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龍騰虎躍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六年級第十二冊第四課《龍騰虎躍》廣東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六年級第十二冊第四課《龍騰虎躍》廣東省級優課
人音版六年級第十二冊第四課
《龍騰虎躍》教案
一、教學理念
新課標課程基本理念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而本節欣賞課就是在新課標指引下,通過聆聽音樂、體驗音樂和以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體驗音樂活動中的趣味性,對我國民族樂器有更多以及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以及感受鼓樂《龍騰虎躍》中熱情歡快的情緒。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聆聽《龍騰虎躍》,感受樂曲所表現歡騰喜慶的情緒以及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榮、龍騰虎躍的繁榮景象,激發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初聽感受以及分段學習,賞析樂曲的結構,通過模唱和把學生分組,予以不同的打擊樂器以及加入人聲為樂曲伴奏,通過親身體驗參與到樂曲的表演中,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體驗樂曲所表現的情感。
3、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我國的鼓王——李民雄先生創作的鼓樂《龍騰虎躍》中民族大鼓以及民族排鼓的音色特點,通過模唱能夠了解樂曲的主旋律,以及樂曲的情緒、音樂內容以及樂曲的曲式結構。
三、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樂《龍騰虎躍》是我國民族音樂理論家、鼓演奏家、作曲家李民雄創作的。樂曲氣勢澎湃、激情洋溢,奏出了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榮、龍騰虎躍的繁榮景象,描繪出祖國日益強盛的美好前景。
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開始的引子部分,是在陣陣喧鬧的鑼鼓聲中有吹管樂奏出長音,一陣激越的鼓聲之后進入音樂的主題。第一部分則是節奏歡快,曲調明快、出現富有歌唱性的音樂主題。第二部分是鼓的獨奏。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第一部分的主題。尾聲部分音樂節奏拉寬,速度轉慢,最后音樂在高潮中結束。整首作品基調昂揚,振奮人心,激越的鼓聲將人們帶入歡天喜地的慶祝場面,鼓
4 / 10
動著人們奮發向上。
樂曲的曲式結構分明,建于六年級的學生對民族樂器已經有初步認識,對“鼓”這個樂器也并不陌生,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師生合作表演,激發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熱愛。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花盆鼓、腰鼓、響板、碰鈴、教具貼圖。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聆聽《龍騰虎躍》,感受樂曲所表現歡騰喜慶的情緒以及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榮、龍騰虎躍的繁榮景象。通過分段學習,認識樂曲的結構,了解掌握每一部分的音樂內容。
難點:通過分組為樂曲加入打擊樂以及人聲伴奏。
六、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1、同學們,大家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同學們都非常熟悉的打擊樂器,一起來說出它的名稱。
紛紛回答:是鼓。
一進入課堂就把鼓這個
樂器,今天的主角非常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引起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
2、問:那你們知道鼓能夠發出哪些音色嗎?
回答:咚咚······
通過介紹鼓可以敲擊出
不同的音色,讓學生對更集中去聆聽與加深感受。 鼓動人心 3、老師在大鼓上演奏,讓學生感受通過敲擊鼓的不同部分而發出的不同聲響。
學生了解到除了敲鼓面以及鼓邊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以外,還有磨鼓釘也能發出特別的聲音。
6 / 10
分 段 學 習
第
二
部
分
族排鼓的音色特點。
打擊樂器,主要介紹了民族排鼓以及民族大鼓的音色特點。
3、我們能從這一段樂曲中找到吹管樂器以及拉弦樂器的演奏嗎?(播
放音頻)
回答:沒有。 學生看板書:
通過對比法、選擇法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樂曲的音樂內容。
4、我們發現這一段樂曲只有鼓的演奏。分析它的特點。
第一部分
1、我們剛才聆聽的是樂曲的第二部分,現在我們去學習樂曲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注意聽,這第一部分還出現了哪些民族樂器。(播放視頻)
學生認真觀看。 回答到:嗩吶、鈸······
學生看板書:
學生從中發現了除了鼓點以外的拉弦樂器、吹管樂器,特別是嗩吶這個主奏樂器,從中引出學習民族樂器中吹管樂器的音色,主要介紹嗩吶的音色。
2、了解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的音色。
3、剛才聽到在《龍騰虎躍》中,嗩吶演奏的旋
律是寬廣抒情的是激情
熱烈的?
沒關系,那請我們再聽
答案不一。 學生聽著老師用鋼琴演奏,根據圖
示,邊聽邊敲。
從而自然引出知識點,讓學生邊聽邊感受樂句表達的情緒是抒情的,而且
第二部分
嘿
第一部分
7 / 10
分 段 學 習
第一部分
一遍,這次聽的時候請拿到碰鈴的同學根據圖示邊聽邊拍。
加上伴奏,參與到樂曲中來,加深體驗。
4、剛才我們聽到的嗩吶演奏的片段在第一部分的中間,現在我們來聽
聽第一部分的前半部,請同學們注意情緒上有沒有變化(播放視頻)
回答:有,變得熱烈······
讓學生發現第一部分中有情緒的變化。
5、真棒,第一部分的前半部是由弦樂和吹管樂器為我們帶來的一段節
奏歡快、跳躍的旋律,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一個歡慶的場面中,現在讓
我們來模唱一下這段旋律。
學生跟著老師在鋼琴上彈的單音來進行模唱,然后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用激情歡快的情緒演唱該旋律。
通過模唱,學習旋律,掌握樂曲的主題,加深體驗。
6、請拿到鼓的同學根據圖示為該樂句進行伴奏,其他同學一起模唱。 所有同學用歡快的情緒進行模唱,拿到鼓的同學聽著老師用鋼琴演奏,根據圖示,邊聽邊拍。
再一次模唱,鞏固對樂曲
中主旋律的掌握,而且加上了伴奏,增加趣味性。
7、請拿到響板的同學根據圖示為該樂句進行伴奏,其他同學感受該樂句歡慶熱鬧的氣氛。 拿到響板的同學聽著老師用鋼琴演奏,根據圖示,邊聽邊拍。
認識在歡快的情緒中,還有一個主題樂句,學習通
過不同樂器的伴奏,為完整聆聽做好鋪墊。
8、現在我們來完整聆聽第一部分,請注意老師的指揮,我們一起為旋律進行伴奏,請所有同學拿起樂器。(播放音頻)
學生根據老師指揮,再次聆聽,以及各自為所負責的旋律進行伴奏。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音樂,體現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把重難點突破,化繁
8 / 10
歡
分 段 學 習
第
一部分 9、碰鈴的同學伴奏了幾次?讓學生通過不同樂器的伴奏,對比樂段在進行時的情緒變化。 回答:一次。歡快到抒情到歡快。 為簡,曲式結構本非常難分析與掌握,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樂曲中的曲式結構。
10、同學們,前半部與中間部的音樂感覺明顯不同,我們把這種音樂創作手法叫對比,和對
比相反的一種手法叫做重復,你們說在樂曲的后半部是完全重復還是
變化重復?
回答:變化重復。
共同總結,學生看板書:
對比 變化重復
歡快 抒情 歡快
最后老師與學生工作總結,對第一部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第
三部分
1、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部分的學習,請同學們聽聽和樂曲中那一部分比較相似? 回答:第一部分,很快發現該樂段出現了第一部分中的旋律。 雖然在分段學習中沒有
按照樂曲發展的順序進
行學習,但是通過把第
一、三部分放在一起聆聽,學生非常快地發現該樂段的特點,找到樂曲的主旋律。 2、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復還是變化重復? 學生回答:變化重復。 通過讓學生去擺放圖形,師生共同完成對樂曲結構的分析,通過引導學生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重復,讓學生的得出結論,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3、第三部分用了第一部
分的樂句元素,通過變化、拓展、延伸,來發展音樂,使音樂推向高潮。
學生看板書:
第一部分
樂隊
樂隊
第三部分
9 / 10
整 曲 欣 賞
1、音樂作品很多時候和我們寫作文一樣,都有他們的結構,現在呈現的三個音樂部分就像文章的主干,通常我們的文章都有個開頭和結尾,音樂的開頭我們把它叫做“引子”,音樂的結尾我們把它叫做“尾聲”,這樣,會讓曲子變得更完整,我們今天了解到的這種曲式結構,我們把它叫做“復三部曲式”。
學生看板書:
對樂曲進行總結,把幫助學生消化這節課的內容,把知識點進行梳理。
2、現在,就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這首復三部曲式的樂曲《龍騰虎躍》,請同學們拿起你的樂器,跟隨著老師的指揮,一起把樂曲完整地聆聽一遍,因為樂曲在一片歡騰的氣氛中結束,我們在樂曲結束時加上伴奏與人聲“XX XX 嘿”,增添氣氛。 學生邊聽引子邊聽老師的簡單講解音樂內容,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加入打擊樂,在第二部分加入人聲“嘿”,在尾聲結束時加上“XX XX 嘿”,師生配合進行。
完整聆聽7分多鐘的樂曲,帶著任務去聆聽,配合著老師在板書上的講解,讓學生在聽的時候清楚樂曲的結構,對整個樂曲的感性認識以及理性認識得到提高、深化。
課 堂 小 結
1、今天大家對復三部曲式結
構的音樂作品《龍騰虎躍》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我們來做個知識競賽,看哪個樂器組的同學搶答得多。
這時,課程已經接近尾聲了,學生往往還沉醉于上一環節的親身體驗中,通過課堂小結,對整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與鞏固。為這節欣賞課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