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搖籃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下冊第六課《搖籃曲》天津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搖籃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欣賞、感受與“母愛”有關的藝術作品,引發學生的關注與思考。
2、欣賞歌曲《搖籃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緩,恬靜,安逸的情緒學唱這首世界著名的藝術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摯的母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樂曲情緒,能夠劃分樂曲段落結構。
2、引導學生用“輕、暗、柔”的聲音學唱歌曲《搖籃曲》; 3、附點節奏唱法,節拍的強弱處理; 教學方法:
啟發法、聽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創新法、探索體驗法 教學準備:
1、準備一些相關資料及電教設備 2、搜集有關母愛的藝術作品。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兩個樂段構成,方整性結構,每個樂段兩個樂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強弱弱
的舞曲風格,搖擺韻律。音樂中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的旋律,再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表現出那充滿無限溫存慈祥的萬千柔情。并勾畫出一副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也表達了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母親對孩子的愛!稉u籃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親在搖籃旁為撫慰嬰兒安靜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體裁。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搖籃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寫過這類歌曲。 設計意圖:
本課教學運用新課標中的新理念,以審美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內在感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興趣,并運用于生活之中。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感受
1、師演唱歌曲《搖籃曲》,學生聆聽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速度、力度怎樣?說說這首歌曲適合在什么情況下演唱,由誰來演唱? 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當你們聽到或唱起這首歌時,你們的心情怎樣?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幾個學生談談自己演唱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師:是的,這首歌曲是由媽媽來演唱,哄小寶寶入睡演唱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只有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所以,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以不用的藝術形式來歌頌偉大的母愛。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還在襁褓之中時,躺在搖籃里,母親一邊哼搖籃曲,一邊哄你們睡覺,那種情景多么溫馨、甜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關
于母愛主題的樂曲《搖籃曲》。 二、學習新課
1、學生欣賞樂曲《搖籃曲》,然后隨琴聲心里哼唱歌曲《搖籃曲》分析他的樂段結構。
2,復聽樂曲,樂曲主題由幾種樂器演奏的。 3,介紹曲作者勃拉姆斯。
4,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唱歌曲,采用聽唱法學唱《搖籃曲》。 ,師:這首歌曲表現的情緒非常溫馨、靜謐,表現了媽媽對寶寶的無限柔情,引導學生用有氣息支持的連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5、師生共同討論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內涵,同學們,你們在唱這首歌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三、欣賞中外《搖籃曲》,通過欣賞中外《搖籃曲》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聲樂曲:
1、舒伯特《搖籃曲》2、東北民歌《搖籃曲》 比較兩首歌曲的異同 A、討論得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點:前者直接抒發內心的情感,后者通過環境描述含蓄地表達情感。
B、總結中外搖籃曲的特點:a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b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
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
C、總結得出:《搖籃曲》是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 四、小結
1、通過你們的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母親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想對媽媽說什么呢? 2、學生每人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3、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就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深深的愛再一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