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天津市北辰區實驗小學
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認識表內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本節課,主旨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為此,教學時要借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求商方法的過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方法。 2、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3、體會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聯系,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 教學用具: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
激活經驗,做好鋪墊。
填出( )里的數,并說出自己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想出來的。 ( )×2=12 4×( )=16 5×( )=15 3×( )=21 ( )×6=18 ( )×5=25 【設計意圖】梳理鞏固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后面學習做好鋪墊。 二、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你們知道猴子最喜歡吃什么嗎?看!猴媽媽正在給小猴們分桃呢。 出示主題圖
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 師:猴媽媽要分幾個桃?怎么分的?誰能列出算式?
12÷3=
【設計意圖】把學生引入分桃的情境,回顧除法的意義,進而抽象出數學問題。 2.引導觀察,建立表象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猴媽媽可能會怎樣分。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分一分。 指明操作。
3.鼓勵自主探究計算方法。
(1)引導:我們會用動手分一分的方法解決“可以分給幾只小猴”的問題。如果不動手操作學具,怎樣算出結果呢?請各小組探討計算方法。 (2)小組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探討出的計算方法。
(3)根據學生探討的情況,給予積極評價。并且,突出強調:可以用乘法口訣想商。
4.展示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
師:你是怎樣想的?誰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預設一:減法
第一只小猴分3個,那么就是12-3=9 第二只小猴分3個,那就是9-3=6 第三只小猴分3個,那就是6-3=3 第四只小猴分3個,那就是3-3=0 四只小猴正好分完 預設二:加法 1只分3個,3 2只分6個,3+3=6 3只分9個,3+3+3=9 4只分12個,3+3+3+3=12
師:同學們用加減法都能算出12÷3=4,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就想了這么多好辦法來幫助媽媽。那么同學們,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選擇用哪種方法來分桃子呢?哪種方法最簡便直接?對,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最簡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已有操作經驗和看圖直觀演示的基礎上,自主探究12÷3的計算方法,在交流和互相評價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5.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師:觀察分桃子圖,你能想到哪個算式? 板書:3×4=12
師:3、4、12分別表示什么?
師:我們發現了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是有聯系的。我們要計算除法算式的商,可以用乘法來幫忙。
師:想一想要計算12÷3= ,你想到哪個乘法算式? 師:想3和幾相乘得12,又要想哪句口訣呢? 板書:三四十二
師:看了計算除法時我們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展示,讓學生說明3、4、12的具體含義,并比較它們在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的位置,溝通了除法和乘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來求商的道理,明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三、
鞏固練習,內化方法
1. 完成做一做。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12÷6= 6÷2= 12÷4= 8÷2= 9÷3= 10÷5= 【設計意圖】通過開放性練習,鞏固求商的方法。 2、完成練習四1至4題。 師:請你說一說題意再計算。
【設計意圖】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突出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鞏固求商的方法,逐步形成運算能力。
3、靈活運用。
師:猴媽媽有16個桃子,想平均分給一些小猴,你們猜一猜最多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四、
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