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社會歷史的主體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二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十一課第二框社會歷史的主體 -河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二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十一課第二框社會歷史的主體 -河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社會歷史的主體
政治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學內容分析
《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政治必修4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中第十一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第二框題。它包括人民群眾的含義、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三個主要內容。本框是歷史唯物主義重要觀點,也是整本書的落腳點之一,為第十二課《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打下理論和實踐基礎,因此該框題內容無論在知識體系方面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認同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價值標準,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要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和標準”結合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根據復習班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人民群眾的含義; (2)了解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3)理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內容和意義 (4)理解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5)運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分析有關時政問題 (6)區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7)歸納整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知識中強調人民群眾的理論觀點。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黨的群眾路線
第 2 頁 共 6 頁
和群眾觀點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歸納比較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探訪身邊的優秀黨員、干部的事跡,體會榜樣的力量; (2)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培養公民意識,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4)引導學生通過探訪冉莊地道戰先進人物事跡,體會“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三學生思維活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術,因此他們能夠自主獲取信息資料,能做好比較充分的課前準備。但是,由于學生們生活閱歷較少,缺乏必要的社會參與和生活體驗,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和誤區。哲學知識又相對有些抽象,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課中,貼近學生生活,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實課堂內容,注重情感陶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本課中通過案例探究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參與感和責任感。因為高三同學第一次接觸新課標內容,所以有必要把新授課和復習課結合起來組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以2011年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的沈浩作為主線,以小崗村的變化作為輔線,主要設置兩個大的探究問題:
1、小崗村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說明了什么?主要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問題,再設置三個小的討論問題:從物質、精神、改革三個方面來佐證觀點。
2、小崗村村民為什么要留下沈浩?沈浩又為什么會留下?來說明第二個重要知識: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最后通過學生探究得出結論:個人與社會發展的是緊密相聯的,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人。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教學情景
文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沈浩”背景說明
視頻:“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的――沈浩”1
探究一:設問: (1)小崗村村民為什么第一次摁紅手印?
(2)第一次摁紅手印給小崗村帶來了什么變化?
(3)在小崗村的變化中村民起了什么作用?
看材料,觀看視頻,思考問題。思考、討論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設置問題,開啟學生思維。
老師要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問題,從不同方面來看待小崗村的變化
視頻:“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沈浩”2
探究二:
設問:(1)小崗村村民
為什么會兩次摁紅手印留下沈浩?
(2)沈浩為什么選擇了
四人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分享,共同探究并對探究所得
觀點進行歸納分類,形成結論。
學生可能會從黨的性質、宗旨等政治生
活的知識來回
答,老師可以結
合政治生活,將哲學與政治有機地結合一起,
第 4 頁 共 6 頁
一次又一次留下?
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合作探究:請結合沈浩
事跡或你身邊所發生的或你聽過的一個優秀黨員干部的事跡,四人小組一起探討感想,并與同學交流分享。
通過學生身邊的事例,讓
學生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黨的群
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通過學生自己的感悟和體驗,注重對學生的情感陶冶和態度鍛造,提高參與能力
向展示圖片:最近被抓捕的一些貪官腐敗分子
設問:(1)沈浩和這些腐敗分子對社會發展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2)從沈浩和這些腐敗分子的身上,我們應該學會了什么?
學生小組談論,代表回答
學生可歸納得出結論: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是緊密相聯的 通過正反
不同的事例,培養學生辯證的
看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
值觀與導入案
例首尾呼應,保證教學的系統性,同時促進學生情感升華,明確責任和意義
六、教學評價設計
項目 A級 B級 C級 個人評價
組長評價
聽課
情況
認真聽課,沒有走神、講小話等現象
聽課比較認真,偶有走神、講小話等現象
聽課不認真,走神、講小話較嚴重
合作學習情況
善于與人合作,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并能加以借鑒和運用
能與人合作,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難以聽取別人的意見
第 5 頁 共 6 頁
參與小組討論情況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獲得多數組員的認同 能參與小組討論,基本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組員基本認同。
不參加小組討論,無觀點表達
發言情況
積極舉手發言,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
能舉手發言,表達中自己的思維較少
很少發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