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麗的夏牧場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六年級上冊唱歌《美麗的夏牧場》湖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六年級上冊唱歌美麗的夏牧場-湖南省級優課
《美麗的夏牧場》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唱歌《美麗的夏牧場》 2、欣賞《天堂》
教材簡介:
歌曲《美麗的夏牧場》是一首具有新疆風味的歌曲。新疆以天山為界,分為南疆和北疆,歌中唱的夏牧場在天山山麓之南,恰布河橫穿其間,那里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場(如東風牧場),牧民以哈薩克族為多,哈薩克族是一個善于歌舞的民族,因此歌中贊美為“這是哈薩克放牧的好地方”。此歌曲為一段體,運用民歌旋律發展中最簡樸的手法,將第1、2樂句多次反復構成全曲。歌曲的音域不寬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反復,很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學唱,同時也適合于讀譜練習,因此教唱這首歌曲時可先學歌譜,后學歌詞。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模仿、實踐等方式,學會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2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用自然、真摯的歌聲表現歌曲,大多學生能視唱歌曲曲譜,并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欣賞歌曲《天堂》,感受草原音樂的不同風格。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欣賞演唱中引導學生了解草原、關注草原、喜歡草原、愛護草原。
教學重點:
學會用優美、自然的歌聲演唱歌曲《美麗夏牧場》。
教學難點: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的演唱;并能為歌曲設計不同的領唱、齊唱等
演唱形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鈴鼓,沙錘
教學過程
(學生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走進教室) 一、導入新課 1.師生音樂問好
2.節奏訓練
師:咱們先學著老師打打節奏,看誰學的又快又好。
3. 欣賞老師表演舞蹈。(音樂《青春舞曲》)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精彩的舞蹈,你們想看嗎?
4. 提問:看了這段舞蹈,你覺得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呢? 學生回答。
師:美麗的新疆啊,還有一個哈薩克族,他們生活在天山腳下,以游牧為生,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5. 教師介紹哈薩克族民族樂器冬不拉、手鼓。
師:哈薩克族民族樂器主要有冬不拉和手鼓。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手鼓是混合擊膜鳴樂器,流行于新疆地區。
教學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認識哈薩克族樂器,進而了解新疆哈薩克族風情,并引入本課歌曲的學習。
二、學習歌曲
1. 聆聽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師:哈薩克人民熱情好客,他們想請我們全班同學去他們草原做客,還送給大家一段美妙的音樂作為見面禮,你們可要仔細聽好了!(板書課題)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聆聽歌曲的情緒,聽完以后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學生回答:這首歌曲的情緒是優美、贊美等等。(板書)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學生聽后談感受)
2. 再次聆聽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提出問題:
(1)歌曲表現的內容是什么? 聽完范唱以后,學生回答問題。
師:歌曲表現了天山腳下的夏牧場的美麗景色和牧民們的幸福生活。(板書) (2)歌曲是什么速度? 學生回答:中速。(板書)
3. 《美麗的夏牧場》歌曲學習 。
(1)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分句學唱歌譜。(出示圖譜,相同樂句畫出相同的圖譜) 提問:旋律中哪個音出現的最多?哪兩個樂句旋律相同? 學生回答:旋律中“6”音出現的最多,一二樂句旋律相同。
師:以“6”音為主的旋律一般給人們感覺比較優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讓歌曲更加抒情。
(2)聆聽歌曲《美麗的夏牧場》,學生隨琴唱歌譜。
4. 學習歌詞。
(1)學唱第一段歌詞,找出你認為最難唱的地方。 學生說出難唱的地方,老師幫助學生解決難點。
(2)請大家跟著老師的琴聲再把第一段歌詞完整地唱一遍,找出最抒情的一句。 歌曲中“啊
”用連線“⌒”連接,顯得尤為抒情。
(3)教師指導學生演唱“啊”(第三樂句),并在聲音的運用上加以指導。 (4)學生唱第二段歌詞。
這段歌詞中提到的“阿肯”是哈薩克族人民對民間歌手的尊稱。阿肯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景即興編詞彈唱,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他們受到哈薩克族人民的特別尊敬。 (5)聆聽歌曲《美麗的夏牧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師:我們知道阿肯是能自彈自唱的歌手,那么你們想成為阿肯嗎?我們也來為自己伴奏吧! (按照圖譜,教師指導學生)
5. 歌曲處理 (1)分析歌詞。
第一段歌詞描寫了夏牧場的美麗,有紅花、綠水,遠處的冰峰和近處的牛羊。演唱時要用優美抒情的歌聲唱出夏牧場的美麗景色,第五樂句“啊”要唱得連貫流暢、優美抒情。(板書) 第二段歌詞描寫了牧民們的幸福生活,炊煙裊裊、奶茶飄香、歌聲陣陣。演唱時心情應稍帶激動。(板書)
(2)為歌曲設計、安排各種演唱形式,將這首歌曲唱得更為動聽。 ① 學生采用提問或小組討論的方式為歌曲設計多種演唱形式。
例如:前四小節領唱,中間四小節由男聲或女聲齊唱,最后四小節為男女聲齊唱。但是,也可以“逆向思維”,即前四小節由男聲或女聲齊唱,中間四小節領唱,最后四小節齊唱。 ② 學生分小組進行展示。
教學要求:學生分組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
6. 欣賞《美麗的夏牧場》動畫,并演唱歌曲。(指定學生用鈴鼓和沙錘伴奏)
三、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唱得可真動聽,讓老師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夏牧場呢。你還想用什么樣的表演形式來表現歌曲呢?咱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分兩組采用其他形式表現歌曲。如1葫蘆絲,口風琴,豎笛伴奏的形式深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孩子們的多才多藝。2像阿肯圍坐在花氈上的樣子,大家圍坐在一起,歌伴舞的形式,充分展示孩子們的表演天賦。
師:孩子們,你們可真行!真像一個個的小小演奏家和舞蹈家呢!
四、情感升華 1.滲透環保教育
師:近年來,草原沙化情況嚴重,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
師:看來,保護草原,熱愛草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 創編標語
師:除了用歌聲之外,你還想用哪種方式來保護草原?
師:我們來創編標語,呼吁大家保護草原吧?老師這里有一個標語,大家再來自己創編一個看看。
五、小結
今天,我們走進了美麗的草原,聆聽了草原人民用他們質樸的歌聲表達了他們對草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草原美,草原的歌聲更美!讓我們再次唱起《美麗的夏牧場》,祝福草原人民永遠幸福,也祝愿夏牧場永遠美麗!(播放《美麗的夏牧場》歌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