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摩擦力的秘密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課《摩擦力的秘密》廣東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課《摩擦力的秘密》廣東省優(yōu)課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摩擦現(xiàn)象產生的條件,知道摩擦力是一種阻礙運動的力。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
2.能夠說出摩擦力的“功”與“過”。
3.了解減少摩擦力的方法。
科學能力:
1.能夠自主設計簡單而又有科學性實驗,探究如何減小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能力、動手實驗的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
科學態(tài)度:
1.能夠辯證地認識摩擦力。
2.知道減小或增加摩擦力對生活的影響,掌握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學情分析
小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充滿著新奇感,與生俱來的問題欲望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基礎。對于四年級小學生來說,“摩擦力”這一概念相對抽象,學生對力的認識知之甚少,如何引領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解釋是教學的關鍵。學生的活動因為存在差距而不能完全自主,需要在教師適當?shù)狞c撥和引領下去完成探究任務。因此本節(jié)課從實際生活入手,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選取學生熟悉的材料,使學生感到不陌生并富有一定的挑戰(zhàn)。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和體驗探究的科學價值,而不是讓他們憑空想象和隨意探究。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如何減小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教學難點:分析摩擦力的“功”與“過”。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 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了解摩擦力。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了解摩擦力。
(一)觀看視頻,提出問題,思考討論:
預測:滾動的足球會停下來嗎?大家預測的結果是什么?預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設計意圖:滲透四年級下冊的科學方法“預測”,科學預測有2種,一種是預測因果,另一種是預測趨勢。科學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而是根據(jù)生活經驗推測。只有根據(jù)正確,預測才能正確。】
(二)小實驗:
1.如果將手掌貼在桌面上往前推,預測會有什么感覺?先預測再實驗驗證。我們一起伸出右手,像老師這樣將手放到桌上緊貼桌面向前移動,你有什么感覺?(實驗重復二次)
2.伸出雙手,緊貼在一起,右手用力向上推,預測會有什么感覺?先預測再實驗驗證。
兩次推動,你手掌的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實驗重復二次)
學生匯報:手掌感受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根據(jù)上面實驗你能提出問題什么科學問題:這個力是什么力? ……
這個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師指出?對,象桌面阻礙了手掌向前移動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摩擦力的秘密。(師出示課題)
3.用牙刷刷桌面。
觀察:刷子側面的刷毛有沒有變化和刷毛的運動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摩擦力是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產生的,像桌面阻礙了牙刷移動的力也是摩擦力,摩擦所產生的阻礙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
4.小結出摩擦力的概念。
問: 通過以上的實驗,你能說說什么是摩擦力嗎?
生答:其他學生補充。師課件出示:(什么是摩擦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物體穿過液體或空氣時,也會產生摩擦力,我們把這種摩擦力叫做阻力。(板書)
5.學生閱讀P47頁。
強調:阻力也是摩擦力,只是研究的環(huán)境不同。舉例說明什么時候叫摩擦力,什么時候把摩擦力叫做阻力,避免學生出現(xiàn)概念混淆。
【設計意圖:感知摩擦力,是本課的一個難點,通過設置雙手并攏互推實驗將無形的摩擦力,抽象的概念巧妙地融合在活動產生的現(xiàn)象中,滲透了“觀察”教學,使學生印象深刻。】
活動2【活動】二、探究“摩擦力的秘密”
二、探究“摩擦力的秘密”
(一)判斷摩擦力的功與過。
1.認識生活中的摩擦力現(xiàn)象
在日常生活中,產生摩擦力的現(xiàn)象有很多,里面隱藏著許多秘密,例如:(課件出示生活中的摩擦現(xiàn)象圖片)……
這些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摩擦力有可愛的一面,為人們立了功,我們稱之為“功”,有不可愛的一面,為人們帶來麻煩,我們稱之為“過”
2.判斷摩擦力的功與過。
看一看,說一說,你認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過?(課件出示圖片例子)
4.交流與質疑
如果沒有摩擦力,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力,減少有害的摩擦力。
(二)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當你推箱子時.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地面越粗糙,推起來越費力,看來,有很多種因素影響著摩擦力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預測一下
生:可能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 ,也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設計意圖:猜想與假設已成為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猜想與假設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對科學活動預見性的重要實施渠道。《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能根據(jù)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讓學生放開思路,自主地、大膽地設計制定實驗方案,這也是一種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科學地作出預測的習慣。】
(三)實驗探究:如何減小固體之間的摩擦力
生活中,我們有時希望摩擦力小些,那么如何減小固體之間的摩擦力?
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來供大家探究。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驗來探究。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做實驗探究的步驟嗎(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操作驗證,得出實驗結論)
要求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組織小組合作)、一個記錄員(認真如實地填寫實驗數(shù)據(jù))
分組實驗
1.提出問題:如何減小固體之間的摩擦力?
2.猜想假設:
(1)物體的質量不變,接觸面光滑可以減少摩擦力。
(2)物體的質量不變,把滑動改為滾動,可以減少摩擦力。
(3)……
3.設計實驗:
實驗材料:木塊1塊,木板1塊(一面光滑,一面鋪砂紙),彈簧測力計一個,潤滑油1瓶, 圓桿鉛筆20支。
(1)實驗條件: 不變的條件: ①被拉動的物體的質量 ②移動的距離。
(2)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的摩擦力。
(3)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驗來探究。每種實驗做3次,數(shù)據(jù)取平均數(shù)。
4.填寫實驗報告單。
實驗 名稱 |
實驗設計 |
預測 結果 |
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 實驗結果 | 實驗結論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實驗一 | 在鋪著砂紙的木板上拉動木塊 | 把接觸面變光滑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光滑面上拉動木塊 | |||||||
實驗二 | 在木板上拉動木塊 | 添加潤滑劑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上加潤滑劑拉動木塊 | |||||||
實驗三 | 在木板上拉動木塊 | 把滑動變成滾動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上加圓桿鉛筆拉動木塊 |
評價內容 | 評價等級 | 評價目的 | ||
優(yōu)(10分) | 良(8分) | 中(6分) | ||
我能認真聽老師講課 | 能否認真專注 | |||
遇到我會回答的問題都主動舉手了 | 能否主動參與 | |||
發(fā)言時聲音響亮 | 能否自由表達 | |||
我能積極參與小組科學探究活動,能與他人合作(提出了實驗方案、猜想等) | 能否大膽猜想、善于合作 | |||
屬于思考并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或總結出實驗結論) | 能否獨立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 | |||
我會指出同學錯誤的解答 | 能否敢于否定 | |||
我能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賞 | 能否欣賞自我 |
實驗 名稱 |
實驗設計 |
預測 結果 |
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 實驗結果 | 實驗結論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實驗一 | 在鋪著砂紙的木板上拉動木塊 | 把接觸面變光滑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光滑面上拉動木塊 | |||||||
實驗二 | 在木板上拉動木塊 | 添加潤滑劑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上加潤滑劑拉動木塊 | |||||||
實驗三 | 在木板上拉動木塊 | 把滑動變成滾動可以減少摩擦力 | |||||
在木板上加圓桿鉛筆拉動木塊 |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