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所屬欄目:小學班隊會活動課
視頻課題: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展示蚌埠小學主題班會《肯定自我飛向未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蚌埠小學主題班會《肯定自我飛向未來》
|
基本信息 | ||||||
姓名 | 聯系電話 | |||||
學段 | 小學高學段 | 學校 | 蚌埠市新城實驗學校 | |||
主題班會題目、背景、目標、準備 | ||||||
班會題目 | 肯定自我 飛向未來 | |||||
背景分析 學情分析: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在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壓力下,每個孩子都承受了很大的學業壓力。強調成績的評價機制造容易造成青少年在激烈的競爭中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積極的自我認同是學生充分發展的、全面成長的前提。 為了減輕學業評價對學生正確自我認知的負面影響,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看到自己包括學習在內的自我價值,通過本節主題班會,我將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自我認知,體驗自我悅納的喜悅。本課主要利用集體輔導的優勢,讓學生全面關注、發現、認識自我;引導學生從關注自己的一個方面變成關注多個方面;使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或缺點,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悅納自己,培養學生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班會活動以游戲體驗、討論分享為主要輔導方法,采用小組活動、團體交流、個別采訪、反饋啟發的形式進行,輔以必要的多媒體手段,出示各個活動的要求與安排,為學生創設輕松活潑的活動氛圍。 主題解析: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包括了對自己身心狀況以及周圍事物關系的認識和體驗。學生個體在家庭和班級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也即是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個人特征的形成過程。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包括對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和自我態度。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集合體,但每個人的潛力各有不同。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自我的認識也是從模糊走向清楚,從片面走向全面,從他人評價到綜合評價。小學生的自我認知、特別是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極大地影響著小學生對的自我評價:認識模糊,評價就不準確;認識片面,評價也不可能全面,很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等負面影響。生活中有些學生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也有些學生常看到自己的很多問題,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相比成人,小學生的自我認知更需要一個了解和學習的過程,由此可見,正確認識是人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是一種需要習得的能力,小學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基礎,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面對自己,面向未來。 |
||||||
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課堂活動,懂得了解如何客觀地評價自己。通過同伴和家長的評價,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從而發現自我價值。在同伴、父母的肯定中,增強自信心。 情感目標 在自我肯定的過程中了解自己,了解同學和家長眼中自己的優點,逐步增強自信,了解自己、肯定自己,體驗悅納自我的喜悅。 行為目標 通過集體交流和小組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正確的自我認知過程,形成積極、全面的自我肯定心態,并通過觀看視頻,把課堂上建立的初步體驗進行類比和強化,讓學生增強自信,自我激勵,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在課后的延申教育活動中,模仿課堂過程,寫出父母的優點,增強親自關系;在和父母的交流中,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通過思考改進辦法,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
||||||
班會準備 學生準備 1.邀請3位家長錄制視頻:說說孩子的優點。由家長直接發給班主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不能提前給孩子看。 2.每位同學為小組內的一位同學寫一張“優點紙條”,對同學最突出的一個優點進行描述。 3.除了視頻采訪小組的同學之外,其余同學父母給每位同學寫一封信,描述孩子的優點。寫好之后裝進信封,留待學生班會課上當場拆封閱讀。 教師準備 1.提前進行適當分組,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至少一項分組活動。 2.為每位同學準備一個白色信封,里面裝一塊石頭,一邊進行課堂活動。 3.為每位同學準備一張“自我評價九宮格”。 |
||||||
班會過程 | ||||||
環節一: 1.導入:今天,我們要一起開啟一段特殊的旅程,這段旅程不是去欣賞美麗的風景,而是了解我們自己。 首先,老師想用一個問題開啟這段旅程:你覺得自己優秀嗎?覺得自己優秀的同學請舉手。采訪交流:你哪方面優秀? 2.發現自己的優點。 這些同學敢于舉手,這份自信來源于對自己的了解,特別是對優點的了解。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閃光點,只不過容易被我們自己所忽略,下面就讓我們先來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 (1)請你拿出九宮格紙,寫一寫自己的優缺點。 (2)交流:寫出七個、八個、九個優點的同學請舉手。(沒有學生舉手。) 寫出四個、五個、六個優點的同學請舉手。1位同學舉手,采訪舉手的同學。 鼓勵學生大聲回答,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引導:你可是咱們班優點最多的同學,可以更加自信一些。大聲說你有幾個優點?有這么多優點,難道還不值得我們為自己感到驕傲、自豪嗎? 寫出一個、兩個、三個優點的同學請舉手。(有很多學生舉手。) 沒有寫出優點的舉手。采訪:你怎么沒寫自己的優點?當堂點評:思考這個問題的時間短;以前沒有思考過。引導學生注意客觀因素的影響,避免造成自己沒有優點的錯誤判斷。集體提問引導:這些同學真的是一個優點也沒有嗎?(學生回答:不是。)讓沒發現優點的孩子聽到其他同學的看法,對自己樹立信心。 小結:看來,我們的優點確實容易被自己所忽略。就像蘇軾的詩句所寫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么,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呢? 設計意圖: 本環節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通過“你覺得自己優秀嗎?”這個一話題引發學生對自己的思考。為之后的自我認識做鋪墊。然后,通過“九宮格紙”引導學生初步進行自我評價,寫出自己眼中的優點和缺點,嘗試進行自我認知。 |
||||||
環節二: 1.小游戲:觀察石頭。先觀察自己的石頭,然后在圖片中尋找自己的石頭。 (1)課前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塊石頭。請大家打開白色的信封,仔細觀察,看看這塊石頭有什么特點?計時10秒,開始。 (2)找石頭。邀請部分學生上臺進行游戲。 下面我要邀請5位同學參與這個小游戲。請你們握著石頭,雙手背后,面向同學。待會你們各有有10秒鐘的時間,觀察圖片,然后找到你的那塊石頭。明白了嗎?咱們一個一個來。 (3)為每位上臺觀察的學生倒計時,并和學生一起比對查找的結果。 (4)交流感受。采訪找到石頭的同學。采訪沒找到石頭的同學。 (5)根據其他角度的照片,第二次找石頭。請轉身,這兩照片是從另外兩個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能找到自己的石頭嗎? 這次為什么找到了?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角度的不同。 (6)采訪其他同學,交流是否找到石頭和能夠找到的原因。提問引導:坐在臺下的同學你們能夠找到石頭,有一個隱藏的優勢:他們上臺只觀察了10秒鐘,你們從開始到現在,大約觀察了1分鐘。發現了你們的隱藏優勢嗎?(學生:觀察時間長。) 小結:觀察一塊小小的石頭尚且需要這樣,那么去了解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人呢?——想要發現自己的優點,不僅需要自我長時間細心的觀察,還要從不同的角度、聽取他人的意見。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哪些人很了解我們,能夠發現我們身上閃光點的呢?(老師、同學、家長。)在校園里,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間最長。同學很了解我們。 2.同桌眼中你的優點。 (1)課前準備中,大家都為小組內的同學寫了他的優點。誰愿意來夸獎一下你的同學?給他增加一些自信。 (2)聽了他的評價,你有什么感受?采訪被夸獎的學生。生成:有的學生沒有發現自己的優點,引導他把這個優點記下來;有的學上覺得有這個優點“不是應該的嗎?”,引導學生發現這個常見優點的寶貴價值。 (3)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在同學眼中你有什么優點?請你把優點紙條交給你的同學。大家認真地看一看,然后把這個優點添加在你的九宮格里。 (4)交流:看到同學寫的優點,你有什么感受?采訪部分學生。 設計意圖: 本環節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進行一個小游戲,通過觀察石頭,找石頭,來體驗了解事物特點的過程。通過采訪上臺查找的同學,引導他們思考找不到石頭的原因。之后提供另外2張不同角度的照片,再次查找。進行全班交流,通過延長觀察時間、增加觀察角度來幫助學生了解怎樣才能更好地了解石頭的特點。由此進行方法遷移,引導學生懂得了解自己也需要長時間仔細地觀察和從不同角度聽取他人的意見。 接下來,順勢引出從同學眼中了解自己的優點,進而增加學生自信。 |
||||||
環節三: 過渡:在校園里,同學發現了我們的優點。校園之外呢?誰最了解我們?——爸爸媽媽。請問,你的父母經常夸贊你嗎?還記得上一次被爸爸媽媽夸獎是什么時候嗎?肯定學生的回答,與學生交流老師的個人體驗和思考:我也有這樣的體會。石老師小時候也很少聽到父母的夸獎和稱贊。長大后我明白了中國的父母面對生活時有一種隱忍的特點,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愛也是含蓄的、內斂的、是不善表達的。 如果有機會,想不想知道在父母眼中的你有什么優點? 1.父母說優點。 (1)播放3位家長提前錄制的視頻。采訪視頻中的三位同學。聽完了媽媽的話,你有什么感覺?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通過看視頻和信,了解父母眼中自己有哪些優點。在觀看視頻后,參訪相關學生,印發課堂上,要順勢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 |
||||||
環節三: 1.看中國少年視頻。 大家身上這些看似平凡的閃光點,其實無比珍貴。所以父母對你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也許你覺得這些優點很多人都有,并不起眼。那是因為你一直擁有它,所以忽略了它的寶貴的價值。和我們一樣普通平凡的少年還有很多,但是他們那不經意的一個舉動,那一刻閃耀出的光輝,卻讓很多人為止感動、肅然起敬。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中國少年。 看了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們的九宮格紙,你們的優點增加了嗎? 3.但是,我們的九宮格之上,還有大家寫下的缺點,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常常會氣餒、會自卑,甚至想要放棄?孩子們,這些缺點和不足難道真的是我們無法跨越的難關、無法改變的命運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卻用殘缺的身軀這樣——面對命運! 看了視頻,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3.結束語: 就像手中的石頭一樣,也許我們是只是群山腳下平凡而又普通的顆粒;也許我們并不具備寶石、金子一樣天生的光彩;也許我們還有缺陷和不足;但是,與石頭不一樣的是:我們在成長、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可以不斷努力。因為,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有老師和同學的陪伴;更有父母家人的關愛。所以,我們擁有無限的可能!金誠所至,金石為開。讓我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飛向未來! 設計意圖: 本環節通過兩段視頻使學生的自我認知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看《中國少年》視頻,使學生懂得傳統美德的寶貴價值;看《中國殘奧運動員》視頻,使學生增強面對自身缺點和不足的信心。 |
||||||
班會后延伸教育活動 | ||||||
1.給父母寫一封回信,說說他們的優點。 2.和父母商議,如何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
||||||
班會反思 | ||||||
此次班會是一節團體心理輔導型班會。班會錄制結束,現反思如下: 1.教育目標明確,課程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本課程的目標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較好地關注了學生自我肯定的心理需要。活動目標小,指向明確。活動內容易于學生接受、讓學生感到親切。班會課擯棄了節目表演,運用最樸素的自我反思、交流的形式,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關注自我、關注心理體驗。 2.我遵循主體性原則,整節課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心理氛圍,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體驗。在評價和交流中,我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用真情感染和引導學生。活動中我注意適時、適度的評價,發現、肯定學生的閃光點,通過從同學和家長的眼中了解自己的優點,來跨越思維、心理的障礙,提升自信。 3.整節課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學生樂于參與,在表達和交流中有所感悟,從中受益。 5.但是,本次班會課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在活動形式上,以交流談話為主,穿插互動小游戲和觀看視頻,形式略顯單一,可以考慮用更豐富的形式如情景劇再現等。其次,作為班會課的主持人,上完課之后,我發現我的評價語和過渡語還是有些不夠精煉,應該更加言簡意賅,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更多的學生自由表達。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會課的設計和教學上,我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繼續深入學習班主任專業知識和主題班會課相關知識,繼續在日常班會課實踐中不斷提高班會課執教水平。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