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的整除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數的整除》復習課-四川省 - 瀘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數的整除》復習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西師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第67—68頁的例3,“數的整除”的相關整理與復習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整除”中的有關概念,并能掌握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辯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方法梳理相關知識,掌握各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讓學生親身參與探索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歸納整理,掌握概念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形成思維導圖,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整理,掌握概念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形成思維導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因數倍數等概念卡片。 教學過程: 一.精心自學:
自己整理《數的整除》的相關概念,形成思維導圖。 二.精妙導入:
課件出示名偵探柯南,創設情境:柯南在偵查一個特大盜竊案的過程中,獲得一個藏有寶物的密碼箱,密碼是由ABCDEF六個數字組成的。請看:A是所有非0自然數的因數;B既有因數5,又是5的倍數;C既是偶數又是質數;D既是奇數又是合數;E是質數中最小的奇數;F是最小合數的2倍。
提問:“密碼涉及到的知識有哪些呢?”(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揭示課題:這些知識都跟數的整除有關,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數的整除的相關知識。(出示課題) 三.精彩展練: (一)整理概念。
1.師在黑板上凌亂貼出14張概念卡片:整除、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質因數、互質數、分解質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2.各小組將相同的學具卡片拿出來擺放在桌面上。 3.整理概念,出示分組學習要求:
(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概念在組內討論交流,整理概念時要有條理,層次分明,并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小組上臺展練,展練時分工要明確。 (3)展練完畢要詢問大家的意見。 4.分組學習,展練交流。
(1)師:多數小組已經合作完成了,躍躍欲試,有請xx小組上臺為大家做個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抽到的小組上臺展練,有的孩子說,有的孩子整理圖片,整理完后要請其他同學作評價或補充,師也要及時引導與點撥,作出相關評價。) (2)整理的過程中體現學生的真實想法,做到尊重、引導。
(3)讓學生分組整理展示以下內容: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互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質因數、質數、合數、1、倍數、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2、5、3的倍數特征、
奇數、偶數。
(4)對學生整理的內容做引導,并貼在黑板上恰當的位置。 5.展練例3。
通過概念的整理,在例3的百數表中舉例復習鞏固相關概念,并圈出100以內的質數,用順口溜記憶100以內的質數。
6.舉例講解什么是整除,引導學生理解:在整除的前提下產生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齊讀結語,并對學生的朗讀情況作評價。 (二)梳理知識,形成思維導圖。
1.師:孩子們真厲害,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把這些凌亂的知識有條理的放在一起了,形成一幅嚴謹的思維導圖了,思維導圖是通過一個關鍵詞激發出更多的關鍵詞,然后再衍生出更多的知識點,最后把這些知識點緊密聯系起來。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思維導圖能幫助大家學習。
2.呈現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知識,便于課后修改自己課前整理的思維導圖。
(三)查漏補缺。
對于今天復習的內容,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識嗎? (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例講解,區別概念。) (四)小結。 四.精要檢測: 1.幸福拍手歌。
師:大家還記得自己的學號嗎?下面我們根據自己的學號來做一個熱身操。(孩子們閱讀歌詞,結合自己的學號,全體起立,音樂響起,做熱身操。)
如果你是2的倍數 就拍手
如果你是5的倍數 就拍肩
如果你是3的倍數 就快跺腳呀 那請大家一起跺跺腳。 如果你是合數 就請拍拍手
數的整除 最大公因數 公因數 因數 倍數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互質數 偶數 奇數 合數 質數 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 1 5 2 3
如果你是質數 就請拍拍肩
如果既不是質數 也不是合數 就看大家一起跺跺腳。 如果你是偶數 就請拍拍手 如果你是奇數 就請拍拍肩
如果既不是奇數 也不是偶數 符合條件就請坐下吧。 2.破解柯南密碼箱的密碼。(小組開火車的形式進行) 3.我出題,你來解。
(1)出一道有關數的整除的題,讓其他同學來解。
(2)孩子們在練習本上出題,師巡視,然后讓出題出得好的孩子帶上好題上臺展示,與大家共同分享。
4.師出示好題,與大家共同分享。
(1)田田是個小學生,有一次,她參加數學競賽所得的成績、名次和她年齡三者的積是2910。田田的成績、名次和年齡分別是多少呢?
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是怎么想的?(滲透解題思想:縮小范圍,更容易解決。) (2)共同解決問題。
(3)變題:田田是個中學生,有一次,她參加數學競賽所得的成績、名次和她年齡三者的積是2910。田田的成績、名次和年齡分別是多少呢? 提問:將“小學生”變為“中學生”,還是一樣的解決方法嗎?哪些地方應該作改變?理由是什么?(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解決問題要從實際出發。) 五.精準評價:
今天的學習即將結束了,在結束之際,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六.板書設計:
數的整除
最大公因數
公因數 因數
倍數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互質數
偶數
奇數 合數 質數 質因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