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口哨與小狗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口哨與小狗-河南省 - 新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口哨與小狗-河南省 - 新鄉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口哨與小狗
【指導思想】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教學的總目標是學生通過音樂課程學習和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探究、發現、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涵養美感,和諧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學習并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視野,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豐富情感的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本節課結合新課標具體的學段目標,和對學生欣賞的要求,設計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欣賞《口哨與小狗》 【教材分析】
《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于1905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音樂形象鮮明。
2
樂曲曲式結構為AABACCA,四二拍,具有進行曲的風格特點。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可是,由于年齡偏小,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音樂活動,記憶樂曲的第一主題、第二主題,通過演唱,記憶樂曲的第三主題;能夠聽辨三個主題;知道二拍子樂曲的強弱規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動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方法進行直觀教學;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實踐活動,在體驗、模仿、合作中感受、表現音樂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聆聽管弦樂曲《口哨與小狗》的音樂活動中,感受不同樂段呈現出的音樂形象、故事情節,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和感知、想象和創造,同時也增進學生對動物的關注,對快樂的追求。 【教學重點】
在音樂活動中,學生能感受并表演少年和小狗的不同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能在聆聽音樂中辨別音樂形象的變化,區分樂段;能準確地說出樂曲二拍子的特點。 【教學用具】
充分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PPT、Word、cooledite等軟件,鋼琴、卡祖笛、卡片等教具。 【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了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談話法、律動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在講授知識點時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運用了奧爾夫教學法中的圖譜和聲勢,通過獨特的方式,讓學生體驗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卡祖笛吹奏導入 2、介紹課題
《口哨與小狗》又名《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于1905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曲。
二、完整聆聽 1、完整聆聽,并回答 思考問題:
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特別的聲音呢? 樂曲的情緒如何?速度如何? 節拍有什么特點呢?
4
2、強調節拍
這首《口哨與小狗》是四二拍,有明顯的強弱規律,旋律歡快、活潑,有一點進行曲的風格。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律動,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四二拍,可以加深學生對節拍的印象,對音樂感知力。)
三、聆聽第一主題 1、聆聽A段,確定主題 “吹口哨的男孩”(板書) 2、看圖譜、做聲勢
根據圖譜,學習老師設計的動作。 四、聆聽第二主題 1、聆聽B段,確定主題 “愛玩耍的小狗”(板書) 2、看圖譜、做聲勢
根據圖譜,請學生設計動作。 五、聆聽第三主題 1、聆聽C段,確定主題 “感情深的朋友”(板書) 2、填詞演唱
學唱老師填詞的歌曲。 3、綜合分析
樂曲中使用了附點、三連音,這兩種節奏型起到了讓樂曲活
5
潑、跳躍的作用。
六、感受全曲
1、分段播放,聽辨樂段
分別播放欣賞過的樂段,請學生連線。 2、播放全曲,聽辨樂段
將男孩與小狗散步時走的林蔭小路比作音樂之路、友誼之路,完整播放樂曲,引導學生聽辨各個主題出現的順序,共同把小路補充完整。
3、完整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豐富的音樂活動,讓學生熟悉每個樂段,關注音樂中的各種元素,嘗試抓住被欣賞音樂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七、課堂小結
在音樂中,我們感受到了人類和動物一起相處時的快樂和幸福。希望大家平時也能多走進大自然里,感受生命的魅力,走進音樂的世界,感受音樂的力量。
【板書設計】
口哨與小狗
6
輕快、活潑地 [美]普萊亞
管弦樂合奏
① ② ③ 吹口哨的男孩 愛玩耍的小狗 感情深的朋友
順序: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