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安徽省思政課教師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淮北市實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安徽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淮北市實驗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模板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學段 | 高中 | 展示單元 | 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1)新課標要求:引述憲法序言,說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闡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引述黨章規定,明確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意義,闡述中國共產黨依憲執政、依法執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現。 (2)育人價值:本單元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按照活動型學科課程要求,圍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主題,緊扣“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如何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為什么能夠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如何才能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脈絡,綜合運用百年黨史、本土紅色資源、身邊黨員先進事跡、黨章、反腐倡廉案例等素材創設情境開展議題式教學。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研、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由辯論、職業生涯規劃等議學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感悟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把握中國共產黨保持長期執政地位的重要性,闡述新時代如何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在活動體驗中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理論基礎: 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略有難度的學習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超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學生對黨的認識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但不少學生對黨的認識停留在感性層面,需深化對黨的領導的理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本單元教學以議題式教學為主,通過組織各種議學活動,引導幫助學生主動體驗、感悟、思考、認同黨的領導。 |
|
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 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高一歷史等課堂上學過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也了解了更多關于黨的知識,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到了高二,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辯證思維能力有了較大提升,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樂于探究深層次的問題;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黨的認識并不陌生,只是不少學生對黨的認識仍停留在淺層的感性認識層面,需要深化感悟和理解。 (1)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新課程標準,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素養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擁護黨的領導,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科學精神素養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明確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理解中國共產黨優于其他政黨的特質。 法治意識素養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理解黨領導人民制定法律以及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方式,理解依法執政是黨的基本執政方式,進而樹立遵法守法的意識。 公共參與素養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直面各種質疑、非議或詆毀,澄清基本事實,闡明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論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領導核心。 (2)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目標,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在時代前列 教學難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1)課時安排:本單元由三課和一個綜合探究組成,每一課又分為兩個框題,既有歷史的時間邏輯表達,又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邏輯闡述。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的實際,按照單元內各課(框)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本單元教學計劃安排七課時,即六個框題和一個綜合探究各安排一個課時。各課時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服務于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第一課時主要對比新中國成立前的各種政治力量,通過對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分析,自然而然地引出第二課時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進而按照歷史的時間邏輯進一步探討富起來和強起來,而這一歷史的時間邏輯表達,直接蘊含著深層次的原因——中國共產黨具有先進性,其先進性體現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繼續走在時代前列,領導人民實現強起來的目標,就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是因為黨走在當時那個時代的前列;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富起來,是因為黨走在新中國建設時期的時代前列;新時代,我們之所以認為中國共產黨能領導中國人民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是因為黨走在當前這個新時代的前列。因此,第七課時進一步探究中國共產黨如何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2)教學活動規劃:基于議題式教學和活動型學科課程的要求,根據新課程標準提供的活動建議,結合學生和本地實際情況以及課時教學的需要,安排本單元的教學活動。其中,對學生課前活動的安排主要有:開展紅色旅游,參觀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并請當地的老戰士、老黨員口述歷史;組織安排學生查閱黨史文獻,為課堂上討論與分享心得做準備;安排學生借助互聯網查閱新時代的偉大工程、偉大事業,整理我國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重大成就;走訪身邊為淮北的發展貢獻力量的基層黨員,了解其先進事跡;走訪淮北市部分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黨組織等。對學生課堂活動的安排主要有:組織學生分享展示其課前搜集的相關材料或訪談心得等;組織學生觀看與課時教學內容有關的短視頻并進行討論;組織學生運用課時教學內容對重大時事展開分析;組織學生在課堂結尾進行暢想未來、放飛夢想、職業生涯規劃、宣誓等活動。對學生課后活動的安排主要有研讀教師提供的拓展資料、完成課后書面表達或實踐探究作業等,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促進核心素養發展。 (3)課時教學安排: ![]()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題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第一框題。 (1)主要內容: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并從這個視角來描述黨與人民的關系,闡述黨的先進性。 (2)育人功能:重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擁護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調動學生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學科核心素養。 (3)地位作用:指出了上一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的重要原因,與下一框《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共同闡明黨的先進性,并為下一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學習打下鋪墊,在單元教學中起承前啟后的作用。 |
|||||||||||||||||||||||||||||||||||||||||||
2.學情分析 授課學生為高二學生。 (1)知識儲備:通過課前走訪調查了解到,學生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和高一歷史課上學過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今年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也讓學生了解了更多關于黨的知識,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儲備。 (2)生活經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諸多偉大成就,見證著家鄉的變化發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實際生活中,對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并不陌生。 (3)能力興趣:高二學生的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具有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有利于通過案例分析和活動體驗深化學生對黨的先進性的理解;學生即將成年,有將學科知識素養化的內在需求,對議題式教學和活動型課堂較為喜歡。 |
|||||||||||||||||||||||||||||||||||||||||||
3.目標確定 新課標要求:引述黨章規定,明確黨的性質、宗旨。根據教材內容、新課標要求及課程目標,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感悟家鄉發展”研學游,課上進行展示交流,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感悟黨的先進性,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2)通過引導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優于其他政黨的特質,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 (3)通過引述黨章,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引導學生理解黨內法規尤其是黨章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素養。 (4)通過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強國有我”宣誓等活動,強化學生的責任擔當,調動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 |
|||||||||||||||||||||||||||||||||||||||||||
4.學習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目標,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正確認識、理解和認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 (2)教學難點: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
5.學習活動設計
|
|||||||||||||||||||||||||||||||||||||||||||
6.板書設計![]() |
|||||||||||||||||||||||||||||||||||||||||||
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書面表達作業:9月25日,中國共產黨淮北市第九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會議指出,今后五年淮北市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證,著力打造“一地兩區一城”,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淮北、實力淮北、美麗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全面開啟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結合淮北市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求,談談你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的理解。 (2)實踐探究作業:學校將舉辦第27屆校園藝術節,請編排一個能夠彰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節目參與演出,節目形式自選。 |
|||||||||||||||||||||||||||||||||||||||||||
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為此,本課選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的重要講話、“七一”重要講話、黨章、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資源,在教學中起引領作用,讓課堂有高度,體現思政課的思想性;選用建國以來偉大成就的視頻和孟晚舟回國的時政素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課堂有深度,體現思政課的理論性;選用趙一曼家書、淮北本土資源、學校開辦的“百年光輝”百人百畫展等資源,幫助學生近距離體會感悟,讓課堂有溫度,體現思政課的親和力;選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的獻詞,通過“強國有我”宣誓的方式讓教學延伸到學生自身在未來的實踐,讓課堂有廣度,體現思政課的針對性。 同時,本課教學資源的巧妙運用,也能很好地落實思政課八個相統一的要求,尤其是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較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
9.教學反思與改進 教學亮點:本課教學具有“新”“動”的特點。“新”是指本課按照新課標要求,結合貫穿全年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采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孟晚舟等時政素材,開展議題式教學;“動”是指本課通過課前開展研學游,課上組織展示交流、職業生涯規劃等活動,符合活動型學科課程的要求。 不足之處: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在講授黨的有關內容時,情緒有一些高亢,課堂略顯嚴肅,以后需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
|||||||||||||||||||||||||||||||||||||||||||
10.學習評價設計 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設計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表。 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表
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在結論與根據之間的因果論證,結合思維的邏輯性、表達的準確性等作出判定。專注學科核心素養的行為表現,采用“求同”取向與“求異”取向相結合的驗證思路,采用多種活動方式,鼓勵學生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和技能,基于不同經驗、運用不同視角、利用不同素材,表達不同見解、提出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案。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