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國寶大熊貓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第一課時)浙江省 - 寧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習作:國寶大熊貓》(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課前根據表達需要搜集信息,通過集體討論、小組交流合作,學習對信息進行整合。
2.結合富有趣味的情境,利用已整合的信息,介紹大熊貓,做到介紹準確、清楚,語句通順,語言有趣。
3.用學過的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調整補充,并能與同學分享習作,互相評改。
【學情分析】
本次習作的主題是“國寶大熊貓”,是在三下第三單元收集傳統節日資料,整理收集到的資料,展示活動成果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國寶大熊貓。
整合信息是根據需要搜集、篩選、整理、利用信息的一個過程。學生經過綜合實踐單元的學習,已初步具備了根據問題搜集信息的能力,本課教學重點指導篩選、整合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準確、清楚、有條理地介紹國寶大熊貓。
課前,我們創設“向德國小朋友介紹大熊貓”的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習作的讀者意識。課中,我們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分類,圍繞德國小朋友的問題篩選信息——“無關的,去掉”“重復的,留準確的”;整理信息——“按順序,排一排”;利用信息——“用自己的話串一串”,從而準確、清楚地介紹大熊貓的一個方面。
為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我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每一個孩子搜集的信息錄入到電腦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個性化的問題,整合自己與伙伴們搜集的信息,進行個性化的習作實踐。
【課前活動】
1.讀3則短訊,介紹大熊貓外交。
2.播放視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視頻一:柏林電視臺播放的新聞:2017年6月24日大熊貓赴德國柏林。 視頻二:德國的小朋友漢娜看到新聞,對大熊貓很感興趣,讓媽媽介紹大熊貓。媽媽請中國小朋友為漢娜介紹大熊貓。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任務
1.由課前活動創設的情境引出本課習作任務:向德國小朋友漢娜介紹大熊貓。 板書課題:國寶大熊貓。 二、分享資料,梳理信息
1.引導回憶漢娜的問題,梳理分類。 大熊貓喜歡吃漢堡嗎——食物; 大熊貓是怎么生寶寶的——繁殖;
德國為什么沒有大熊貓——生活環境或分布地區。
2.引導學生交流對大熊貓感興趣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在PPT中形成思維導圖。
大熊貓是不是貓——類別;
大熊貓的皮毛為什么一部分黑一部分白——樣子; ……
3.同桌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思考自己搜集的資料分別屬于哪一類。 4.指名一學習小組上臺,將他們搜集的信息拖動分類。然后小結分類情況。
短訊一:1972年4月20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夫人歡迎大熊貓入住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當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乘專機抵達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時,8000名美國人冒雨迎接。與觀眾見面的第一個月,參觀者就多達100余萬。 短訊二:2003年3月,大熊貓“龍徽”和“陽陽”赴奧地利,定居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
短訊三:2011年12月大熊貓“陽光”和“甜甜”到達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
5.其他學習小組學著該小組的樣子,合作分類信息。 6.選擇其中一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展示。 三、集體整合與食物相關信息,口頭介紹
1.引領學生整合與熊貓的食物相關的信息,回答漢娜提出的“大熊貓喜歡吃漢堡嗎”這一問題。
出示與食物相關的信息,請搜集到這些信息的學生分別朗讀,其他同學思考: (1)哪些信息可以回答漢娜的問題,需要保留?哪些信息無關,可以去掉? 板貼:無關的,去掉。
(2)哪些信息出現重復,應該保留哪一部分? 板貼:重復的,留好的。
(3)相關信息應該按什么順序進行排列? 板貼:按順序,排一排。 2. 利用信息,口頭介紹。
指名一生口頭介紹“大熊貓愛不愛吃漢堡”。 相機點撥:用自己的話進行介紹,漢娜會更感興趣。 板貼:用自己的話串一串。
四、自主整合一個方面信息,練寫片段 1. 整合相關信息,寫一個片段。 用PPT出示要求。
整合相關信息,從下面三個要求中選一個,寫一寫。 1.向漢娜介紹大熊貓愛不愛吃漢堡。
2.從漢娜的另外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向漢娜介紹。 3.圍繞你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問題進行介紹。
提示:寫前先想想,哪些信息無關,可以去掉;再想一想,哪些信息重復,留好的;然后按順序,排一排,用自己的話串一串。
2.學生自主寫作,教師巡視。 五、自評互評,修改片段
(一)評改一:介紹大熊貓食物的片段。
1.展示一生習作,請該生讀。根據習作要求逐項評議,重點評議介紹是否準
按順序,排一排 確,有沒有用自己的話串一串。
2.請學生提出修改意見,教師示范修改。 (二)評改二:介紹其他方面的片段。 1.出示學生片段,請該生讀。 (1)根據習作要求逐項評議:
有沒有去掉無關信息?有沒有重復的信息?順序是否合理?有沒有用自己的話串起來?
(2)根據學生提出的修改意見,示范修改。
(3)關注學生習作的段落結構,相機出示《海底世界》片段,引導學生用自問自答的段式或者總分段式寫,讓讀者一目了然。
(三)自主評改,同伴分享。
1.請學生按要求,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片段。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分享互評,提出修改建議。
3.展示學生修改后的習作,評議:介紹準確、清楚、有條理,語言有趣吸引人。
4.總結方法,提示下節課教學內容:根據漢娜的三個問題或者選自己感興趣的三個方面,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介紹大熊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