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思政課教師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思想政治》必修一(統編)第四課《4.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思想政治》必修一(統編)第四課《4.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合肥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
學段 |
高中一年級 |
展示單元 |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 名稱 |
“新時代·新征程·新思想” ——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
總議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要一脈相承、與時俱進? |
||||||||||||||||||||||||||||||||||||||
總情境:為獻禮建黨100周年,弘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引導學生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承擔新時代的社會責任和 歷史使命,開展“新時代·新征程·新思想”單元教學活動。 |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
|
||||||||||||||||||||||||||||||||||||||
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 ◆ 單元學習目標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大單元教學思想著眼于“大處”,強調教學內容大、教學架構大、教學視野大。從這個意義上說,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便是一個大單元,圍繞一條主線,以線串點,以線織面。著眼于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幫助學生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 由于篇幅限制,在對教材內容作結構化處理后,選取第四課作為一個聯系較為緊密的“知識群”,展開大單元教學設計,安排如下: ◆單元課時安排
◆單元教學實施思路 ![]() |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堅定自信 實現中國夢 --4.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
1.教學內容分析 第四課是本書的落腳點,與前三課一起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本課時為第四課第二框題,與其他兩個框題形成“新時代新征程新思想”的邏輯思路: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征程。 本課時教材包括三目。第一目要求學生闡釋中國夢的本質,理解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培養科學精神;第二目要求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增強政治認同;第三目通過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明確個人要不懈奮斗,培育科學精神、政治認同和公共參與等學科素養。 |
||||||||||||||||||||||||||||||||||||||
2.學情分析 ◆學生的起步點 站在思政課大中小一體化視角,本課學生的學習起步點有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
◆學生的障礙點 高一學生成長于新時代,社會實踐活動有限,缺乏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對新時代、新征程、新思想、中國夢等的理解,容易碎片化,淺層化; ◆學生的發展點 在學生的起步點上跨越障礙點,通過情景設置,活動開展、任務完成、課內外銜接等搭建學習場景來激發興趣,提高認識、增強“四個”自信,讓學生明使命、勇擔當,引領正確的成長方向。 |
||||||||||||||||||||||||||||||||||||||
3.目標確定 ◆通過觀看視頻、對比百年巨變的組圖讓學生直觀感受,為后面理解初心使命做鋪墊;通過開展謬論駁斥,深刻把握中國夢本質。 ◆通過學生展示時政微活動,利用AI技術模擬“穿越百年的對話”,理解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認可黨的領導和堅定人民立場。 ◆組織學生進行職業暢想,發出青春承諾,既結合實際勇擔當;也通過職業暢想理解黨和國家的戰略安排,增強政治認同,堅定理想信念。 全程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
4.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中國夢的本質; 新時代中國產黨的歷史使命;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設計為重點是因為,只有對中國夢深刻理解,才能理解黨的歷史使命,自覺承擔責任與擔當; ◆學習難點:中國夢本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設計為難點是因為,只有清晰把握本節課的“四個偉大”才能增強自信,擁護黨的領導,而本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故深入理解有一定難度。 |
||||||||||||||||||||||||||||||||||||||
5.學習活動設計 |
||||||||||||||||||||||||||||||||||||||
課前活動準備 :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 布置學習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印發議學單,完成預習。 【驅動性問題】 (指導準備時政微活動) 若是跨越時空,如何對話革命先輩? 【學 習 任 務】 發現與分享 預測與選擇 |
學生活動 觀看學習; 填寫議學單,做好預習; 第三組承擔活動; 收集資料,組織問答。 |
|||||||||||||||||||||||||||||||||||||
設計意圖; 通過觀看慶祝大會,增強政治認同;通過議學單下發,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時政微活動的布置和指導,完善教學方式。 |
||||||||||||||||||||||||||||||||||||||
導入新課: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展示動態的2021數字 【驅動性問題】為何2021年普通卻熠熠生輝? 【學 習 任 務】發現與分享 |
學生活動 自主回答。 |
|||||||||||||||||||||||||||||||||||||
設計意圖: 通過思考“2021”的獨特之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 與課前作業、小組探究活動銜接,體現主導性與主體性統一。 |
||||||||||||||||||||||||||||||||||||||
展開新課: 子議題一 回眸過去--尋夢 (中國夢的內涵和本質是什么)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 播放視頻: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展示組圖:百年對比 【驅動性問題】 中國夢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中國夢的理解; 中國的強大是對世界的威脅,請問如何駁斥這種謬論? 【學 習 任 務】 解釋與論證 辨析與評價 |
學生活動 觀看視頻和組圖; 積極思考并發言; 展開討論,推薦小組代表發言。 |
|||||||||||||||||||||||||||||||||||||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生活,枚舉實例,了解并識記中國夢的本質,實現經驗邏輯與學科邏輯的統一;通過謬論駁斥,讓學生帶著分辨、比較的思維學習,從而達到對政治思想的依從轉向認同。 |
||||||||||||||||||||||||||||||||||||||
展開新課:子議題二 跨越時空:追夢(實現中國夢的要求是什么?)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 邀請學生上臺展示時政微活動 【驅動性問題】 跟隨第三小組同學一起跨越時空,思考: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 【學 習 任 務】 發現與分享 解釋與論證 |
學生活動 主持人播放革命先輩的誓言; 三位同學模擬對話; |
|||||||||||||||||||||||||||||||||||||
設計意圖: 完成探討中國夢實現途徑的任務;組織學生深度學習,并與日常特色時政微課程結合,翻轉課堂促進自主學習;“四個偉大”初中有所涉及,但學生不一定能準確辨別甚至理解其中的關鍵因素。通過“跨越百年對話”情境設置,提升政治認同和科學精神。 |
||||||||||||||||||||||||||||||||||||||
展開新課:子議題三 展望未來--圓夢(戰略安排和青年責任是什么?)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 【驅動性問題】 結合黨和國家的強國兩步走的戰略部署,以“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為主題,說說你要成為什么樣的時代新人,如何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到宏偉的中國夢中去? 【學 習 任 務】 預測與選擇 解釋與論證 |
學生活動 聆聽寄語; 開展職業暢想; 代表發言。 |
|||||||||||||||||||||||||||||||||||||
設計意圖: 完成遷移知識運用,強化學科素養落實,設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職業暢想”能激發學生的同理心,喚醒學生自信心和作為青年人的責任擔當,素養立意顯著。 |
||||||||||||||||||||||||||||||||||||||
課堂升華:不忘初心 必有回響 |
||||||||||||||||||||||||||||||||||||||
教師活動 【學 習 情 境】回應初心,請黨放心 【驅動性問題】以青春之名,鄭重承諾 【學 習 任 務】預測與選擇 |
學生活動 鄭重承諾 |
|||||||||||||||||||||||||||||||||||||
設計意圖:呼應環節一的情境,強化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應當堅定信念,以培育政治認同和公共參與的能力。 | ||||||||||||||||||||||||||||||||||||||
結束語: 把最美的青春獻給祖國! | ||||||||||||||||||||||||||||||||||||||
教師活動 推送時政述評 |
學生活動 聆聽 |
|||||||||||||||||||||||||||||||||||||
設計意圖:點明最美青春獻祖國,銜接時政述評;以微課推送,延伸課堂。 |
||||||||||||||||||||||||||||||||||||||
6.板書設計 采用體系圖的方式呈現,突出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重點抓住中國夢的本質和實現中國夢的要求。 本課篇幅較長,但是主干知識清晰,即“中國夢是什么--怎么樣-怎么辦”,中國夢的本質“是什么”暗含了中國夢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意義,因此板書整合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在贅述中國夢的意義; 青年是人民的一部分,因此實現偉大中國夢對青年的要求可以融入到發揮人的主體作用中去,而不單獨列出。 此外,本課板書中紅色和綠色字跡為學生在開展時政微課時由主持人同步完成。 ![]() |
||||||||||||||||||||||||||||||||||||||
|
||||||||||||||||||||||||||||||||||||||
◆板書:由師生合作完成,在學生上臺展示時政微活動的成果時,由學生主持人同步完成板書,既節省時間,也提高學生參與,更是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 ◆素材:遵照2021年《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里面的建議,選取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跡,選取基于原始素材創作的作品作為素材。 ◆技術:“利用AI”軟件,增加隱形教育;微課推薦,豐富教學資源。 ◆形式:采用議題式教學,并與歷史跨學科綜合,體現了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 |
||||||||||||||||||||||||||||||||||||||
9.教學反思與改進 ◆大單元視角下的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如何進行?
◆怎樣做好教學設計的改進與優化?
|
||||||||||||||||||||||||||||||||||||||
10.學習評價設計 本次學習評價設計主體多元,既有教師評價,也有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評價方式多樣,整個教學過程采取指向學科素養評價,重評價的過程性、主體性、協商性、多元化;將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在本次的教學中主要運用到以下四個評價量表: 第三小組時政微活動評價量表
課堂分組探究評價量表
“尋找最美青年 學習優秀品格”活動評價量表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