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森林狂想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欣賞《森林狂想曲》福建省 - 三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欣賞《森林狂想曲》福建省 - 三明
教學目標
1.熟悉樂曲各部分的主題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
2.感受樂曲的情緒,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3.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體驗、感受,能用深情、和諧的歌聲表達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歡樂心情以及培養學生在音樂中尋找美、感悟美,表現美的能力。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對于一些音樂要素也比較熟悉。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擴展,自主意識的不斷增強,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質,并在教學中進行適度教育,滲透人文思想,使他們在真善美的藝術世界里得到高尚的情操的熏陶。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熟悉樂曲個部分的主題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和想象力。
教學難點:分辨主題旋律出現的順序,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一、師生問好。
二、完整欣賞全曲
同學們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聽一聽在這首樂曲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它們使你聯想到了怎樣的場景?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地進入新課,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賞音樂,培養他們安靜聆聽的習慣。在音樂的體驗與感受中,享受音樂審美過程的愉悅,體驗與理解音樂的感性特征與精神內涵。】
師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答:小鳥 小溪流水 風吹樹葉 青蛙 蟋蟀……
師問:它們使你聯想到了什么場景?
生答:動物們在森林里快樂的玩耍 唱歌 跳舞……
師問:剛才同學說到了許多的小動物在森林里開音樂會呢!因為森林是它們可愛的家園!
師:你們知道嗎?剛才大家聽到的小動物的歌唱聲都是來自大自然最真實的聲音,是一群熱愛大自然的音樂家們親自來到森林,用了五年的時間,把自然界這些美妙的聲音悄悄地錄制下來,再加上音樂精心制作而成,因此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森林狂想曲》。
師:樂曲一開始讓我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對!是大自然中動物們的歌唱聲,它的力度有什么變化?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們稱它為引子部分。在這首樂曲中動物的歌唱聲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地方出現?我們把它稱為引子、間奏、尾聲。因此這首樂曲的結構是:
引子——第一部分——間奏——第二部分——尾聲
師:這是一首描繪性很強的樂曲,它描繪了郁郁蔥蔥的森林綠樹、古老神秘的叢林、潺潺流動的小溪、清脆悅耳的鳥鳴、波光粼粼的森林湖泊、還有青蛙、飛鼠……等等這一切讓森林變成了動物的樂園,萬物生長的搖籃。構成了這首美妙的《森林狂想曲》。
【設計意圖:以樂曲最突出的特點引入樂曲教學,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介紹樂曲制作過程和創作初衷來打動學生,讓學生對作品有個初步了解。建立起對人類、對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
活動2【講授】分段欣賞
師:讓我們沿著這條彎曲的小路,走進森林聆聽樂曲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三段不同的主旋律反復出現而構成。歡快的旋律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你能聽出那明亮的音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聽賞第一部分樂曲)
師: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師:你們聽出了這三段不同的旋律了嗎?
生:聽出了。
學習A主題
1.師:我們分別把這三段旋律成為A主題B主題C主題。首先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A主題,請同學們聽一聽它的速度是怎樣的,旋律進行有什么特點?
生答:稍快。
2.(課件出現A主題旋律走勢圖)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用手劃出第一條旋律線,師:你們覺得這個主題旋律的進行是平穩的還是跳躍的?生:跳躍的。
3.采用對比法和觀察法讓學生分辨出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4.學生跟琴學習A主題感受主題情緒。
5.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按 X X XX X 節奏型為樂曲伴奏。
學習B主題
1.師:同學們的熱情引來了B主題,聽,它的音樂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聆聽)
2.引導學生探討B主題旋律特點。
3.學習B主題旋律并加上同學們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學習C主題
1.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是豐富,讓我們伴隨著這歡快的音樂繼續前行,聽聽C主題的情緒又發生了什么變化?(聆聽C主題)
2.出示C主題旋律,引導學生談談C主題的情緒特點。
3.感受C主題旋律,并用X- - - X- - - 0 X 0 X 0 X 0 X節奏型為C主題伴奏。
師:剛才我們分別對樂曲的A、B、C三段主題進行了欣賞和表演,讓我們再次完整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聽聽A、B、C三段主題旋律分別是按怎樣的順序出現的?請大家在空格內填上自己聽到的主旋律序號。(出示課件)
生:聆聽后回答。
師:真不錯,老師必須給你們點個贊。經過一段間奏,樂曲的第二部分又出現了,讓我們聽聽這三段主題旋律的順序又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聆聽后回答。
【設計意圖:分段欣賞是教學的中心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感、音樂記憶力、音樂思維力、音樂聯想力和音樂想象力等。通過對音樂的分析,深化對音樂的體驗。】
活動3【活動】完整聆聽
師:同學們,從你們高舉的小手和興奮的表情中老師看出大家都特別喜歡這首樂曲,讓我們再次完整聆聽這首《森林狂想曲》到大自然感受美,體驗美,尋找美吧(播放視頻)。
師:間奏過后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樂器為樂曲的第二部分伴奏。
【教學設計:復聽全曲是深入音樂情感體驗的過程,與第一次整體欣賞相比會有很大的提高,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獲得情感體驗的反饋階段。在第二部分加入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便于了解學生是否理解了音樂,并讓學生有了初步的審美、與表現的體驗。】
活動4【活動】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么美的大自然不單單是屬于我們人類,它也屬于所有的動物和植物。人類只有和動物植物和諧相處,我們的地球才會越來越美麗。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爭當地球小衛士!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培養學生做一個自覺保護環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識,培養學生關注自然生態、熱愛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