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感應電流的方向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高中物理選修3-2第二章2.2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教學設計
第2課時
一、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涉及的因素多,如磁場方向、磁通量的變化、線圈繞向、電流方向、安培力等,關系復雜;規律隱蔽性強,如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時本節又是交變電流、電磁振蕩和電磁波學習的基礎。教材從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流、相對運動、能量守恒等角度闡述了楞次定律,很好地體現了電和磁的關系。 二、學情分析
第1課時中,學生由分組實驗進行探究得到楞次定律,對原磁場、磁通量變化、感應磁場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阻礙的形式和阻礙的本質均未能體驗。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夠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已掌握了學習本節課所需要的知識儲備。 三、設計理念
以條形磁鐵和閉合螺線管這個物理模型貫穿整節課,主要探究閉合回路“怎樣阻礙”磁通量的變化,“為什么阻礙”磁通量的變化。
建構物理模型,讓學生運用楞次定律的內容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并總結出判斷的方法——“增反減同”,體驗感應電流的磁場通過“與原磁場方向相同或者相反”來阻礙磁通量的變化。
再由實驗探究和理論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從動力學的角度,體驗感應電流通過“來拒去留”和“增縮減擴”來阻礙磁通量的變化,知道阻礙是感應電流受到的安培力的體現。重視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最后通過條形磁鐵自由穿過閉合螺線管這個情景的創設,從能量的角度說明,阻礙的根本原因是能量守恒在電磁感應中的具體表現。
設計的最后是學以致用,突出物理規律在技術、生活領域的應用。 教學流程圖如下:
2
四、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能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2) 從磁通量變化、相對運動、能量守恒三個方面理解、掌握楞次定律 2、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建構物理模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磁鐵和回路的相互作業,進而對抽象規律進行概括,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2)應用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從動力學和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楞次定律,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和總結的能力,提高知識形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方式,體會知識形成過程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2)從多角度理解楞次定律,培養學生對立統一、相互滲透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3)電磁驅動和電磁阻尼的演示,體現物理服務于生活的理念,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能量守恒
轉動也是阻礙的形式
實驗探究
理論探究 來拒去留 增縮減擴
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從動力學的角度探究阻礙的原因
學以致用
知識回顧 建構模型
多媒體展示
從能量的角度分析阻礙的原因
增反減同
DIS實驗裝置
創設情境
演示實驗
3
五、教學重點、難點:
楞次定律的理解 六、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理論探究法、比較總結法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強條形磁鐵 閉合螺線管 DIS實驗設備 鐵架臺 電磁驅動演示器 八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目的
新課引入
復習引入:
楞次定律的內容如何表述? 提問:
該內容的關鍵詞是什么? 關鍵詞是? 阻礙
誰在阻礙? 感應電流的磁場 阻礙什么? 磁通量的變化
怎樣阻礙?這是本節課重點探討的問題。
回憶楞次定律的內容并理解
引出問題,明確本節課的主題
新
一、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試判斷下列四種情況中,感應電流的方向,體會感應電流的磁場怎樣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并完成表格1
圖1
表格1 磁鐵運動
N極向下插入
N極向下拔出 S極向下插入 S極向下拔出 磁通量變化
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借助上節課楞次定律的探究裝置,從理論上運用楞次定律,體現課程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4
課教學
原磁場方向
感應磁場方向
感應電流方向(俯視)
楞次定律的表現之一
若已知磁通量的變化情況及原磁場的方向,根據楞次定律可以確定感應磁場的方向,再由右手螺旋定則判斷出感應電流的方向。
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大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場反向,試圖“抵消”磁通量的增大;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
減小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場同向,試圖“補償”磁通量的減小。將其概括為“增反減同”。
二、從動力學的角度理解楞次定律
感應電流在條形磁鐵的磁場中會受到安培力,該力會對螺線管有什么影響? 1、實驗探究
如圖2所示,磁鐵和改裝過的閉合螺線管之間沒有吸引力或者排
斥力。力傳感器放置在塑膠平板的正下方,其示數可由屏幕顯示出來。將螺線管放置在塑膠平板上,將力傳感器調零。當螺線管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力傳感器示數為負值,螺線管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時,力傳感器的示數為正值。將磁鐵插入閉合螺線管,磁鐵和螺線管間沒有接觸和摩擦。將磁鐵拔出或插入螺線管,觀察力傳感器的示數變化,完成表格2。
完成表格1的相關內
容,總結利用楞次定律
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一般步驟。并根據判斷的結果總結出楞次定律的表現形式之
一:增反減同
提高學生實驗觀察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5
圖2
表格2
磁體運動 N極插入
N極拔出
S極插入
S極拔出
力傳感器示數的正負
螺線管受到作用力的方向
磁鐵和螺線管之間的相互作用
實驗結論
實驗結論:螺線管抗拒磁鐵的靠近,挽留磁鐵的離去
2、理論分析
如圖3所示,以條形磁鐵N極向下插入閉合螺線管為例,分析螺線管刨面圖中P、Q位置受到的安培力。此時位置P的感應電流垂直平面向外,磁場方向是過P點的磁感線的切向方向,由左手定則可知,位置P受到的安培力垂直于磁場方向斜向右下方。同樣的分析可知,位置Q受到安培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磁場方向斜向左下方。依此類推,螺線管受到斜向管內側的安培力,該安培力產生了兩種作用效果:使螺線管抗拒磁鐵的靠近和使線圈有向里收縮的趨勢。
改變磁極的方向或者改變磁鐵運動的方向,螺線管中的位置P、Q受到的安培力又是怎樣的?
觀察力傳感器的示數變化,完成表格2的相關內容
加強體驗性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 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突破教學難點 一個實驗
力傳感器
6
圖3
表格3 磁鐵運動情況 N極向下插入 N極向下拔出 S極向下插入 S極向下拔出 磁鐵和線圈相互作用
線圈的運動趨勢
阻礙的表現形式 小結:
磁鐵靠近使穿過閉合螺線管的磁通量增大,從而產生感應電流。
根據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要阻礙磁通量增大,因此一方面通過遠離磁鐵的靠近來減少磁通量的增大,另一方面通過縮減有效面積來減少磁通量的增大。相反的,當磁鐵離開螺線管時,它通過“挽留”和“擴大有效面積”的方式來減少磁通量的減少。這是阻礙的表現形式--來拒去留、增縮減擴
三、從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楞次定律
不論“增反減同”、“來拒去留”,還是“增縮減擴”,都是感
應電流的磁場阻礙磁通量變化的表現形式。最終,磁通量還是變化了,感應電路還是產生了。因此,我們說感應電流“阻礙”磁通量的變化,而不能“阻止”磁通量的變化。
應用磁場的相關知識和左手定則,從理論的角度分析“阻礙”,完成表格
結論形成后,常需要從理論上審視它,它不應該跟已有的理論相矛盾。否則,或者是理論存在問題,或者是做這個實驗時出現了差錯。這是一種形式的評估 理論探究和實驗探究相結合,體現知識形成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7
為什么總是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呢? 創設情境
在一水平、固定的閉合螺線管上方,有一條形磁鐵由靜止開始下落,磁鐵從圓環中穿過且不與圓環接觸。
圖4
提問:
磁鐵靠近閉合螺線管,螺線管中產生感應電流,其電能如何變化?磁鐵的機械能如何變化?螺線管對磁鐵做正功還是負功?螺線管對磁鐵的作用力方向是怎樣的?
磁鐵遠離閉合螺線管,螺線管中產生感應電流,其能量如何變化?磁鐵的機械能如何變化?螺線管對磁鐵做正功還是負功?螺線管對磁鐵的作用力方向是怎樣的?
小結:楞次定律中“阻礙”的本質是能量守恒在電磁感應中的體現。
思考、討論,得出結論
從本質理解楞次定律,體現知識的歸一思想
學以致用
演示實驗:電磁驅動演示器
轉動U形磁鐵,可自由轉動的鋁框會跟著磁鐵一起轉動。這是回路阻礙磁通量變化的哪種表現形式?
應用舉例:摩托車的磁性測速表(電磁驅動)
移開U形磁鐵,讓鋁框自由轉動,再將磁鐵靠近,可見鋁框很快就停止轉動。你能否從能量的角度解釋現象?
應用舉例:靈敏電流計的短路保護(電磁阻尼)
觀察現象,解釋現象
突出物理知識及概念在技術、社會領域的應用
課堂小結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自己總結、整理
讓學生整體把握本節課知識要點
8
板書設計
第2節 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
一、楞次定律的內容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二、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感應磁場阻礙磁通量的變化
怎樣阻礙? 增反減同--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來拒去留--判斷磁鐵和回路的相對運動(趨勢) 增縮減擴--判斷閉合回路的形變(趨勢) 三、楞次定律“阻礙”的本質 能量守恒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的體現 四、楞次定律的應用舉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