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所屬欄目: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工農(nóng)村小學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詳案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第66頁例4的內(nèi)容及相關練習題。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教材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意創(chuàng)設適宜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我綜合運用了講授、實驗,討論等教學法,并借助直觀的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拼擺、動腦思考以及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從感知到抽象的過程,體會知識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使數(shù)學知識在充滿探索中得到升華。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得從度量到計算來研究長、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2.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意義,掌握長、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論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思路:
本節(jié)內(nèi)容重在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算理,通過實際操作從思想上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自行探索,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PPT課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個。 教學流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激發(fā)興趣,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生:喜歡。師:大家都喜歡看那些動畫片? 生:超級飛俠,熊出沒。 師:哎,大家有沒有看過奇幻空間。 生:我看過 師:我們看這節(jié)課我請來了誰? 生:Coco,小鐵。 師:對,智慧的小鐵給大家變了一個魔法,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有一個小點。
師:嗯,觀察真仔細,變出了一個點。接著它又變了一個魔法,得到了一條什么? 生:線段。
師:想知道它有多長怎么辦? 生:我們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出示尺子。師:多長? 生:1厘米。
師:哎,這又變成了一個什么? 生:一個正方形。 師:它的邊長是多少? 生: 1厘米 師:它的面積呢? 生:1平方厘米。 師:
那這個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呢? 生:3平方厘米。
師:為什么? 生:它有三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師:它的面積是多少? 生:6平方厘米。
師:那
的面積呢? 生:6平方厘米。
師:那這兩個長方形的形狀并不相同,面積怎么會都是6平方厘米呢?
生:因為長方形中都含有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們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
也就是說想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知道它由多少個面積單位的小正方形組成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談論動畫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活躍課堂氣氛。由點到線到面的復習,建立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今天學習內(nèi)容打下基礎。】 2.要想測量我們學校足球場的面積怎么辦? 生:可以用較小的面積單位來擺。
師:我們學具袋里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大家閉上眼睛想想一下,在足球場上一塊一塊的去擺的情景,感覺怎么樣? 生:太麻煩了。 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用計算的方法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揭示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導入環(huán)節(jié),自然合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欲望。解決學校足球場的面積,以實際生活為情景來引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小主人,愿意獻計獻策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一)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猜想。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師:請同學們求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可能是多少? 生:5×3=15平方厘米。
師:大家猜的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用我們的學具來量一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給學生獨立的空間,用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猜想,摸清楚學生的前知情況。】
2.交流。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結果。 師:你是怎么擺的?它的面積是多少?
生1:用正方形鋪滿整個長方形。一個一個擺的。
生1:一行擺5個,擺3行,一共是15個,也就是15平方厘米。 師:還有不同擺的方法嗎? 生2:只在長和寬上擺出面積單位。
師:他擺的你們明白嗎?沒有擺滿怎么知道第二行第三行有幾個呢? 生:第二行第三行和第一行一樣多,都是5個。也能看出一共是15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15平方厘米。
師:兩種拼擺的方法,你們更喜歡哪一種。老師這也擺了兩種方法,我們看大屏幕,適時地引導學生簡單的擺法。第一種擺法準確清晰。第二種擺法即正確又求簡。我們再來測量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就不需要鋪滿了,只要擺出一行幾個,看能擺幾行就可以了。板書:每行個數(shù)×擺幾行=小正方形總數(shù),得到長方形面積。
【設計意圖: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擺法,選最佳,得到小正方形的總數(shù)和每行個數(shù)與幾行的關系式。】
3.發(fā)現(xiàn)每行擺幾個面積單位,長就是幾。擺幾行,寬就是幾。 師:仔細觀察,為什么長方形長5厘米,一行正好可以擺5個面積單位呢?
生: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長5厘米正好能擺5個。我們能夠看出每行個數(shù)相當于長方形的長。(板書對應)
師:為什么能擺3行呢?
生:每個面積單位的邊長是1厘米,寬3厘米能擺3行。擺了幾行就相當于長方形的寬。
師生總結: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長乘寬,就是5×3=15平方厘米。同學們都說對了。真了不起。
師: “長×寬”是不是適合所有的長方形來計算面積呢?想不想驗證一下? (板書中的一個問號)
【設計意圖:找到每行個數(shù)和長;擺幾行和寬的對應關系,得到面積公式,提出進一步猜想。】
4.動手操作,組織學生推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活動要求:
1.拼一拼: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 2.想一想:擺出的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分別是多少? 3.填一填:邊操作,邊完成填表。
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長/厘米
寬/厘米
正方形/個
面積/平方厘米
第一個長方形 第二個長方形 第三個長方形 第四個長方形
„„
結論
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生匯報: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問號擦掉)。
師:大家觀察的非常仔細,說的也很準確。沒有到前面分享數(shù)據(jù)的小組,大家再看看你們擺的長方形,是不是也滿足這一關系。 師: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用自己擺出的實例驗證公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師:現(xiàn)在想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還用不用去擺呢? 生:不用。 師:誰來計算?
教師通過課件出示下面幾個圖形,讓學生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長7厘米、寬4厘米;長5厘米、寬4厘米;長4厘米、寬4厘米(實際上是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
小結: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它就是正方形,長和寬都稱為邊長。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探索出長方形的面積后,進行自主的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公式的認識。】
2.師:回顧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先進行了猜想,然后進行了實驗,接著擺了大量長方形驗證,最后概括出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這一結論,最后通過知識的遷移進而得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板書:猜想——實驗——驗證——結論)
【設計意圖:回顧過程,讓學生理清研究的思路,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
3.這時如果我們要求學校足球場的面積就可以怎樣啊? 生:測量出足球場地的長和寬,相乘就可以了。
經(jīng)測量操場的長是200米,寬是5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生:200×50=1000平方米。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習完面積公式后對直觀圖形的面積計算有個鞏固,又與前面的知識呼應。】
運用我們的結論我們能解決好多的問題,接下來我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生:愿意。 三、練習鞏固,深化新知。 (一)口答:按要求計算。
求面積。求面積。求周長。
分別求面積,求周長。
【培養(yǎng)學生審題的能力,鞏固基礎知識。區(qū)分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 (二)生活中的數(shù)學。
1.一張長方形的A4紙,如何求它的面積。如果從這張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剩下圖形面積是多少? 生:先測量它的長和寬,求出面積;再動手折一折,求出最大正方形面積;再剪下正方形發(fā)下剩下的長和寬。
2.
圖中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計算出上面長方形的面積嗎? 【結合平移知識】
3. 學校要建一個長方形的花壇,花壇的面積是48平方米,它的寬是4米,花壇的長應為多少?
【學生的逆向思維得到培養(yǎng),提出知二求一的思想。】 四、回顧小結,多元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收獲?像這樣的研究今后還會用到,希望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研究更多的知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便于教師了解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情況。】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小正方形的總數(shù)=每行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擺幾行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猜想——實驗——驗證——結論)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