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社會歷史的主體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二《生活與哲學》第十一課第二框社會歷史的主體 -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二《生活與哲學》第十一課第二框社會歷史的主體 -廣東省優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識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
2、理解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對社會歷史發展總趨勢的正確認識和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牢固群眾意識,培養尊重勞動、熱愛人民的情感。
2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思維普遍活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們生活閱歷較少,缺乏必要的社會參與和生活體驗,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和誤區。哲學知識又相對有些抽象,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課中,貼近學生生活,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實課堂內容,注重情感陶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本課中通過案例探究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3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哲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這一觀點,有利于使學生從情感上貼近人民群眾,熱愛人民群眾。
難點: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這一方法論要求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對較遠,加之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使學生在群眾觀點上比較模糊,因而把它作為教學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1
出示一組圖片
1、你認識圖片中的地方嗎?
2、是誰創造了這個神奇美麗的地方?
導入:什么是人民群眾?為什么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給我們什么啟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活動2【講授】2
教師出示探究題,引導學生思考:
2、延伸討論:
人民群眾的含義是什么?
觀看視頻《神奇丹霞 美麗仁化》,提出探究任務:
(1)作為仁化人,你了解仁化人有哪些精神財富?這些財富是從哪里來的?精神財富的創作和流傳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4)聯系我國的改革實踐,你知道我國農民有哪三個偉大的創造嗎?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2、點評學生展示的成果,適度鼓勵,并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知識點,讓學生充分感悟“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播放視頻:
《習大大的時間都去哪兒?》
2、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追隨習大大的腳步,請你用三個詞語來形容黨和人民的關系,并思考我們應如何處理這種關系?
3、點評學生展示的探究成果,引導學生概括、總結知識點。
活動3【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并明確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大家一起說說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點?
活動4【練習】練習
教師發放本課課堂限時訓練題,題目分A、B兩組,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問答題進行講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