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快樂的舞蹈,霍拉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快樂的舞蹈聆聽霍拉舞曲-天津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快樂的舞蹈聆聽霍拉舞曲-天津市
霍 拉 舞 曲
——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五課《快樂的舞蹈》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感受舞曲風格以及音樂傳遞的歡樂氣氛。
(二)通過“模唱主題、模劃旋律線和畫圖、動作模仿和跳舞蹈”等多種教學手
段,引導學生體驗樂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三) 初步了解“顫音”和“頓音”的不同,能與同學合作跳一跳簡單的霍拉
舞。
二、教學內容分析
霍拉是流行于羅馬尼亞和摩爾達維亞地方的一種民間歌舞體裁,又稱多伊那,產生于牧民地區。通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多為悠長的歌調,猶如牧人的悲歌;第二部分為活潑的輪舞,常用2/4拍子,多用裝飾音和顫音。樂曲為降E大調,2/4拍,具有輪舞體裁特征,曲式結構ABA1,一開始便以明快活潑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斷弓技法奏出的頓音主題,如同鳥鳴般的顫音和飛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頓音,形成了歡騰的鄉村舞會場面,充滿了熾烈的歡樂氣氛。全曲猶如一首無窮動,主題素材不斷展開,使樂曲逐漸形成高潮,最后再現主題,突然結束。
本課時在本單元的中部,在知識與技能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圍繞單元主題“快樂的舞蹈”展開學習,兼顧了“音樂視野的開拓”和“音樂能力的發展”兩方面。對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體驗音樂和舞蹈的綜合美感,喚起對音樂的喜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教學重點
感受舞曲風格以及音樂傳遞的歡樂氣氛。
教學難點
在參與音樂活動中體驗樂曲節奏和旋律特點。
四、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學生具有好動和善于模仿的特點,喜歡聽音樂,已具備了一定的
- - 2 -
音樂知識基礎和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善于用語言、動作或表情來表現聽到的音樂,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容易被具體的場景所感染,對圖畫、律動較易產生興趣。根據以上特點,我采用“模劃旋律線和畫圖、模唱主題、動作模仿和跳舞蹈”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手段,來激發音樂興趣,開發音樂感知能力,從而引導學生體驗音樂的美感。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題引入
1. 律動進教室,初步感受《霍拉舞曲》的節奏特點。 2. 聽辨旋律片段,思考: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