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金孔雀輕輕跳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4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北京市 - 房山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從聽覺及相關音樂文化入手,通過分析歌曲的情緒、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在感受與欣賞實踐活動中了解體會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音樂特點。 (二)理論依據
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感受與欣賞領域的相關建議,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活動,旨在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本節課涉及的“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領域為文化基礎人文底蘊維度中的審美情趣維度,即: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等。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
以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感受與欣賞為核心內容,有機的結合本領域的: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音樂體裁與形式。以及它領域的:編創、綜合性藝術表演等內容展開。
1、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傣族風格的創作歌曲,2/4拍,一段體,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二)學生情況分析:
以我校二(1)班學生為例,從三個方面來看: 1、年齡特點: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表現力強,喜歡優美的樂曲。 2、感受與欣賞認知能力:
能區分幾種典型的音樂情緒,能夠辨別并描述樂曲中節奏、速度、旋律、情緒的變化。 3、聽覺習慣:
本班學生在音樂欣賞學習方面有較好的聆聽習慣,樂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三)教學方式說明:
本課我主要采用演唱、合作探究、模唱旋律、反復聆聽、摹仿、編創舞蹈等主要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感受歌曲的音樂特點。 (四)教學技術準備:
1、上網搜集各種相關資料,制作孔雀頭飾。
2、用暴風影音軟件截取《金孔雀輕輕跳》各段的音響。 3、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相關的演示文稿。 4、課前進行歌曲的演唱、彈奏練習及編創環節的設計。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情緒,喜歡演唱《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曲,樂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用聆聽、模唱、感受歌曲特點,再參與摹仿、編創等音樂實踐活動,體驗歌曲的音樂特點。(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準確掌握連音線(一字多音)音樂知識;能體會音樂要素對音樂情緒的作用;了解傣族人文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掌握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中連音線(一字多音)的演唱,感受其優美的旋律特點。 2、了解傣族人文特點。 (二)教學難點
1、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中連音線(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學過程
4
本課教學由:猜謎導入、初聽全曲、識譜填詞、創編舞蹈、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六個環節組成,具體過程如下: (一) 情境導入
環節目標:通過音畫結合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為本課學習做好組織、鋪墊。
設計說明:用音畫結合的形式導入(聽《金孔雀輕輕跳》,看與歌詞相關圖片),抓住學生眼球,引起學生興趣,快速導入本節課所學內容。
活動1 —— 聽歌曲看圖片,感受歌曲風格、了解傣族文化 (二) 初聽全曲
環節目標:初步感受歌曲情緒,引出傣族樂器——象腳鼓。
設計說明:通過完整聆聽并哼唱全曲,使學生對該曲產生整體感知,并結合用六面凳模仿象腳鼓拍擊節拍的形式,穩定基本拍,同時激發學生興趣,了解傣族音樂文化。 活動2 —— 哼唱旋律,隨象腳鼓伴奏
教師播放完整歌曲音頻,請學生邊哼唱邊隨教師拍基本拍。 (三) 識譜填詞
環節目標:通識全譜,自主填詞。
設計說明:通過五線譜與字母譜的結合,讓學生通識全譜,在此基礎上能夠自主填詞,對一字多音的連音線正確演唱。
活動3.1 —— 快速辨認第三樂句音符的唱名,并結合音高節奏視唱歌曲第三樂句 活動3.1.1 ——快速辨認第三樂句音符的唱名
【設計意圖】將音符與孔雀形象結合,激發學生辨認五線譜音高的興趣,為歌曲的進一步學習做準 備。
活動3.1.2 ——結合音高節奏視唱歌曲第三樂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握音高與節奏的概念
·引導學生區別歌曲第二樂句與其它兩樂句的區別 ·減輕識譜負擔,提高學生興趣
5
活動3.2 —— 通識全譜
(1)出示歌曲全譜,請學生找出剛剛視唱的樂句,然后將其移除,呈現歌曲其他四個樂句。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歌譜有整體的認識,了解樂曲結構,減輕學生識譜負擔。
(2)看字母譜,演唱樂譜第一樂句
(3)“紅綠燈”小游戲,師生輪唱第一樂句字母譜
【設計意圖】每隔一小節將字母譜隱去,請學生演唱,師生合作,鍛煉學生記憶樂譜能力。 (4)畫一、二樂句旋律線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畫旋律線的方式感受旋律走向,進而體會旋律優美抒情的特點。(5)隱去字母譜,完整演唱曲譜 活動3.3——填詞
活動3.3.1——講授“連音線”知識點
【設計意圖】“一字多音”是演唱歌詞的難點,同時讓學生了解歌曲中加入連音線是傣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3.3.2——填第一段歌詞
活動3.3.3——填第二段歌詞并完整演唱 (四) 創編舞蹈
階段目標:為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設計說明:本首歌曲具有濃郁的傣族風格,在熟悉歌曲之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做一做孔雀舞的簡單動作,既可以增添學習興趣,又可以豐富學生學習形式、了解傣族文化,進一步體會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
活動4.1 —— 教師介紹幾個孔雀舞動作
【設計意圖】教師簡單介紹幾個孔雀舞動作(孔雀鶴立、孔雀開屏),讓學生了解孔雀舞,并能在音樂舞蹈中進一步陶冶情操。 活動4.2 ——結合歌曲,跳孔雀舞 (五) 拓展延伸
環節目標:讓學生多維度了解傣族文化,豐富學生認知;能夠體會藝術與生活的共通性。 設計說明:教師介紹傣族樂器“葫蘆絲”“巴烏”并演奏,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藝術的多樣性。
活動5 —— 教師介紹“葫蘆絲”“巴烏”并演奏 (六) 課堂小結
階段目標: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涉及的重點知識,梳理整首歌曲相關知識,加深認知。 設計說明:復習課堂學習中涉及的問題,加強課堂實效性。 活動6 —— 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
環節目標: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涉及的重點知識,梳理整首歌曲相關知識,加深認知。 設計說明:復習課堂學習中涉及的問題,加強課堂實效性。 (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學習了哪種舞蹈? (3)認識了哪兩種傣族樂器?
7
(4)連音線有幾種類型?
下課,同學們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