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涯規劃輔導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4-6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生涯規劃輔導《性別不是問題,適合就行》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4-6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生涯規劃輔導《性別不是問題,適合就行》江西省優課
性別不是問題,適合就行
——小學生生涯認識之自我認識
【輔導對象】
小學五年級學生
【輔導對象分析】
這個年齡階段是兒童職業興趣的形成階段。舒伯在畢生發展觀中,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試探、決定、保持與衰退五個階段,五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期中三個子階段的興趣(11歲-12歲)階段,這時學生的喜好對參與的活動類型和抱負起決定作用。另一位學者Gottfredson的生涯抱負理論中談到,社會價值取向階段(9—13歲)這個階段,兒童通過接觸同伴和更大的社會范疇對社會價值變得更加敏感。問題不再僅僅是性別評價(男和女),也是一個社會評價(高和低)。到九歲(接近四年級),兒童變得對地位較低的職業有更多的判斷,并且不再把他們看作是首選項。兒童開始意識到更加具體的社會階級。到13歲(接近8年級),兒童漸漸清晰地意識到:職業等級會影響個體的生活質量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五年級時,孩子們剛剛完成性別認同,并開始顯現出人格特質和成就方面的性別刻板印象。如果沒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將極有可能深化形成僵硬的性別角色標準,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會使兒童劃定他認為符合自己性別特征的職業選擇范疇,形成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從而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規劃和定位,影響生涯抱負的發展。有研究證明:
嘗試改變性別角色態度及職業性別態度的努力,對年幼兒童比對年長兒童更為有效,而且或許對女孩比對男孩更為有效。這似乎說明,在生命的早期,在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認知的改變較容易一些,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幫助也更為顯著。
為了解孩子們職業傾向現狀,我在學校四至六年級中各抽出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們目前的未來職業傾向進行了問卷調查(見附錄一),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見附錄二),男孩子對司機、武警、智能機器人研究員、計算機工程師等職業更感興趣,而女孩子對歌手、化妝師、護士等職業更感興趣。因此,對五年級學生進行改變性別角色態度及職業性別態度的引導恰逢其時。
【輔導理念】
一、小學階段進行生涯教育至關重要。
當前,家庭、學校、社會普遍關注的是學生的分數,認為成績好就可以上好大學,上好大學就可以有好工作。但事實并非如此,不要說上不了大學的學生,就是那些上了大學的學生很多也發現除了“上大學”就沒有別的理想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會干什么,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基礎教育中缺失了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特別是忽視了小學階段的職業生涯啟蒙教育,從而導致學生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
在我國,一些家長、教師普遍認為小學生年齡太小,開展生涯教育的作用和意義不大,不如到了大學或者等到他們入職后,再來開
展生涯教育會更有意義。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小學階段開始開展生涯教育正當其時。因為生涯教育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教育重點,小學是生涯認知,初中是生涯探索,高中是生涯準備,高中后是生涯安置。小學的生涯教育,能夠幫孩子從小學開始樹立起關于各種職業的價值觀念,培養兒童的職業意識和自我意識,擴大他們對不同職業的了解,并通過這一生涯教育的過程提高學生對興趣的認識并幫助學生與未來職業相聯系,由此對學習興趣的提高和成就動機的增強均有裨益。所以,小學階段開始職業規劃最有意義的一點,當屬職業志向或目標的引導和導向作用。如果從小學就開始考慮未來職業問題,無疑有利于學生盡早形成具體的職業目標,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
二、舒伯畢生發展觀指出生涯發展過程始于兒童期。
生涯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和歷程,它統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形態。
舒伯提出了畢生發展觀,他認為生涯發展是一個畢生持續的過程,這個過程從兒童期開始。他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試探、決定、保持與衰退五個階段。在成長階段(0-14歲)中有四個核心生涯發展任務:考慮將來;增加個人對生活的控制;發展對工作和學業成就重要性的認識;獲得足夠的工作態度和習慣。這些任務被假定分為三個子階段來完成:幻想(4歲—10歲,這一時期需要占統治地位),興趣(11歲-12歲),喜好對參與的活動類型和抱負起決定作用。
三、Gottfredson生涯抱負理論劃分了兒童生涯抱負發展階段。 另一位學者Gottfredson提出了生涯抱負理論,該理論劃分了兒童生涯抱負發展的四個階段,探討了人們如何依據興趣、性別類型和工作類型來進行職業選擇的過程。在社會價值取向階段(9—13歲)這個階段,兒童通過接觸同伴和更大的社會范疇對社會價值變得更加敏感。問題不再僅僅是性別評價(男和女),也是一個社會評價(高和低)。到九歲(接近四年級),兒童變得對地位較低的職業有更多的判斷,并且不再把他們看作是首選項。兒童開始意識到更加具體的社會階級。到13歲(接近8年級),大多數兒童像成年人一樣按照社會威望來排列職業。他們開始理解收入、教育和職業間的關系。兒童漸漸清晰地意識到:職業等級會影響個體的生活質量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四、兒童生涯研究最主要的問題是職業性別的刻板印象。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延伸,是人們依據性別將職業進行分類而形成的關于某類人適合從事某些職業的固定印象。
Gottfredson提出,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和職業印象傾向于以一種相似的方式發展。有關學者分析了兒童性別角色的社會化過程,兒童開始理解性別角色不久后,也就獲得了一些性別刻板印象,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會使兒童劃定他認為符合自己性別特征的職業選擇范疇,影響生涯抱負的發展。在Watson對兒童如何了解生涯知識進行綜述的時候指出,兒童生涯研究最主要的問題是職業性別的刻板印象。
【輔導目標】
認知目標:
1、感知性別優勢,體會男女生身心不同,知道男女有別。 2、發現性別優勢差異,不受性別影響規劃和定位未來職業。 情感體驗目標:
悅納自己的性別身份,樂意接受并形成以興趣、能力和學習意愿為第一動力的職業興趣。
技能方法目標:
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職業刻板印象,形成正確的職業興趣。
【輔導重難點】
輔導重點:了解性別優勢,消除性別刻板印象在職業規劃和定位上的負面影響。
輔導難點:正視自己的能力,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職業刻板印象,形成正確的職業興趣。
【輔導創新點】
1、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動物園之旅的各類活動中快樂收獲。
2、引導學生在充分交流分享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自我探索,發現性別優勢差異,不受性別影響規劃和定位未來職業。
【輔導方法】
分組討論、情境創設、角色帶入、多媒體展示
【輔導準備】
1、每人想好3——5個男生、女生的特點。 2、進場抽號,按抽取號碼有序入座; 3、每人準備紙和筆; 4、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輔導過程】
一、團體熱身階段:初知男女有別 1、游戲:我來選。
(1)師述:馬上,咱們要一同開啟美麗的南昌動物園之旅,旅游大巴還沒來,咱們來玩個游戲吧!
規則:根據大屏幕提供的選項,結合自己的想法,選取數字棒做出你的選擇,并站到1或2的數字陣營當中。
大屏幕先后出示選擇題:
◎你希望在動物園獲得的禮物是( ) 一輛賽車 一個布娃娃 ◎你休息時將在動物園看的書是( ) 魯西西 皮皮魯 ◎你將在動物園參加的文體活動是( ) 觀看武術表演 聽歌 ◎你最先參觀的是( )
孔雀園 老虎園
(2)分享感受:在游戲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男女生的喜好不一樣。)
2、男生女生侃侃侃
(1)看,觀光車已經駛來,咱們排隊取號,按號就坐吧!前往動物園,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呢!閑著也是閑著,要不我們來接龍說說男生、女生各自的特點吧!
(2)交流分享:從剛剛的接龍當中,你發現了什么?(男孩女孩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呢?(發型、衣著、顏色、興趣愛好等)。
(3)教師小結:男生、女生穿著打扮、興趣愛好等方面各不相同,男女生的特點也都有各自的特色,男女果然有別。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男生女生的差異選擇。通過“男生女生侃侃侃”的活動,進一步從發型、衣著、顏色、興趣愛好等方面,了解男生女生的差異,從而讓學生初步了解到男女有別。)
二、團體探索階段:了解男女優勢 1、男生女生來幫忙
快樂的時光總是非常短暫,一轉眼,美麗的南昌動物園就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乘上動物園游園電瓶車,正式開啟快樂行程啦!(播放動物視頻短片)我們不僅看到了這么多動物,還巧遇了喂養老虎的飼養員叔叔、訓練大熊貓的姐姐、與小猴嬉戲的阿姨,來到爬行館門口,門口怎么聚集著那么多人?原來是旅行社在組織開展“動物大搜救”啊!
(1)搜救小貓西西。
◎明確任務
師述:森林深處的奇奇島有只長相平平的小貓西西,她沒有朋友,感到很孤獨很自卑,終于忍不住離島出走了,因慌不擇路在森林里迷路并陷入了沼澤。要營救西西,必須找到任務單并完成任務。(我們要出動無人機四處搜尋,鎖定西西的位置;發現
西西身陷森林沼澤后,需駕駛救援車前往事發地點營救;從沼澤中救出西西之后,需要為西西包扎傷口;為西西更換新衣,并清洗臟衣后,順利返程。)
◎解讀任務單:
操縱無人機、駕駛急救車、包扎傷口、換洗衣物 (2)小組合作
◎分配任務
師述:現在需要小朋友以4人為一組進行搜救,為了順利找到西西,我們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出示表格)請大家依據表格內容,在小組內討論一下,每個崗位都安排給誰比較合適,說說你們的理由。
搜救西西大行動
◎交流理由
為什么這么分工?為什么這個崗位幾乎都是男生(女生)?你們的理由是什么?
2、發現優勢差異
安排人員
分配理由
操縱無人機 駕駛急救車 包扎傷口 換洗衣物
(1)師述:根據剛才的分工,我們發現男生和女生適合的任務是不同的,那么你認為男生和女生各有哪些優勢呢?
(2)小組里討論歸納一下,說說男生和女生的優勢。 (3)師述:能舉例說明嗎?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嗎? (4)教師小結:看來,男生和女生存在很多不同。這些不同是男女生的各自的差異,也是各自的優勢。
(設計意圖:通過“搜救西西”創設情境,讓男孩和女孩置身于一個需要相互合作的環境中,展示自己優勢。其中的分工顯示了明顯的性別特征,例如:操縱無人機、包扎傷口。表象上顯示了男女性別的生理差異。但是卻不強化這一差異,而是關注并不常規的選擇。在實際活動中也有極個別的男生被分配“包扎傷口”。老師需要學生充分展開談論,讓學生觀察平時生活中的現象,認識男女生生理差異確實存在,這是兩性的優勢,可以互補。但是個體之間的的差異更微妙。)
三、團體成長階段:打破男女優勢
. 男生女生猜猜猜。
.
參與了“搜救西西”的活動,接下來咱們一起去參加猜猜“他”還是“她”的游戲吧!
(1)游戲規則
請同學們根據任務描述,猜猜這個人的性別;獨立思考,不要和別人商量。當老師說開始,請舉數字牌表示。1表示女性,2表示男性。
(猜測的人物:郎平、李玉剛、武則天)
郎平:人稱“鐵榔頭”,身高184cm,獲得奧運金牌。 李玉剛:這是一位歌手,他演唱的《新貴妃醉酒》獲得高度評價,歌舞詩劇《四美圖》全國巡演15場,獲得廣泛關注。
武則天:這是一位皇帝,幾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政績顯赫,將封建社會推向歷史頂峰。
(2)學生活動。
(3)全班討論,交流感受:這個游戲,給你們帶來什么感受?(看到榔頭、皇帝等字眼就猜想應該是男性,看到歌手,唱的還是《新貴妃醉酒》,想也沒想就猜測是女性。答案揭曉后,有一些意外,其實無論性別是男還是女,只要正視自己的能力,發奮努力,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
(4)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特質很難說是屬于男生還是女生,在成功人士的身上,我們一定會發現,他融合了男生和女生的優勢。(根據能力分工,無關性別男女。)
(設計意圖:游戲“男生女生猜猜猜”,旨在打破性別刻板化印象。性別刻板化印象或性別刻板化,又叫性別定型、性別定式,是指針對不同性別群體的簡單而固定的看法。游戲中,學生通過猜測和結果的不同對比,讓學生大破原先的認知,進一步理解,無論男人女人每一個人都有同等的價值,應當獲得平等的尊重,都有多種的才能,應當建立自信,獲得充分施展。)
四、團體結束階段:正視能力自信成長 1、制作性別紀念卡。
.
同學們,動物園之旅即將結束,司機王叔叔又來接我們了,我們設計一張性別紀念卡送給王叔叔吧。如果把你的性格、特長、未來的夢想都寫在這張卡片上,你會怎么寫呢?
2、小組交流設計思路,全班分享。
3、教師小結:當夢想在你眼前,請你拋棄那些世俗的性別標簽,正視自己、忠于自己、成全自己,美好的未來等你描繪!
2、課后作業。
通過整個課程的學習,老師非常欣慰地看到了大家觀念上的改變。但同時,老師也要提醒同學們:想要徹底消除性別對你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同學們更多的努力。因此,我給各位同學布置了一個課后小作業:(PPT顯示)
查詢并了解各種職業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選擇一個感觸最深的,完成一篇200字的心得體會。
真誠地祝愿各位同學在以后的學習中,甚至未來的職業規劃上,不再將性別標準放在首要位置,讓興趣、能力和學習意愿成為自己夢想起航的第一動力!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學生悅納自我、規劃自我提供相互交流、展示的平臺,也是探索自我的途徑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站在發現、欣賞、理解、認同的位置,輔助學生消除性別影響,正視能力,自信學習與生活。)
【輔導效果】
1、各個活動的目標以輔導目標為中心層層遞進、循序漸進。
首先,通過游戲、男女生接龍開展交流,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引導學生從發型、衣著、顏色、興趣愛好等方面認識到男女有別;再借助“搜救小貓西西”的情境創設,讓男孩和女孩置身于一個需要相互合作的環境中,展示自己優勢,由淺入深地讓孩子認識到男女生的優勢及優勢差異;對于極個別的男生被分配“包扎傷口”。老師需要學生充分展開談論,讓學生觀察平時生活中的現象,了解男護士、女航天員、女司機等也較為普遍;再者,通過開展游戲“男生女生猜猜猜”,學生通過猜測和結果的不同對比,讓學生大破原先的認知,進一步理解,無論男人女人,每一個人都有同等的價值,應當獲得平等的尊重,都有多種的才能,應當建立自信,獲得充分施展,從而打破性別優勢差異。最后,通過制作性別紀念卡、布置作業,讓孩子逐步產生認知上的變化,讓孩子能正視能力、自信成長,并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將課堂所學及時運用到實際當中,最終達成輔導目標。
2、弱化教師的課堂控制能力。
不只是單方面知識的傳授,而是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探
索。教師創建一種輕松,和諧,融洽的氣氛,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更為靈活地看待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做到正視自己的能力,在了解性別優勢差異的前提下,不受性別影響規劃和定位未來職業。
3、活動內容真實自然。
活動中的各種問題、情境貼近生活,容易引發學生共鳴,并積極參與,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積極交流分享中,不受壓力地收獲。
【課堂感悟】
“性別不是問題,適合就行”是一節小學生生涯認識之自我認識課程,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性別優勢的基礎上,消除性別刻板印象在職業規劃和定位上的負面影響,讓學生不再將性別標準放在首要位置,讓興趣、能力和學習意愿成為自己夢想起航的第一動力。
從中通過游戲體驗,認識男女生的差異,尋找各自的優勢特長及差異,打破原有的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職業刻板印象,形成正確的職業興趣。這樣的活動目標,與真實自我連接,經驗自我充滿能量向內探索。
我們嘗試在小學階段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基于孩子們需要。活動以后,學生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言。
女孩諾諾說:“我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我要在成長中慢慢去發現我的發展方向,不過早地選定我的職業。”
男孩浩浩說:“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舞蹈家。我常常看見那些歌星們在舞臺上瀟灑的舞姿,深深觸動著我。我期待我的夢想成真。”
女孩暢暢說:“我雖然是個女孩,文靜柔弱,但我不想被性別左右,我想看看自己究竟具備什么能力,能干好什么事情,采取選擇我將來的職業。”
男孩冰冰說:“現在我們應該熱愛生活、積極進取、迎接挑戰,培養自己的能力,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具備選擇職業的權利,性別因素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適合自己的就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