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勢差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1第一章第5節《電勢差》內蒙古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電勢差的概念,會應用電勢差的概念求解靜電力對電荷所做的功; 2.理解電勢差是描述電場的能的性質的物理量;
[來源:學科網ZXXK]
3.知道電勢差與電勢零點的選取無關,熟練應用其概念及定義式進行相關的計算; 4.知道電勢與電勢差的關系 。 (二)能力目標
通過類比法教學,使學生理解電勢差的概念;應用所學知識推導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式。 (三)情感目標
培養對比學習的學習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點 1.電勢差的概念;
2.靜電力做功公式 的推導和該公式的具體應用。 三、教學難點
靜電力做功公式中正負號的應用與正負號的物理意義。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 歸納法 引導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視頻 學案 六、課時設計 1課時 八、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播放圖片 輝光放電球,并解釋其原理
2.播放視頻 日光燈在輝光放電球旁能發光
3.提出問題:發光的原理?
1..觀察并思考 2.回答:有電壓 激發學生
對物理情景的探究
熱情
研讀
教材自主解標
1. 閱讀教材P20-P22內容,完成自學部分知識歸納 2. 小組交流答案、問題反饋 3. 組間交流答疑
1.閱讀教材 2.小組交流 解決共性問題
通過閱讀
整理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探究疑難點撥
任務一、電勢差 1.問題設計
1.如圖1所示,A、B、C為同一電場線上的三點,取B點電勢為零時,A、C兩點的電勢分別為8 V和-6 V.
(1)電荷量為q=3 C的電荷在三點具有的電勢能分別是多少?
(2)電荷從A到B和從A到C電場力做的功分別是多少?
(3)當選取B點電勢為零時,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多少?B點電勢比C點電勢高多少?
(4)若取C點電勢為零,電荷在三點的電勢能分別是多少?三點的電勢分別是多少?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多少?B點電勢比C點電勢高多少?
2.提出問題
從以上例題中,關于電勢差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3.教師強調
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與所選電勢零點無關 1.獨立完成問題設計習題
2.小組交流討論
3.代表歸納總結
通過問題
設計,提高學生獨
立發現問題、解決
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合作探究疑難點撥
任務二、電場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1.問題設計
(1)在如圖3所示的電場中有A、B兩點,若選取無窮遠
處為零電勢點,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φA、φB. (1)A、B兩點的電勢差UAB是多少?若把某電荷從A移到
B,電荷的電勢能變化了多少?
(2)根據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推導電場力做
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2)在電場中把2.0×10-9
C的 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
1.5×10-7,C再把這個電荷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功為-4.0×10-7
J. (1)A、B、C三點中哪點電勢最高?哪點電勢最低? (2)A、B間,B、C間,A、C間的電勢差各是多大?
(3)把-1.5×10-9
C 的電荷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多少功?(2)各物理量符號的處理方
2.教師巡視指導 3.提出問題
用WAB=qUAB 解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①標量式,帶正、負號進行運算。
②公式WAB=qUAB中W與U的角標要對應,因為UAB=-UBA,WAB=-WBA.
1.推導電場力做功與電勢差關系的表達式 2.根據推導的關系式完成例題
3.小組交流、展示答案 4.歸納解題注意事項
通過讓學
生動手親自推導公式,讓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為公式的靈活應用打好基礎。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
歸納整理能力。
當堂檢測目標反饋
完成學案上第四部分練習題
1.(對電勢差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叫做電勢差,也叫電壓
B.電勢差與電勢一樣,是相對量,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 C.UAB表示B點與A點之間的電勢差,即UAB=φB-φA
D.A、B兩點的電勢差是恒定的,不隨零電勢點的不同而改變,所以UAB=UBA
2. 下面關于電勢、電勢差和電勢能的關系,正確的是( ) A.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越大,該點的電勢越高
B.在電場中的兩點之間移動電荷,電場力做功越多,這兩點的電勢差越大
C.由于零電勢點的選取是任意的,所以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也是不確定的
D.電場中A點電勢比B點高1 V,則電荷量為10-2
C的正電荷從A移到B
電勢能減少了10-2
J
3.如果在電場中某兩點間移動電荷量為5×10-8
C的點電荷,電場力做功
6×10-3
J,這兩點間的電勢差為( )
A.1.2×105 V B.1.0×105
V
C.3.0×10-11 V D.3.0×10-5
V
4. 有一個帶電荷量q=-3×10-6
C的點電荷,從某電場中的A點移到B
點,電荷克服靜電力做6×10-4
J的功,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對電荷
做9×10-4 J的功,問:
(1)AB、BC、CA間電勢差各為多少?
(2)如以B點電勢為零,則A、C兩點的電勢各為多少?電荷在A、C兩點的電勢能各為多少?
1. 獨立完成習題 2. 小組代表展示答案 3. 小組代表為其他組同學答疑
培養學生
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培養學生規范解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教師在學生總結后強調電勢、電勢差、電勢能的本質區別與聯系。
總結課
堂內容,幫助徐僧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作業布置 P22 1-3題
課后獨立完成 板書
1.5
電勢差
設計
1、電勢差與電勢的關系 (1)BAABU UAB=-UBA (2)正負表示高低
(3)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與所選電勢零點無關 2、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1)BAABqUW
(2)標量式,帶正、負號進行運算,
公式中W與U的角標要對應。
教學反思
1. 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靈魂,是物理教學的根本。
2. 親自實踐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這是物理教學過程中始終需牢牢把握的一點。
3. 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學生掌握情況良好。
4. 對于標量式計算需要帶正負號還需要在今后的練習中繼續加強。 5. 對于電勢、電勢能、電勢差三者的關系需要學生進一步的理解。
6. 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