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測量的復習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量的復習課_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測量的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復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并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 3、學會如何估測物體的長度。 4、學會按要求畫線。 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在具體的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再創造過程,讓學生能利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 情感價值態度觀
在活動中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合作增進友誼,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用尺子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怎樣利用估測標準去估計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作業紙一張、尺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花盆,花盆里面已經添加了土并
埋進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的名字就叫“測量”,這節課看能不能通過同學們的努力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并開出美麗的花朵,你們有信心嗎?這幾課我們就來復習“測量”的相關知識。 二、活動實踐、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體驗兩個活動 1、活動體驗
活動一:用回形針測量木條的長度
師:它們都是三個回形針的長度,所以兩根木條一樣長? 預設:不一樣,回形針的長度不一樣。 活動二:書本和鉛筆測量木條長度。
師:測量同一根木條,為什么他們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鉛筆短,書本長
師:不管是活動一還是活動二影響他們測量結果的是什么? 生:測量物體的不同,也就是測量工具選擇的不同。
師小結:所以要得出測量結果我們就必須選擇統一的測量工具:尺子 2、選擇長度單位
(1)觀察尺子,找出長度單位和1厘米,10厘米有多長。 (2)找出老師尺子的長度單位,并能知道1米=100厘米 (3)知道米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4)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學生思考,討論:什么時候選米做單位什么時候選厘米做單位? 生總結:測量長度較長的物體時選米做單位,測量長度較短的物體時選厘米做單位。 3、估測和測量
(1)觀察討論尺子的測量方法
生:有的從0刻度開始測量,有的從1刻度開始測量 師:它們分別是怎么得出測量結果的?
生:從0開始的,后面的數是幾就是幾厘米,從1開始的要用后面的數減去前面的數。 (2)學會估測和測量
師:觀察下面四條線段,那一條線段長一些? 生自由回答
師:你會估測每一條線段的長度嗎?
生找到1厘米做為估測的標準,估測每一條線段的長度。 師:那我們再去實際的測量一下 學生操作,演示匯報
發現:當線段擺放的方向發生變化時,既可以改變尺子的方向也可以轉動紙的方向進行測量,測量時尺子的刻度線要與測量線段對齊并緊緊挨著。 4、畫線
(1)畫一條比6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先計算,再畫。
學會用“斷尺”測量線段的長度。
三、布置作業、鞏固應用 問題1:
小明放學來到家門口,敲了敲他家2厘米高的門,媽媽打開門,小明換上了22米長的拖鞋,來到了1厘米長的課桌前,放下書包,拿起15米長的鉛筆開始寫作業,正好遇到了一個字不認識,他就拿起4米厚的字典查了起來。
問題2: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測量它的長度
四、分享小資料
米和厘米是國際上通用的長度單位,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長度單位,比如尺和寸。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米=3尺,1尺=10寸。 比一比,1尺有多長?1寸呢? 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