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例4)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例4)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例4)福建省 - 龍巖
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例4) 教學設計思考和提出的問題
1.如何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有效的活動,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2.如何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設計理念】
小數的初步認識例4《解決問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學會了小數的大小比較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以《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解決問題”的要求為依據,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開放,更具有探究性,所以一開始不提供情境圖和商品的價格。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用文字敘述、圖片擺、畫線段圖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通過方法的對比讓學生明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建構畫、算、比的模型。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數學問題的產生、策略的提出、解決問題經驗的運用等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練習的環節,設計了“小動物過橋”、“彩帶夠不夠”等有趣的情境練習,把單一信息與多元信息相結合、口算與估算相結合、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注重練習的橫向延伸和縱向發展。通過計算讓學生感受到,方法雖然多樣,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解決問題經驗的實踐運用,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7頁例4 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運用小數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 2.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畫一畫、算一算、想一想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的多樣化。
3.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累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用具: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師:星期天下午小麗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課件出示小麗圖片) 小麗:媽媽,我想買些文具。 媽媽:行啊,我給你10元。
小麗:我買了1個文具盒,還想買1本筆記本和1支鉛筆。
我的錢夠嗎?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用對話的形式展示例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學習就在生活中。】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閱讀理解
師:通過剛才的對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小麗有10元,要買一個筆袋,還想買一本筆記本和一支鉛筆。 師:“我還想買”你怎么理解? 師:問題是什么? (二)分析解答 1.想一想 說一說
師:小麗的錢到底夠不夠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怎么想呢? 師:我聽明白了,你是這樣想的嗎?
追問:還有誰也是這樣想的?你也能這樣完整地說一說嗎? 預設:
①把三種文具的價格加起來,再和10元比。如果不超過10元錢就夠,如果超過10元錢就不夠。
②10元先減去文具盒的價格,剩下的錢與筆記本和鉛筆的價格比。 ③10元先減去文具盒的價格,再減去筆記本的價格,剩下的錢和鉛筆的價格比。 ④ 10元減去文具盒的價格,再減去筆記本的價格,再減去筆記本的價格,最后減去鉛筆的價格。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想一想、說一說,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性。】 2.議一議 畫一畫
師:除了這種方法,你們還有別的嗎? 師:真好,這么多同學有想法。 A.小組合作
師:下面我們同桌合作,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可以用文字說明,可以用圖片擺一擺,也可以畫圖表示。 師一邊巡視,一邊把學生的思路拍下來。 B.匯報交流
① 10元減1件物品,剩下的錢和另外2件物品價格比較。 預設: 文字描述 畫實物圖表示 畫線段圖
展示學生不同形式的表示方法
師:哪個小組和大家說說你的想法?(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表述) ②對比
引導學生發現:
不同:方法的表現形式不同
相同:都是10元減去一個物品,剩下的錢和另外2個物品的價錢比較. ③10減2件物品,剩下的錢和另外1件物品價格比較。 出示不同方法的表示形式
問:這些方法一樣嗎?你看懂了哪一個? 師:這種想法和前面一種一樣嗎?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 10減2件物品,剩下的錢和另外1件物品價格比較。 C.歸納小結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棒,很會思考,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這個問題。 1.要買的所有物品價格相加與10元比較
2.10元減去1種物品的價格,剩下的錢與另外2件物品的價格比較 3.10元減去2種物品的價格,剩下的錢與另外1件物品的價格比較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會用文字描述、畫實物圖、畫線段圖等來表示自己的思路。通過不同方式的呈現,豐富學生的思維表象。在歸納小結時用線段圖的形式展現學生的所有想法,數形結合,建立解題的模型。】 (三)列式解答 1.想一想、算一算
師:要列式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知道這些物品的——價格(課件出示) 一個筆盒6.8元, 一本筆記本2.5元 一支鉛筆0.6元
我們把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的信息整理出來。
師:選一種你喜歡的方法列式解答吧!(請3名學生板演) 預設:
(1) (2) (3)
6.8+2.5+0.6=9.9(元) 10-6.8=3.2(元) 10-6.8=3.2(元) 9.9<10 2.5+0.6=3.1(元) 3.2-2.5=0.7(元) 3.1<3.2 0.7>0.6 2.集體講評
(四)檢驗反思
師:這么多不同的方法,怎么檢驗是不是對的呢?
師:同一個問題多種不同的解答方法,而且得到的結論是一樣的,說明我們的解答是正確的,不同的方法之間可以互相檢驗。 (五)拓展
如果把綠鉛筆換成黃鉛筆,錢夠嗎?
師:小麗看到另一種鉛筆后,改變主意了。這種買法錢夠嗎? 師:怎么這么快就能判斷呢?(請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也能用剛才的這些方法解答嗎? (六)回顧反思
回顧剛才我們解題的過程,先讀一讀進行審題;然后通過說一說、畫一畫,小組合作分析思考;接著確定思路后列式解答;最后進行檢驗。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經歷探討策略、解決問題、檢驗反思的過程,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問題解決策略意識的形成。】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基本練習
生活中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也能用這些方法來解答嗎?
小動物過橋
問題1:長頸鹿可以一起上橋嗎?請說明理由。
問題2:小熊、斑馬可以和犀牛一起上橋嗎?誰說得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