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剃頭大師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9.剃頭大師》貴州省 - 畢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9.剃頭大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剃頭大師》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秦文君小說《調皮的日子》,有改動。文章主要記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詡“剃頭大師”,為他剪頭發的有趣過程,文筆活潑,童真溢滿。故事中的小沙理發時只要求“別剪破耳朵”,結果被“我”剪得“整個頭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追去理發店剃了個和電燈泡一樣的光頭”。作為“童年趣事”,課文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喚起他們許多相關的經驗與記憶。教學時,應立足年段目標和單元目標,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并根據學生特點和文本特色來組織學習活動。
單元導語“在童年的百花園里,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兩條單元提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則點明了本單元語言運用與訓練的重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在《童年的水墨畫》一課,體現在課后練習“聯系上下文,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在《剃頭大師》一課,體現在課后練習“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先猜猜它們的意思,再査字典驗證”,這也是為了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第二學段的課程目標,即“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語文園地》里則特別提示“理解難懂的句子和理解難懂的詞語,方法比較近似”。教學中,要讓學生切實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并真正地動手查査字典去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
子,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要讓學生在語文課上既“得言”,又“得法”。從課文的內容方面看,《剃頭大師》中的主要人物,特點十分鮮明—一小沙“膽小”;剃頭師傅看似“老掉牙”,卻透出一最嚴肅和認真的勁兒;至于“我”,則十分調皮。小沙因害怕理發,情愿把頭交給“我”隨意處置;“我”當然十分樂意,自信滿滿,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隨意亂剪,雖然最終闖了禍,但初衷并無惡意,純粹就是出于調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課文意在表現童年的“真”與“趣”,而不是為了批評“我”闖了禍以及批判童年的無知與調皮,這是教學中必須把握的。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充分朗讀,讀出趣味,進而自讀自悟。
教學目標
1.運用猜想、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或句子。2.朗讀課文,比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過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點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真與童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預先學習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聽寫“膽”、“鬼”,指導書寫,提示:“膽”字左邊的“月”要瘦長;“鬼”字的長撇貫穿上部,豎彎鉤要舒展。
2.過渡:一人被稱作“膽小鬼”說明什么?淘氣包、小書蟲、故事大王、運動健將呢?指名交流。
2.讀題
一個人被稱作“剃頭大師”。說明什么?指名說。預設:剃頭的技藝十分高超。
師:作為一名“剃頭大師”應當“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和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理解“锃亮”“老掉牙”,提示“猜一猜、想一想”的方法。 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客”。“膽小鬼”一詞包含了本課要求會寫的兩個生字,聽寫是對第一課時所學生字的及時復習,指導書寫則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每天指導學生寫字的要求。扣題導入,巧妙地鏈接文中詞句,通過“锃亮”“老掉牙”兩個詞語的理解,引導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既“得言”,又“得法”。】 二、初讀
師:誰給誰剃頭?“剃頭大師”在文中指誰?“害人精”在文中指誰?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就猜一猜,想一想。
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交流
師:“剃頭大師”是誰?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指名交流)出示句子: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真比那老剃頭師傅還熟練。
師:同樣是給小沙剃頭,文中的剃頭老師傅卻有著另外一種稱呼
——“害人精”。
出示句子:最讓小沙耿耿于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懷”,提示“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進理發店的,而且,姑父還得執一把木尺在一旁監督,否則,小沙準會奪門而逃。
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奪門而逃”。比一比誰最快,指名說,出示“奪”的幾個意思,讓學生選擇。
師:只要肯用心,你會發現,理解詞語的方法多種多樣。 【設計意圖:初讀重在整體感知,通過“剃頭大師在文中指誰”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體情節,同時,相機引導理解詞語的方法,實單元目標,始終遵循語文的實踐之道。】 三、精讀
師: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請大家默讀課文,用橫線勾畫出老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用波浪線勾畫出“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并把相關的句子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勾畫。
師:乍一看,“害人精”還真是挺“害人”的,而“剃頭大師”還真有點“大師”的樣子。
2. 交流和朗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朗讀,交流)
師:為什么“我”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
(指名交流)
四、感悟
1.文章讀到這里,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害人精?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指名匯報,指導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我們發現,“剃頭大師”其實名不符實,原來,“我“才是“害人精”。可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指名交流) 師:“剃頭大師”雖然是一種自嘲,卻包含著一段有趣的童年記憶,讓人十分懷那天真的歲月。此外,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讓人感到特別有意思,能引起讀者讀的興趣,深化文章主題。
【設計意圖:精讀要真正走進文本,通過充分的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與交流,落實課后練習的同時,感受人物特點,體會字里行間流動的童真與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2.這篇課文有意思嗎?(指名交流)
師:童年的許多事情就是這么有意思,有時候雖然做錯了事,甚至闖了禍,但純是出于天真和調皮,過后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十分有意思,這就是童真與童趣!
【設計意圖:扣題導入,結題而出,“剃頭大師”是文旨與文趣所在,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過學生的交流,檢驗讀書是否“識趣”和“解味”,進一步升華文章主旨和單元主題。】
五、延伸
1.這么有趣的故事,選自秦文君《調皮的日子》。
2.推薦秦文君更多的兒童文學作品。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實施建議,強調“要重視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倡導“多讀書,好讀好書,讀整本書”。所以,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帶多篇,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把學生真正引導到讀書的“快車道”上。】
板書設計
19.剃頭大師
剃頭大師 害人精 猜 想
聯系上下文
我 老師傅 查字典 童真 童趣 結合生活
教學反思
單元導語“在童年的百花園里,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兩條單元提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則點明了本單元語言運用與訓練的重點。“學習讀書方法,領悟寫作方法”——是我對這節課的一個定位。讀書伊始,指導學生抓住題眼,理解文中難懂詞句的意思進而把握全文,將“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兩個人物進行對比,使學生既理解了“剃頭大師”一詞的意思,又理解“害人精”這一詞的意思。通過充分的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與交流,落
實課后練習的同時,感受人物特點,體會字里行間流動的童真與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接著扣題導入,結題而出,“剃頭大師”是文旨與文趣所在,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過學生的交流,檢驗讀書是否“識趣”和“解味”,進一步升華文章主旨和單元主題。這一過程,師生共同對文本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層層深入地感悟品味語言,既讀懂了故事,也學習了語言的表達方式。最后,倡導“多讀書,好讀好書,讀整本書”,引導孩子們由此及彼,由一篇帶多篇,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把學生真正引導到讀書的“快車道”上。當然,在教學本課時,往往因怕有所缺失而面面俱到,故而部分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略顯單一,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