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親愛的回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親愛的回聲》江蘇省 - 蘇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親愛的回聲》江蘇省 - 蘇州
教學目標
1、了解八六拍的基本含義,能在歌曲的演唱中,表現出八六拍的韻律。
2、能用活潑、圓潤的歌聲演唱歌曲,用鮮明的力度表現歌曲中的回聲效果。
3、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回聲卡農式的演唱效果,抒發對回聲的喜愛之情。
2學情分析
《親愛的回聲》選自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山谷回聲》。歌曲《親愛的回聲》是一首美國童謠。它以擬人的手法描繪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與回聲對話的動人情景,形象的表現了人聲與回聲之間可以用“親愛”來形容的奇妙、和諧的音響效果,抒發了孩子們的歡愉心情。歌曲為二部曲式結構。第一部分由兩個平行的樂句構成,表現了人聲與回聲的遙相呼應。第二部分以比較緊湊的節奏、流暢的旋律表現出孩子們對回聲的熱切期盼。全曲節奏平穩,旋律舒展,語氣親切,感情真摯。
本課設計以回聲為主線,根據回聲的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音樂活動,用歌聲表現歌曲回聲特點。我將大家熟悉的歌曲《小星星》片段改編為三聲部的形式模仿回聲的效果,學生在多聲部的合作中,用音樂的方式感受、體驗回聲卡農式的演唱效果和特點,創設意境。根據歌曲的內容設計回聲游戲,在游戲中表現回聲的特點(重復、強弱對比),同時解決幾個不同音高的“hello”的音準。這首歌曲是一首帶有二聲部的歌曲,對演唱的音準要求比較高,我在一開始學譜時采用了在柯爾文手勢的輔助下先唱準歌曲的骨干音;老師加入演唱(完整歌譜)形成一個二聲部,再次體驗多聲部的演唱效果和八六拍的韻律;在此基礎上把歌譜唱準,一舉多得。在反復的演唱歌曲的過程中,表現歌曲八六拍的韻律,表現歌曲回聲的特點,用歌聲來描繪回聲與小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感情。最后老師將歌曲歌詞改編,用“回聲”的方式和同學告別,讓學生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課。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活潑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八六拍的韻律。
教學難點:
二聲部的音準及聲音的和諧。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回聲意境,巧妙導入歌曲
1、師:同學們好,又來到了美妙的音樂課堂,上課前,老師想聽聽大家的歌聲,我們先來唱首歌吧,唱一首什么歌呢?這樣,唱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小星星》。
(學生演唱《小星星》片段。)
師:同學們的歌聲真美。下面,老師就用這首歌曲和大家做個游戲,想玩嗎?(出示課件)
(教師范唱,做漸弱和延長尾音的效果。)
3、師:有沒有同學發現,老師剛才的演唱有什么特點呢?
答:越來越弱 、最后一個音延長。
4、將學生分成三組,每一組同學都延長尾音、保持音高,形成三聲部,并看老師的指揮手勢做漸弱效果。
【設計意圖】
《小星星》是一首學生熟知的歌曲,通過對《小星星》的改編,讓學生用音樂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創造”了回聲的效果,營造一種置身于山間,回聲余音裊繞的意境。讓學生從“創造”回聲的體驗中感受回聲重復、越變越弱的特點。同時,培養多聲部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2【活動】二、模仿回聲效果,體驗強弱特點
1、師:同學們,剛才的演唱效果,有沒有讓你想到大自然山谷中的哪種現象?(回聲)老師也覺得像回聲。那回聲有什么特點呢?
答: a 重復 b 比原聲弱
2、師:回聲就是重復原聲所說的話,但是聲音要比原聲弱。在音樂中,我們可以用一個力度記號 p來表示弱(出示課件),相較之下,原聲比較強,我們也可以用一個力度記號 f 來表示強(出示課件)。
3、師:下面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回聲游戲。我來扮演回聲,請你來扮演我的回聲。(1)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回聲游戲。
師:剛才老師用了一個什么詞和回聲打招呼?(hello)我們在和小伙伴打招呼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呀?(愉快的)。所以,我們面帶微笑,在說hello的時候,請大家牙關打開,口腔飽滿。老師還要再提醒一下,回聲的聲音是比原聲弱的,所以同學們在扮演回聲的時候,你們的聲音要比老師?(弱)
再次進行回聲游戲,鞏固原聲與回聲之間的強弱對比。
【設計意圖】
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回聲游戲。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回聲與原聲之間的強弱對比,同時解決hello的音準。
活動3【講授】三、聽《親愛的回聲》,感受節拍韻律
1、師:同學們,回聲是我們生活中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美國有一位作曲家,就根據回聲的特點,創作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親愛的回聲》,下面請大家欣賞歌曲,并用身體來感受歌曲節拍特點和回聲特點。
(學生欣賞歌曲。)
2、師:這首歌曲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學生回答)
老師覺得這首歌曲給人一種輕盈,蕩漾的感覺,好像在蕩秋千一樣,這就是八六拍歌曲的節拍特點。
讀八六拍的節拍含義。
邊畫三角邊讀八六拍的基本節奏。
用拍手的方式感受八六拍“強弱弱 次強弱弱”的強弱規律。
用劃拍的方式表現八六拍韻律。
在歌曲中再次感受八六拍的韻律。第一段歌詞畫三角,第二段歌詞劃拍。
【設計意圖】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八六拍,在了解八六拍含義的之后,通過畫三角讀節奏、拍手感受強弱規律等方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穩定的八六拍的節拍感,最后在流動的音樂中再次用身心感受八六拍的韻律,為接下來演唱歌曲時能更好的表現八六拍的韻律做準備。
活動4【練習】四、用柯爾文手勢,視唱歌曲歌譜
1、師:同學們的樂感真好,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來學習歌曲中的幾個音符。請大家先聽老師演唱,并和我一起做柯爾文手勢。(出示課件)
(教師范唱,學生做柯爾文手勢。)
2、師:下面請同學們來演唱一次。
(學生視唱。)
3、師:同學們唱的真不錯,老師也想加入你們,下面我們來合作演唱,請你還是演唱剛才的旋律,并且仔細聆聽老師演唱的部分。
(師生合作演唱,形成二聲部。)
4、師:我們配合的還是挺不錯的。剛才老師演唱的是這首歌曲完整的歌譜,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1)分句教唱。提示高音re唱四拍。
(2)完整視唱歌譜。
師:唱之前請同學們看這里,在這個四拍的高音2后面有一個換氣記號,告訴我們唱到這里時,要換一口氣,注意換氣的時候速度快一點,動作小一些。(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師:非常好,再看這里,也是一樣的。
(解決第二個換氣記號)
師:下面,我們完整的演唱一次。
(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演唱歌譜。)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帶有二聲部的歌曲,為了達到良好的和聲效果,首先要達到一定音準要求。通過做柯爾文手勢感受音高位置,輔助演唱歌曲的骨干音,讓學生對旋律建立一個音高框架;在師生合作演唱時,形成一個簡單的二聲部,突出了旋律的強弱特點,穩定節拍,同時感受二聲部的合作演唱效果;在此基礎上,更容易地掌握歌曲的旋律。
活動5【練習】五、唱《親愛的回聲》,表達真摯情感
師:同學們,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親愛的回聲》,它用了一個非常親昵的詞“親愛的”來表達對回聲的喜愛,下面就請大家帶著這樣的感情,和老師一起合作朗讀歌詞。第一段歌詞由我來朗讀,請你扮演我的回聲;第二段歌詞你來朗讀,我來扮演回聲。(出示課件)
(師生合作朗讀歌詞。)
師:同學們讀的真不錯,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對回聲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來學唱歌曲。
(1) 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詞。
(2) 連貫演唱第一段歌詞。
(3) 提示換氣記號,再次演唱。
師:同學們唱的真不錯,第二段歌詞我想請大家自己來演唱,行嗎?唱之前先請同學們找一找,有一個地方既出現了一字多音,又出現了一音多字,在哪呢?
(學生回答)
對,在一二行的前面兩小節,同學們看,這里一個字上面有兩個音,叫做一字多音,這里呢一個音下面有兩個字,叫做一字多音。請你聽老師唱一唱。
(教師范唱,學生練習。)
師:下面跟著鋼琴把第二段歌詞演唱一遍。
(學生齊唱第二段歌詞。)
師:下面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演唱一次。
(學生完整演唱兩段歌詞。)
師:大家看,這首歌曲的結尾處比較特別,出現了兩行旋律,告訴我們這里是一個二聲部。旋律的上方音稱為高聲部,旋律的下方音稱為低聲部。下面,就請你和我一起學習低聲部的旋律。
(1)教唱低聲部旋律。
(2)分聲部分別聽唱練習。
(3)二聲部合作,提示聲部之間聲音的和諧。
(4)跟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二聲部。
8、師:同學們的歌聲真動聽,讓我仿佛置身于群山幽谷之中。老師還想聽一聽大家優美的歌聲。這首歌曲的上半部分,表現了小朋友與回聲之間的遙相呼應;下半部分,表達了小朋友對回聲的熱切期盼之情。你看!這里小音符越爬越高,到高音re的時候,達到了全曲的最高潮,所以老師在這加上一個“漸強”記號,來表達小朋友們的熱切期盼之情。
教師示范加上漸強記號的演唱效果。
學生模仿演唱,用情緒推動漸強記號的演唱效果。
老師提示歌曲的演唱情緒以及八六拍的韻律,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合作朗讀歌詞,再次感受、表現原聲與回聲之間的遙相呼應,抒發對回聲的喜愛之情。在新歌的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層層推進地引導學生解決演唱中的難點,高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學。
活動6【活動】六、改《親愛的再見》,師生愉快告別
師:時間過得真快,愉快的音樂課就要結束了。最后,老師想送一首歌曲給大家,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在歌曲中得到你的回應。(出示課件)
“親愛的同學們再見了......”
(師生共同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設計意圖】
在課的尾聲,用改變歌曲的歌詞的形式來作師生間的告別,既有趣新鮮,又具有音樂性。改編圍繞著本課的主題,體現了原聲與回聲之間的呼應,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親密無間。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讓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