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狐假虎威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1《狐假虎威》內蒙古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1《狐假虎威》內蒙古省級優課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
課題:狐假虎威 課型:新授課
教學設備:多媒體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假、威”等15個生子,讀準多音字“悶、轉”,會寫“食、物”等8個字,會寫“食物、爪子”等6個詞語。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試著把神氣活現、大搖大擺、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等詞語的意思表現出來。
3、理解成語“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學難點: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狐假虎威》,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生:狐貍和老虎。)請同學們看看這幾個詞語,先全班齊讀兩遍,再想想它們分別是形容誰的?(大屏出示詞語:神氣活現、大搖大擺、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讀: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
通過讓學生品讀分析“竄”、“撲”,達到體會狐貍靈活、機靈,老虎靈活、兇猛的目的,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三).學習二至四自然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用“—”畫出描寫狐貍的句子。
通過這個問題從整體再抓具體,讓學生通過自己找句子、朗讀句子的方式從中體會狐貍的狡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教師導入: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老虎相信了狐貍嗎?為讓老虎全部相信,狐貍帶著老虎走在了森林深處。 1、大屏出示圖片,讓學生從圖片中觀察狐貍和老虎的神態和動作,用文中詞語說一說,再請學生把詞語的意思演一演,順便拓展一下其他可以形容狐貍現在樣子的詞語。全班有感情齊讀這一段。達到讓學生從觀察、說、表演中體會詞語意思的目的。 2、隨文識字
選取了“神、活”兩個字進行隨文識字。學習中讓學生說記憶方法:“神”形聲字記憶法,順便區分示字旁和衣字旁。“活”熟字換偏旁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邊在田字格范寫,邊指導寫法、規范占格、在田字格中的書寫位置。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1、森林中的其他小動物看到狐貍大搖大擺的樣子都很納悶,納悶什么?
通過這個問題對學生進行說話拓展訓練,達到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2、嬌小玲瓏的狐貍借用什么嚇跑百獸?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自然而然回答出最后一段: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 這個問題設置的目的就是點題,使學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六)、總結
我們不僅從語言,也從動作神態上感受到了狐貍的聰明狡猾。它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百獸,也嚇住了老虎,從虎爪下逃脫了。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危險,可以學習狐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自救。 (七)、分角色表演
本課的學習重點就是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后通過表演加深記憶,強化理解,達到復述課文的單元學習重點的目的。
(八)、小練筆
當老虎知道自己上當后,再一次遇見狐貍,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呢?想一想,寫一寫。
通過這個小練筆讓學生發揮想象力,鍛煉語言表達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板書設計:
21狐假虎威 借
狐 → 虎 嚇百獸
五、教學反思:
1、亮點:在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通過讀、說、演、評,很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狐假虎威”這個詞的講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圖片說話,實質是一個引導學生聽、說、讀、寫的一個語文學習過程。在教學設計上,由于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著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滿活力。 2、不足:
(1)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引導性語言有些欠缺。
(2)隨文識字時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組詞造句的訓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