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郊游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1課 春天來了唱歌課《郊游》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1課 春天來了唱歌課《郊游》廣東省 - 珠海
小學二年級音樂第四冊《郊游》
設計意圖: 音樂學習本身就是一件簡單快樂的事情,學習的過程應是愉快順暢的,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帶給孩子音樂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帶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們樂在其中!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唱游正是以它邊學邊玩的趣味性吸引著學生,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切入口。因為二年級的孩子非常好動,他們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和自我表現的欲望。因此,在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深入分析以后,我決定大膽創新,以“春游”為主題,設計了一節唱游課。從“舞蹈猜謎——乘車出發——贊美春景——露天音樂會”,我始終以“春游”為中心展開活動,帶領學生舉辦了一次難忘的室內郊游。另外,我覺得低年級學生的節奏概念是模糊的、抽象的,所以我也設計了利用廢品自制的打擊樂器——小沙錘,幫助學生掌握并發展節奏感,同時希望通過本課學習,能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的創意精神和環保意識。在整個教學中,我以帶孩子們去郊游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盡量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各部分過渡自然、渾為一體,并充滿兒童趣味。 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是一首臺灣兒歌,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為兒童
所喜愛,歌曲描寫了小朋友結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風”、“青山綠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們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點題,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這一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模仿力強是他們的主要特點。我設計的唱游課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將音樂基本技能訓練融于輕松、自然之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會非常興趣。在音樂教學中,能達到感情上的真正流入和碰撞,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歡快、活潑、陶醉的情緒,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并通過演唱,使學生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打擊樂器——小沙錘,按X X /
XX X /節奏為歌曲伴奏,同時能用簡單的律動表示這條節奏。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自制小沙錘按
X X / XX X / 節奏為歌曲伴奏和做 簡單的律動。 教具使用:鋼琴、多媒體、彩色節奏卡、自制小沙錘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年級:二年級下學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音樂問好. 2. 練習音階. (配上柯爾文手勢) (設計意圖: 配上柯爾文手勢令學生更容易、更明了地熟記七個音名,訓練學生的音準。) 二、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課件展示春天美景動態圖。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快樂的音樂課堂,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圖片,請你們認真欣賞后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回答) 師:同學們觀察得都非常仔細,請你們聽聽老師是怎么說的。 2、創編歌詞,節奏練習。 師:你們能否按這個節奏把看到的景物編成歌詞說一說? 節奏練習:
X X / XX X / 小 草 / 鉆出 來 / 師:那這一系列的變化都說明了什么呢? 生:春天來了! 師:是的,春天來了!春天是個萬物復蘇的季節,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么美好的季節最適合什么活動呢? 生:(郊游)
師:那今天我們就隨著春天的腳步郊游去! ( 設計意圖: 在新授課的前五分鐘,是學生興趣激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機,所以我抓住這個時機,精心設計了舞蹈猜謎,讓學生主動思考,想象和感受春天的美。這是個一舉三得的環節,既學習了相應的節奏,又進行了簡單的肢體訓練,還能為下一環節的唱游做好鋪墊。) 三、新歌教學。 1、 欣賞歌曲:《郊游》 (教師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 師:你們喜歡這首歌曲嗎?誰來說說剛才老師做了個什么動作? 生: 開火車。 師:是的,我想坐火車去郊游,你們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你能用動作模仿出來嗎? 請你們也乘坐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出發吧!讓我們聽著音樂繼續前進! 2、師生隨著音樂齊模仿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 (設計意圖: 通過乘車律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同時通過反復聆聽歌曲《郊游》,讓學生先熟悉歌曲旋律。 ) 3、學唱歌曲 ⑴ 教師彈琴,學生用“la”來模唱旋律。 ⑵ 抽出難點,加強練習.
師:同學們看!這郊外的景色多美啊!誰能找出贊美春天的句子呢? 生:(白云悠悠,藍天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師:你們說得真好,老師也想夸夸春天,不過我是唱著夸:“白云悠悠„„” ( 教師唱完,學生跟唱 ) (設計意圖: 抽出難點樂句單獨學習,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去深刻體會想像,這樣使歌曲處理達到更好的效果。) ⑶ 完整的唱歌曲。 師:讓我們配上歌詞、慢速度的唱一遍這首歌曲。 ⑷ 情感處理。 師: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 生:高興,陶醉) 師:那就讓我們把高興、陶醉的心情都帶進我們的歌聲中再來一次。 (5)找相同樂句。 師:大家有沒發現這首歌曲有兩處相同的地方?看看哪位同學最先找出來。 生:(第一、三大樂句) 師:很好,這首歌曲的一、三大樂句都是描寫小朋友們郊游時的歡快心情,所以演唱時要活潑和輕快點,而第二大樂句則是描繪了郊外美麗的景色,因此要唱得優美點。
(6)男女生合作唱:男生唱一、三大樂句,女生唱第二大樂句。 (7)演春天。 三、拓展延伸:露天音樂會。 1、用自制的小沙錘按
X X / XX X /節奏為歌曲伴奏。 師:唱的太棒了,為了獎勵你們這些小音樂家們,老師要送你們一個驚喜,先請同學們輕輕地把凳子搬到兩邊,拿出你們自己制作的小沙錘,并圍成一個大圓圈坐好。 師:小伙伴們,今天郊游的壓軸節目——《露天音樂會》即將開始,你們準備好了嗎?下面我先展示一下我制作的小沙錘. (教師展示,個別學生展示) 師: 老師發現同學們不僅歌唱得好,還非常有想法,有創意,所以我要對你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了,你們能按上面那條節奏用小沙錘為歌曲伴奏嗎? ( 生:能 ) A: 按
X X / XX X / 節奏用小沙錘為歌曲伴奏。 B:個別學生表演唱,其他同學伴奏。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給予了學生動手創作的機會,因為低年級學生的節奏概念是模糊的、抽象的,用廢品自制的打擊樂器——小沙錘,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并發展節奏感,同時還能通過本環節學習,培養了學生(變廢為寶)的創意精神和環保意識。) 2、游戲:比比誰的反應快。 師:你們敢接受更難的挑戰嗎? (生:敢。) 師:那我們換種玩法,這個游戲我把它叫做:比比誰的反應快!聽清
楚我們的游戲規則:這個游戲也是建立在剛才那條節奏之上的,不同的是我們要在前兩拍走動,后面兩拍我會隨意變化動作。看看你們能否立刻模仿出來。 A: 先找一部分學生示范。 師:我先請幾位同學試試,誰愿意先來?其他同學為我們唱歌和伴奏。 B: 全班一起玩游戲。 C:角色對換,請個別學生做動作,老師和其他同學模仿。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和盡情表現的勇氣,通過創編動作引導學生在演唱歌曲及歌表演中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調換也能體現(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理念,而且邊游戲邊歌唱又可以令學生鞏固新歌的時候不會感到乏味,同時把課堂推向最高潮。) 四、課堂小結。 師:老師今天特別高興能與你們一起去郊游,你們精彩的發言,出色的表現也使我印象深刻,愿你們在成長的路上天天都能保持好心情。 教學反思: 這節課同學們精彩的發言和出色的表現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令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課堂不是車間流水線,一成不變。這是一節大膽創新的唱游課,我以“春游”為主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猜謎導入——乘車出發——贊美春景——露天音樂會”,我始終以“春游”為中心展開活動,盡量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各部分過渡自然、渾為一體,并充滿兒童趣味。我設計的利用廢品自制打擊樂器
(小沙錘)這一環節,主要為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的創意精神和環保意識。在后面的游戲中,我還設計了教師和學生調換角色,教師本人也和學生玩成一片,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把課堂推向了最高潮,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這節課我確實收到了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熱情,每個環節學生都感到興致勃勃,能很用心、很天馬行空地去創造,更能很盡情地表演,我覺得整節課效果良好,比較滿意。但是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藝術,再好的教學都有它的不足之處。我會在細節問題要再多注意、多改進,課堂靈活性也就能再加強了。
斗門區教科培沈飛梅教研員點評: 總體評價:課型特色鮮明,亮點紛呈。 一、好的方面: 1. 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能圍繞自己設定的課題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突出,采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2.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整堂課都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給學生們充分的練習機會,并將教師的講解換成多媒體的呈現,加深記憶.這一切都是很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充分吸引每個學生的注意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其中的感覺,積極參與,積極思考. 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林老師用春天美景動態圖的課件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模仿交通工具的游戲讓學生在表演中熟悉歌曲,學生非常樂意。 3.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創造力與
靈感,即興創作。比如,讓學生編歌詞;讓學生給歌曲編舞蹈;讓學生變廢為寶動手制作小沙錘。 4.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在感知音樂節奏的過程中,能夠辨別節拍的不同,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的初步技能; 5.面向課堂上的全體學生: 林老師面向在課堂上的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全部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林夏妃老師讓學生每人手里都有小樂器,讓全班同學動起來。 6.體現了教師的親和力: 林老師很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隨時用肢體語言,表情,以及夸獎的鼓勵語言給學生以暗示,既可以掌握課堂的節奏,給每個同學以練習和表現的機會,又給學生被關注的感覺,與學生保持親善友好的交流關系。林老師在各個環節中都有很多鼓勵的言語和動作,給學生很大的自我效能感。上課時始終面帶微笑,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和安全感,師生間形成了一種默契,這是課堂教學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有效保證。 7.情感教育: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培養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