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夢游天姥吟留別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第二單元《夢游天姥吟留別》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名稱:夢游天姥吟留別
學科年級:
高二語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本課題來自于《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選修》第二單元,本學期的重點是古詩、散文研究,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學生掌握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旨在提升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從學段課程標準中找到要求,并具體化為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明晰(學生懂)、具體、可操作、可以依據練習測試題)重點及難點(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
本課題是第二課時,也是年級備課組的公開課,目標有三個:第一:指導學生朗讀,體味詩歌情感; 第二:通過浪漫主義詩歌的兩大特色來分析詩歌主體部分;第三:總結詩人李白在本詩中抒發何種情感。難點是分析詩歌中浪漫主義兩大特色瑰麗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的具體體現。重點是結合詩人李白的身世背景體會詩人在本詩中所抒發的情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
學生是自己一直從高一帶上來的,比較了解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這個班的學生比較活躍,很多學生積極朗誦詩歌,所以在把握學生這一特征之后就設計本節課的第一環節:學生配樂朗讀,通過朗讀詩歌來體味詩歌的情感。后面兩個過程以學生以及參與談論為中心、通過天姥山身份解讀的視頻和夢游中瑰麗想象的視頻以及詩人背景身世視頻的插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從而愛上語文課堂。
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節,明確各環節的子目標,畫出流程圖)
本節課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學生配樂朗讀,體會詩歌情歌;第二:學生談論浪漫主義兩個特色:瑰麗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第三:討論詩人在最后一段中所抒發的情感。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針對學習流程的設計的各流程,設計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配置學習資源和數字化工具,設計信息技術融合點)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引導展示教學目標
學生積極配合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設置三個環節中的第一個環節: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能力
學生參與朗讀 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第二個環節:討論浪漫主義的浪大特色在本詩中的具體體現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提高學生對浪漫主義詩歌的理解能力 根據詩人的身世背景了解詩歌最后一段的情感抒發
學生踴躍投入到討論當中
通過知人論世的解讀
方法提升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
六、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聽完這次公開課的同科組教師評價較好,主要集中在教師善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就是對視頻的插入,教師做事細心,視頻的插入讓學生更直觀的融入到詩歌的情景中,收到較好的效果。目標明確,學生能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受到重難點在哪里,學生普遍反映收獲很多。
七、教學課件(本節課的教學課件)
這節課的板書主要以夢前、夢境和夢醒為線索,以三維坐標的形式板書出各自的重難點,分析詩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的不同感受,通過虛實相生、對比手法的運用讓學生掌握詩人對夢境中美的感受反襯出現實的丑陋,對名山大川的追尋可以看出李白不屈的靈魂和錚錚傲骨,從而讓我們看到了浪漫主義詩歌的本質:人格的自由和不屈的追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