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人民小騎兵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美麗家園《我是人民小騎兵》吉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美麗家園《我是人民小騎兵》吉林省級優課
《我是人民的小騎兵》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材第四課聆聽《我是人民的小騎兵》!段沂侨嗣竦男◎T兵》是一首木琴獨奏曲,樂曲為復三部式,由引子、A段、B段、A+尾聲等三部分組成。表現小騎兵揚鞭催馬的歡快心情以及克服困難后騎馬挎槍奔馳在遼闊草原上的歡快豪放形象。
【教學理念】《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引導學生感受小騎兵喜悅歡快的心情以及揚鞭催馬跨越障礙的威武形象。 2、能用語言講述音樂中小騎兵的故事。
二、發展性目標:通過欣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音樂中所表現的情景及小騎兵形象。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參與形式來體驗音樂情感。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鋼琴、雙響筒等打擊樂器、木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音樂律動:《草原就是我的家》,說一說你對蒙古族有哪些了解?(他們特別喜歡騎馬) 2、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器樂曲曲《我是人民的小騎兵》。
【創設情景,上課伊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讓學生一下子就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為后面的欣賞做好鋪墊! 二、激發想象,引導理解。 1、完整欣賞。
(1)播放全曲,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情緒、風格等,出示問題,邊聽邊思考:(這首音樂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聽后的感受。
(3) 出示木琴和手風琴實物,簡單介紹。
【先整體感知樂曲,體會音樂情緒,以便更好地理解各段音樂的不同情緒! 2、欣賞引子。
(1)播放〈我是人民的小騎兵〉引子部分,思考:最開始的音樂給你一種怎樣的感受?(作曲家為了營造小騎兵由遠到近的熱烈氣氛,特意創作了這個前奏曲,我們把它稱為音樂的引子部分,引子的作用就是為了營造氣氛)
(2)引導學生聽辨馬蹄聲從弱到強的變化,引導他們理解這個變化的原因。 (3)啟發學生用“得得得” 的聲音來模仿馬蹄聲。注意由遠而近的變化。 3、欣賞第一樂段
在〈我是人民小騎兵〉第一樂段音樂背景中,課件呈現:美麗的大草原上“得得得”走來了一隊小騎兵。
(1)引導學生邊聽邊思考:在大草原上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模仿小騎兵的動作呢?
(3)課件出示音樂主題以及節奏譜,老師彈琴,學生跟琴哼唱主題音樂。
(4)課件出示雙響筒、沙棰、鈸、大鼓、串鈴等打擊樂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演奏。 (5)再聽第一樂段,在各自的座位上用手中的樂器模仿馬蹄聲、馬鈴聲,并隨著音樂律動, 模仿騎馬動作。(你們的表現真生動,那我們把小騎兵打馬揚鞭出現的主題音樂記為A段)【在這一片段中,通過讓學生聽一聽、唱一唱、敲一敲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教師有效地加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參與音樂活動,把主題音樂通過初步感知——體驗——說一說、唱一唱、敲一敲再現出來。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積極性就會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力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更加地深刻! 4、欣賞第二樂段
(1)播放課件,欣賞第二樂段。 師引導聽賞這一段的風、雨、雷聲
(2)啟發學生動腦筋,用身邊的打擊樂器——雙響筒、沙棰、鈸、大鼓、串鈴等嘗試敲一敲,可以小組合作討論,看哪幾種最能表現這三種聲音。 (3)根據學生回答小結:用沙棰模仿雨聲,大鼓模仿雷聲。
(4)老師啟發學生動動腦筋,用身邊除樂器之外的音源來代替風聲。如:人聲、一塊布、一件衣服或一張報紙……
【啟發學生用樂器之外的聲音主要是鼓勵他們積極發揮想象力,積極開發創新思維! (5)請學生敲擊模仿或表演模仿,師給予表揚。 師引導學生思考:當暴風雨來到的時候,我們的小騎兵是怎樣的表現?是退縮還是勇敢克服困難呢?表現了小騎兵什么樣的精神?
(6)、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思考,師趁機進行品德教育:小騎兵熱愛祖國,熱愛邊疆,敢于向困難作斗爭,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我們的國家。 【在學習音樂過程中,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7)總結這一段音樂:情緒從舒展到激烈,前半部分表達了小騎兵歡樂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現了小騎兵騎著戰馬迎著狂風暴雨奮勇前進的情景。
(8)小組討論交流:假如要我們表演這段音樂的話,你認為該用什么形式來表演好呢? (9)再聽第二樂段。根據討論結果,將學生分成四組,一組表現小騎兵縱馬奔馳、克服重重困難的情景,二組模仿風聲,三組模仿雨聲,四組模仿雷聲。在表演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學生大膽發揮想象,把小騎兵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形象表現出來。(你們的表演真生動 它跟A段有區別,我把它記為B 段) 【在這一段教學中,教師首先啟發學生對比兩段音樂的不同之處,想象暴風雨來臨時的音樂情緒,然后通過手中的樂器來表現音樂,同時在欣賞的過程中還教育學生要學習音樂中的主人公,不畏困難,勇敢進取的精神。整個欣賞過程中,滲透“聽一聽、想一想、演一演”這些手段,使他們在想象的基礎上再加上體驗,對音樂就有了全新的感受了! 5、欣賞第三樂段。
(1)課件播放雨過天晴的大草原景象,播放第三樂段音樂。
(2)啟發學生找出這一段與第三段的不同之處:第一樂段的馬蹄聲和馬鈴聲是由遠而近,
聲音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而這一樂段的馬蹄聲和馬鈴聲是由近到遠,聲音由大變小,由強變弱。同時,啟發他們理解這兩者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3)師總結:第三段的情緒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潑、歡快的。表現出小騎兵們克服困難,戰勝暴風雨后的喜悅心情。描繪了戰馬漸漸遠去的情景。
(4)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馬蹄聲和馬鈴聲由小到大,由強到弱的音響變化。(第三段的旋律和A段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我就把它記為A1段) 【這一部分繼續引導學生想象理解音樂情景,并啟發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學會在對比中發現知識的異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圖形譜出示,增強形象感
1、再聽全曲,老師畫圖形譜,同學們邊聽邊看我的畫都有什么有趣表現(完整聽音樂) (原來音樂與線條結合是如此的豐富,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更清晰啦,接下來請大家舉起手指跟隨老師畫一畫這個圖形譜吧) 2、跟隨老師畫圖形譜
3、學生聽音樂,畫圖形譜。(抽作品展示、點評)
【這一段的教學,主要運用“聽一聽、畫一畫”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首先運用音樂圖形譜,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聽音樂畫圖形譜,開發學生由抽象出思維到形象思維的轉變】 五、主題旋律創作表演 六、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講述了小騎兵們騎馬巡邏時遇到了大風暴,臨危不懼勇敢與困難作戰的故事,表現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邊疆,敢于向困難作斗爭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我們的國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