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必修1經濟生活《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全國優質課-沈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必修1經濟生活《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全國優質課-沈陽市第五十一中學
教學目標 評論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明確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相互關系;了解社會主義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積極意義;掌握發展生產力的途徑。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一系列生活中與手機相關的現象,認識到生產決定消費,感知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成果的圖形展示,小組合作討論出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刻領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的觀念,激發我們關注國情,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
2學情分析 評論
高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能力,學習主動性增強,再加上前面幾課的學習,對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有一定程度知識上的了解,但是還不能夠完全了解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對純粹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很好的把握,所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與課本知識融匯貫通,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本課的講授要精心設計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要做到聯系相關知識和案例實際,通過探究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要側重過程與方法,增加學生探究的過程體驗,同時注意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3重點難點 評論
教學重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評論
4.1.2學時重點 評論
4.1.3學時難點 評論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溫故知新,構建體系】 評論
由上一單元學習的消費引入,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消費,那么我們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是從何而來的呢?由此引出生產,我們的生活消費與生產發展密不可分,從而引出為本節問題《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的學習。由學生熟悉的消費導入,不僅能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更能使學生對教材的知識體系形成整體把握。
活動2【講授】【創設情境,形成概念】 評論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消費一部手機?
在探究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之前,明確社會再生產的概念。引導學生由消費手機、購買手機、獲得報酬、工作生產的一些列活動,引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四個環節,多媒體展示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以及相互關系。使學生能在腦海中根據關鍵詞形成基礎概念,為進一步探究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作鋪墊,有利于本課的整體架構。
教師:生產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人們的消費不是由主觀愿望決定的,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
活動3【活動】【讀圖析圖,啟發調動】 評論
環節一:生產決定消費
1.PPT展示漫畫組圖《找時間》,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從太陽到手機,讓學生通過人們看時間的工具不斷發生變化,去分析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
2.圖片展示人們購物方式的變化,過去人們去商場購物,到現在的手機購物,以及未來的buy+。計算機、手機、多媒體等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改變了以往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和娛樂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感受購物方式的變化,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3.通過近十年手機外觀發展變化圖 ,感受手機功能的變化,功能不斷發展豐富,使學生體會到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4.Phone7發布后,激發了人們的消費欲望,引發了搶購潮。由此,讓學生思考發現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教師:綜上,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人類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靠生產創造出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環節二: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探究活動:諾基亞手機的興衰發展史
1.從中國手機市場“王者”到淡出中國市場。我們生產產品就是為了給消費者消費,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2.諾基亞公司為了適應廣大消費者的需要,推出大屏幕、超聲波指紋識別、高像素、電池容量為4000毫安的Nokia8,希望贏回市場。—— 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3.隨著手機行業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手機美容和手機維修,逐漸興起為一個產業。——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4.消費的不斷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能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勞動者提升自身技能,能提高勞動者的質量,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增加勞動者的收入,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消費為生產創造了新的勞動力
設計意圖:整個活動環節,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師適當補充講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活動4【活動】【閱讀材料,分析探究】 評論
教師提問: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學生初中學過這一知識點,加深學生對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的理解。教師總結給出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教師出示改革開放的相關資料,學生分組挖掘潛力。小組合作討論,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材料一:1978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現在要橫下心來,除了戰爭,始終如一地貫徹始終地就搞這件事,一切環繞著這件事。
啟發學生,得出結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材料二:1977年,剛剛復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作出于當年恢復高考的決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啟發學生,得出結論: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人才。
材料三: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腦力勞動者的絕大多數已經是無產階級自己的一部分,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并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
啟發學生,得出結論: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活動5【活動】【梳理脈絡,課堂小結】 評論
引導學生梳理本課的知識脈絡,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邏輯線索,明確重點。
活動6【練習】【拓展延伸,對接高考】 評論
進行客觀題和2016年高考文綜主觀題的練習,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1.從“到此游”到文化游、深度游,從跟團游到自由行、定制游,從線下支付到線上支付、
移動支付……旅游供給側不斷涌現的新產品、新線路、新方式,正在刷新著人們的出游體驗,從“感受旅游”明顯轉向“享受旅游”。這表明( B )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②消費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④消費對生產起導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13·江蘇單科)亨利·福特曾說過:“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有人說,如果真這樣,汽車大王就不會出現了。材料體現的經濟學道理是 ( A )
A. 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B. 產品開發不需要考慮市場需求
C. 產品開發要利用人們的求異心理 D. 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會引導生產
3.近年來,伴隨收入水平提升,城鄉居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斷增強,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咕咚”悅跑圈”等運動APP也迅速擠占了健身愛好者的手機內存。這一現象說明( B )
①生產決定消費對象的質量和水平 ②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③收入水平決定消費觀念和消費選擇 ④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2015·四川卷)“數以億計的人可在自家屋頂、田間建立一個小型發電廠,只要它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而且通過互聯網和電網與世界連接相互交易”,這是“互聯網+能源”的一個遠景和行動。其重大意義在于( A )
①每個人都可以是電力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者 ②可以極大地促進能源的清潔替代和綠色替代
③能源供給結構將實現電能化且價格十分低廉 ④“互聯網+能源”能全面推動各傳統產業升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全國Ⅱ卷·38題)(26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新能源汽車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駛安靜等優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受續航里程短、購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約,消費者對購置使用新能源汽車存在許多顧慮。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市場有所擴大,但與傳統汽車相比,其市場占有率依然很低。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府制定融資、補貼、免稅等優惠政策,引導汽車廠商加大研發投入和生產。
⑵綜合材料二并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產對消費的影響。(8分)
答案: (2)對消費者的影響:
生產出滿足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為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創造動力;
引導綠色消費觀念的形成,促進汽車消費模式的轉變。(共8分)
活動7【作業】【分層訓練,鞏固拔高】 評論
分層作業基礎篇:基礎練習題
分層作業提高篇:拔高訓練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必修1經濟生活《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全國優質課-沈陽”,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必修1經濟生活《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全國優質課-沈陽”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