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人民小騎兵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美麗家園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黑龍江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美麗家園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黑龍江省級優課
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
《我是人民小騎兵》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課時
1課時
所屬教材目錄
二年級下冊第四課
教材分析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吳光銳、齊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復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題及其變化重復)~B段(變奏+華彩)~A段+尾聲等三部分組成。前24小節為引子,其中第1至12小節是節奏型樂匯的重復。由ppp→漸強→mf→f→ff的力度變化模仿馬蹄聲。描繪一隊小騎兵由遠而近奔馳而來的形象。
A段(第25節~77小節),由兩個樂段組成,樂曲表現了小騎兵威武而活潑地揚鞭催馬的形象。
B段(第78小節~156小節),樂曲表現小騎兵喜悅歡快的心情以及戰馬奔馳飛躍各種障礙的情景。
C段(第157小節~結束)是A段的變化再現和尾聲,表達了小騎兵們克服困難、戰勝艱險后的歡快心情,描繪出戰馬遠遠離去的意境。音樂為2/4拍,節奏明快,時而舒展,時而密集收攏,全曲采用樂節重復、音型級進、模進、變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區的上行、下行的連續進行,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對比,以及顫音的運用等手法,表現了小騎兵挎槍騎馬奔馳在遼闊草原上的歡騰場面。音樂所描繪的小騎兵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樂曲深受廣大小聽眾的喜愛,是一首趣味性強的好作品。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在樂曲欣賞方面能夠準確的判斷樂曲的情緒,并且能感受到樂曲中用到
的樂器。但是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領會能力差,對吹奏豎笛時氣息的運用不夠準確,對指法的轉化還不夠靈活,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同學們感受并學習小騎兵不怕困難與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 2.通過模仿、聆聽、模唱、畫圖形譜、吹奏豎笛等方法感受音樂。
3.通過對比聆聽感受音樂力度的變化;用模唱、豎笛伴奏等方式記憶主題旋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聆聽樂曲
難點
準確吹奏高音3和中音3.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1.用模仿、聆聽、模唱、畫圖形譜、吹奏豎笛等方法感受音樂;
通過對比聆聽感受音樂力度的變化;用模唱、豎笛伴奏等方式記憶主題旋律。
2.改變傳統欣賞樂曲的方法,孩子整節課都在聽太枯燥,為了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設計了不同的表現方法。用模唱、豎笛伴奏等方式是為了更好的記憶主題旋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7分鐘)
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大草原,感受草原樂曲的魅力。綠草與藍天相接處,我看到成群的駿馬相互追逐、自由奔跑.誰聽到過馬蹄聲音?
老師打鼓(由弱漸強漸弱),學生聽力度有什么變化?和老師一起試試。
聽下面兩段音樂中馬蹄聲在力度上有什么變化?老師的馬蹄聲加入到音樂中你再聽聽。你們想來試試嗎?
學生用各種方法模仿馬蹄聲,老師用鼓模仿
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模仿馬蹄
聲音,感受力度的變化。
同學們通過模仿馬蹄聲感受音樂力度的變化
(一)欣賞第一段
1.下面讓我們跟隨著奔馳的駿馬走
二.欣賞樂曲
(28分鐘) 進大草原。
2.這是什么樂器呢?它是敲出來的還是彈出來的?請同學聽聽它的音色。簡介木琴,同學們試奏。 3.你們想不想聽一段現場版的木琴演奏,老師現在用木琴給大家演奏一段。(教師演奏木琴)
4這就是剛剛我們聽的這段音樂中一段旋律.
5. 小騎兵的心情是高興,讓我
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小騎兵愉快的心情。(視唱主題)
6.老師用豎笛也加入你們的隊伍中,讓我們一起感受小騎兵快樂的生活。
7.(出示譜)老師剛剛吹奏就是這兩條旋律,
聽第一條;聽第二條。(吹奏豎笛)(歌聲和豎笛聲的加入我們更能感覺樂曲歡快的情緒,讓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表現,馬蹄聲準備好了嗎?注意看老師的手勢提醒)
1.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聽看這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A段)
2聽這段旋律在音樂中出現幾次?這段音樂的情緒怎么樣?表現小騎兵再做什么?(A段)
3(一遍原速)跟著音樂模唱,用手指隨著音樂律動。(教師畫旋律線)
(二遍)出示馬蹄譜,用噠字隨著老師的木琴輕聲唱一唱(注意坐姿)。
(三遍)跟原版伴奏演唱 (四遍)小騎兵的心情是愉快的,你能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嗎?我們試試。
4.請你仔細聽這兩條旋律結尾的部分有什么不同?
5.吹奏豎笛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跟著音樂完整的表現。
同學們對木
琴有個初步的了解
用模唱、豎笛伴奏等方式記憶主題旋律, 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二)欣賞第二段
剛剛我們用歌聲和豎笛感受了小騎兵在草原巡邏時的愉快心情,(復聽B段)你聽到了什么用你的動作告訴老師。
1. 那我們聽這段音樂,
小騎兵遇到了什么事情?(初聽B段)(音樂旋律從下行到上行的連續進行, 力度的對比營造出困難重重的氛圍,重復模進的旋律進行表現出小騎兵克服困難的堅定決心。)
2.用空水瓶和塑料袋模仿暴風雨。
律動方式欣賞舒展片段,表現小騎兵喜悅的心情 用水瓶和塑料袋表現暴風雨,感受樂曲旋律的變化。
(三)欣賞第三段
我們來聽聽下面這段音樂,有沒有你熟悉的旋律。(C)
用模唱和律動的方式感受小騎兵戰勝困難后的愉快心情
模唱主題加深對主題的記憶
課堂小結 (5分鐘)
清晨一隊小騎兵由遠及近奔馳而來,我們用歌聲和豎笛表現了主題,感受了小騎
兵巡邏時的愉快心情,流暢的音樂旋律,節奏時而舒展時而密集收攏。表現出小騎兵威武活潑的揚鞭催馬形象。下一樂段舒展的旋律表現小騎兵喜悅歡快的心情,隨后緊湊收攏的節奏表現小騎兵騎著戰馬奔馳飛越各 種障礙的形象。變化再現了主題部分,表現了小騎兵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心情。最后我們完整的聆聽音樂,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加入到小騎兵的隊伍當中。(完整聆聽、讓同學們對樂曲有個完整的感受。)
布置作業
聆聽不同的蒙古族音樂,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板書設計
我是人民小騎兵
B段(律動,水瓶,塑料袋)
A段 (模唱,豎笛) A、段(模唱)
前奏(模仿由遠及近的馬蹄聲) 尾聲(模仿由近及遠的馬蹄聲) 教學設計流程圖
聆聽前奏樂尾聲,感受馬蹄聲力度的變化 欣賞 (一)欣賞第一樂段
(二)欣賞第二樂段
(三)欣賞變奏主題 課堂小節(完整聆聽)
教學反思
對于本節課我的設想是:從發展學生全面素質著手,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通過模仿、聆聽、模唱、畫圖形譜、吹奏豎笛等方法感受音樂。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從而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課的開始,創設情景展示圖片,感受并模仿力度不同的馬蹄聲,從而感受力度在樂曲中的作用。隨后的聽第一段時,請他們唱一唱音樂主題、數一數音樂主題出現的次數、并用豎笛為樂曲伴奏等方式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隨音樂模仿騎馬動作進行律動表現出小騎兵威武活潑的揚鞭催馬形象。再欣賞第二段時,舒展的旋律時用律動表現
小騎兵喜悅歡快的心情,隨后緊湊收攏的節奏時同學們分組用水瓶和塑料袋表現小騎兵騎著戰馬奔馳飛越各種障礙的形象。變化再現了主題部分,同學們通過模唱和模仿騎馬表現了小騎兵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心情。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領會能力差,對吹奏豎笛時氣息的運用不夠準確,對指法的轉化還不夠靈活,這也提醒我在常規教學中在這方面要更多的練習。在模仿暴風雨時有些孩子不能很好的感受到音樂旋律的變化,所以不能及時的做出正確的模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