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中小學班主任
所屬欄目:小學班隊會活動課
視頻課題: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展示二年級主題班會《讓爺爺奶奶高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小學_二年級主題班會《讓爺爺奶奶高興》
主題班會模板
基本信息 |
|||
姓名 | 聯系電話 | ||
學段 | 小學二年級 | 學校 |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新城小學 |
主題班會題目、背景、目標、準備 | |||
班會題目 | 《讓爺爺奶奶高興》 | ||
背景分析: 從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看,他們還很難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要,他們尊敬老人的情感還處于一種懵懂階段,還不能站在老人的角度來體會老人的需要。因此,本節課針對以上學情,確定班會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爺爺奶奶的過去及現在對家庭和社會做的貢獻,理解他們的心思以及對我們的付出,站在老年人的角度,體會他們的情感需求,從而對他們產生敬意,學會尊重關心孝敬長輩。 |
|||
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 了解爺爺奶奶的過去及現在對家庭和社會做的貢獻,理解他們的心思以及對我們的付出,體會他們的情感需要。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體驗感悟爺爺奶奶的愛,知道尊重關心孝敬長輩,初步表達對爺爺奶奶的孝心。 行為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尊敬關愛老人,形成尊重和孝順老人的道德風尚,并內化成自覺的行為。 |
|||
班會準備(從學生準備、教師準備等方面分析) 學生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對家里的老人進行調查采訪,了解爺爺奶奶的過去及現在對家庭和社會做的貢獻。 教師準備: 1.課前邀請爺爺奶奶來到會場參與活動。 2.課件、卡片。 |
|||
班會過程 | |||
(每個環節的過程要具體展開,有生成材料) | |||
環節一:出示“禮物”,情境導入 1.出示圖畫,引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前兩天我收到了一份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份禮物是什么?我的禮物就是小朋友送我的一幅畫。(出示畫有“爺爺奶奶”的一幅畫) 2.揭示主題,齊讀課題。 這幅畫上畫的是誰?對,爺爺奶奶,今天我們的活動主題就是—“讓爺爺奶奶高興”(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來齊讀。 設計意圖: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利用學生送的一幅有關“爺爺奶奶”的畫,自然而然地導入到班會課的活動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
|||
環節二:分享故事,情感交流 1.交流照片,介紹長輩 師:課前老師布置小朋友回家搜集爺爺奶奶的照片,你們把照片都帶來了嗎?那就快拿出來讓同學們瞧瞧吧!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爺爺奶奶? 生1:這是我的爺爺奶奶,他們本來在北京生活照顧表哥表妹,現在來我家照顧我,我要對爺爺奶奶好一點。 生2:我的爺爺是一位警察,他50多歲了,他會抓壞人,還會做家務,特別會燒開水,我們家喝的開水都是他燒的。 生3:我的爺爺59歲了,以前是當兵的,現在在家里做家務,有時候奶奶不在家他就燒飯給我吃,他燒的飯雖然不好吃,但我還是喜歡吃。 生4:我的奶奶以前是一位醫生,現在退休在家里幫我們做家務,我愛我的奶奶。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們可真厲害,雖然他們的職業不同,但他們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不同的貢獻。 2. 分組進行,交流故事 師:我相信小朋友們和爺爺奶奶之間也一定發生過許多感人的故事。先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你和爺爺奶奶之間最感人的一件事,待會我們再分享。 (生在小組內相互說和爺爺奶奶之間感人的事)。 3. 集體分享,情感交流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和爺爺奶奶之間感人的故事? 生1:我想吃豌豆,奶奶急忙去燒給我吃,結果油濺起來,她的手被燙了一個大包。我問奶奶你沒事吧?奶奶說,沒事,只要你愿意吃,我燙50個大包也愿意。 師 :多好的奶奶啊,為了你,她吃再多的苦都愿意。 生2: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奶奶接我回家,在路上時下起了大雨,奶奶用手和衣服擋在我的頭上,回到家她的衣服都淋濕了,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 師:一個小小的動作體現的卻是奶奶對我們濃濃的愛呀! 生3:有一次,一只狗總是沖著我叫,我跑啊跑很害怕,爺爺也很害怕,可是爺爺看見我害怕,他就勇敢地把狗趕跑了。 師:孩子,是什么讓爺爺變得這樣勇敢? 生3:是愛讓爺爺變得勇敢。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老人過去及現在為家庭和社會作出的貢獻,從而對老人產生敬意,為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做鋪墊,讓學生情有所出,做到因了解而理解。 |
|||
環節三:游戲互動,猜猜心思 師:聽到了小朋友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爺爺奶奶對你們的關心和疼愛,我們的每一件小事,他們都記在心上,我們的愿望與想法,他們很快就能猜到。可是爺爺奶奶的心思你能猜到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看看哪個小朋友最先猜到爺爺奶奶的心思。(課件出示) 生1:天涼了,爺爺奶奶總是讓我多穿一件衣服上學,這是因為她怕我們感冒。 師:我們的健康和快樂,是他們永遠的牽掛。 生2:每次去爺爺奶奶家吃飯,他們總是要燒一桌子的好菜,這是因為他們想讓我們吃多點,吃飽點,吃好點。 生3:每次和爺爺奶奶分手時,他們總是要問我們什么時候再來,我猜是因為他們想我們多陪陪他們,不想讓我們走。 師:爺爺奶奶對我們沒有別的要求,我們常回家看看,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滿足。孩子們,只要用心去發現,你就會讀懂爺爺奶奶的心,你就能讓爺爺奶奶高興。 設計意圖:“感人心者,莫過于情”。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讓學生來猜一猜老人的心思,拉近和老人心靈的距離,孩子們漸漸深入到老人們的內心世界,學著換位思考,站在老人的角度來理解老人的心思,用心感受老人的情感需要,喚起最真實的感受。 |
|||
環節四:情境體驗,反思行為 師:在每天的生活中你是否真的留意過這份愛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觀察爺爺的動作,看看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觀看小視頻《爺爺送我去上學》。 師:從視頻中,你看到爺爺在干什么?看看爺爺有哪些動作? 生:爺爺年齡大了,駝著背,在幫麗麗背書包。 師: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回爺爺,體驗一下爺爺的感受。全體起立,請小朋友們背上你的書包,學著爺爺的樣子弓著腰,靜靜地體驗一分鐘。(生談感受)。 生:我感覺特別累,爺爺幫我們背書包一定也很累。 師:爺爺奶奶幫我們背書包,只有一分鐘嗎?我們一分鐘都覺得累,爺爺奶奶呢,他們也會累,但他們從來不說累,只是默默地為我們付出著。 師:現在,我來當一回奶奶,誰來當我的孩子,咱們把剛才的故事再演一演。師生合作,演一演改正后的小女孩。 設計意圖:教育要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通過爺爺幫我背書包這件小事來展開討論并讓他們進行一分鐘體驗,讓學生體會到老年人為我們的付出和辛苦,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激發他們尊敬關愛老年人的情感。 |
|||
環節五:傾聽心聲,激發情感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爺爺奶奶就是這樣默默地愛著我們呵護著我們。可是,爺爺奶奶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你知道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心聲。播放《孩子,請聽我說》 師:孩子們,我們一天天長大,爺爺奶奶卻一天天變老。他們的頭發白了,背也駝了,眼睛也花了,牙齒也掉了,耳朵也有些背了。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需要我們的關系和愛。 師:孩子們,我們關愛老人,不僅是物質上的關心,他們更渴望的是心靈的貼近和安慰啊,那么,你會怎么做呢?(課件出示) 爺爺奶奶累了,我會—— 爺爺奶奶渴了,我會—— 爺爺奶奶生病了,我會—— 爺爺奶奶過生日時,我會—— 爺爺奶奶不開心時,我會—— 師:只有我們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去關心他們,才能真正讓爺爺奶奶高興。 設計意圖: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動情的交流和輕緩的音樂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老人為我們所作的付出,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明白老人需要我們的愛。 |
|||
環節六:書寫卡片,表達孝心 師: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很多國家也都設立了老人節來關愛老人,讓每一個老人享受幸福的晚年。孩子們,你們呢?該怎樣來表達你對爺爺奶奶的愛,讓他們高興呢?現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拿出孝心卡,把你最想對爺爺奶奶說的一句話或者做的一件事寫下來吧!孝心卡活動現在開始。(生書寫孝心卡片) 設計意圖:“受之于內,發之于外”,在學生的情感被觸動后引導學生書寫孝心卡表達自己的孝心,讓爺爺奶奶高興,讓情感得到升華。 |
|||
環節七:現場贈送,踐行孝道 師:今天我們還很榮幸地請到了你們的爺爺奶奶來到了我們的會場,孩子們,愛在行動中,請你們恭恭敬敬把孝心卡送給讓他們,給他們一個擁抱,親親他們,大聲地對他們說一聲:爺爺奶奶,我愛你們!(生現場贈送孝心卡) 師:在此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都健康長壽,快樂幸福!讓我們牽著爺爺奶奶的手,在“我愛爺爺奶奶”的歌聲中陪著他們慢慢地離開會場,別忘了,讓爺爺奶奶高興! 設計意圖:班會課最后的落腳點都是要引導學生行動。我安排學生現場踐行,讓他們向爺爺奶奶表達自己的愛,因為有前面情感的激發和觸動,所以現場情感達到了高潮,成功地烘托了主題。 |
|||
班會后延伸教育活動: 由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擴展到關愛周圍的老人。 |
|||
班會反思: 一節成功的班會課就是引導學生品行成長的方向,讓他們懂得在生活中去踐行。本節課中,我課前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調查了解老人的生活經歷,了解他們的故事,為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課堂上,我圍繞“意象導航、活動體驗、情感對話、理性追思、層遞升華”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踐行,讓學生用心體會老人的所思所想,懂得要尊敬關心他們。在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和觸動后,讓他們書寫孝心卡并現場贈送給爺爺奶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落實教學目標,讓這節班會課沁動學生的心靈,從而內化成自覺的行為。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