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群數量的變化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節《種群數量的變化》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節《種群數量的變化》廣西省優課
《種群數量的變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說明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2. 用數學模型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
3.說出“J”型增長和“S”型增長的條件、意義
4. 探究“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5.了解種群增長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并且建立愛護生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用數學模型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
說出“J”型增長和“S”型增長的條件、意義
分析比較“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2.教學難點:分析比較“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三、教學媒體和方法
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通過PPT課件和多個小視頻展示激發學生的興趣,突破重難點,
同時結合ipad的使用,現場反饋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圖片準媽媽,和懷抱二胎的林志穎,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國家為什么要開放二胎政策呢?通過幽默又直擊現實的小視頻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
簡單分析中國人口的數量增長情況導入課題“種群數量的增長”。 (二)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我們以大腸桿菌為例進行探討。大腸桿菌是什么生物,它的分裂方式是?它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適宜的條件下,每20 min左右就可以繁殖一代。(由此推算一個細菌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的數量)請完成活動一的任務。
引導學生思考:
1. 請學生算出一個細菌產生的后代在不同時間的數量,并填寫教材中的表格 2. n代細菌數量是多少?
3. 72 h后,由一個細菌分裂產生的后代數量是多少?
4. 然后畫出細菌的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思考公式和曲線的優點是什么? 5. 建構數學模型的方法
用曲線表示很直觀,用公式很精準。公式和圖表都是一種數學模型,在研究生物數量的變化時,常常需要建立數學模型。根據剛才的推導過程,總結建構數學模型的一般步驟。
(建立數學模型的一般步驟: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提出合理的假設;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學模式表達;進一步實驗或觀察,進行檢驗。) (三)J 型曲線增長
大腸桿菌的J 型增長是在理想條件下的種群數量變化,在自然界中會存在類似的 “J”型增長嗎?
請看實例。
1.中國人口。接近“J”型增長,因為人口增長過快,我國采取了什么措施?可是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屬于哪種年齡組成?國家提出了開放二胎政策。大人小孩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1.澳大利亞野兔 2環頸雉
我們嘗試建立數學模型。請看條件,構建公式。 自然界確有“J”型增長。
請問:J型增長的條件有哪些?學生:食物充足,空間充足,沒有天敵。
(四)S 型曲線增長
過渡:在自然條件下 “J”型曲線會一直持續增長下去嗎?不會。一般是什么型的增長曲線?
S型增長。這是我們的推測。是對的還是錯的,需要實驗驗證。我們來看科學家的實驗。 高斯實驗:
繪制的曲線圖呈S型。這和“J”型增長的最大差別是什么? K值:環境容納量,一定空間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思考1:如果把0.5mL培養液換成 1mL,曲線會怎么變化? 若換成 0.1mL呢?
思考2:K值增長速率是多少?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什么關系? (五)“J”型曲線增長與“S”型曲線增長的比較
活動二:完成表格
項 目
“J”型曲線
“S”型曲線
增長模型
前提條件
計算公式
(不填)
K值有無
適用情形
提問:如果把“J”型曲線和“S”型曲線畫到同一個坐標圖中,它們的位置關系怎么樣?并解釋
學生嘗試。
解釋1:環境阻力 解釋2 :增長速率
(六)探究“J”型曲線增長與“S”型曲線增長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活動三:請根據已知公式,完成增長率和增長速率的計算,并用曲線圖表示
(增長率是個百分率,沒有“單位”,而增長速率有“單位”,如“個/年”。)
1.“J”型曲線的種群增長率和增長速率的計算 2.“S”型曲線的種群增長率和增長速率的計算
項 目 “J”型曲線
“S”型曲線
種群增長率
種群增長速率
總結:“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速率不同,所以“S”型曲線的前期不等于“J”型曲線。
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什么? 1.環境阻力
2.通過生存斗爭被淘汰的個體數量
(七)種群數量增長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渡:根據“S”型曲線的K值是最大數量,K/2是最大增長速率,且K值受環境影響等,可以指導人類的生產生活。 實例1:捕魚
大家知道捕魚節嗎?
播放捕魚節視頻,激發學生興趣。
提問:根據“S”型曲線思考如何獲得最大日捕獲量?如何可持續獲得大產量? 在K捕撈,可獲最大日捕獲量,在K/2點捕撈可持續獲得大產量。 實例2:保護大熊貓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備受世界的人們的喜愛,是我們中國的和平使者。 保護大熊貓的根本措施
實例3:滅鼠
我們學校日漸猖狂的老鼠,應采取什么措施?
做好衛生工作,減少食物來源;硬化地面,破壞老鼠棲息地 (八)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
提問: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都能在K值維持穩定嗎?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有: (1)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A.內部/直接因素:出生(死亡)率、遷入(出)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 B.自然/間接因素:空間、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自然災害等。 C.人為/重要因素:對野生生物的亂捕濫獵、對種群數量的人工控制等。 展示實例日本捕鯨的場景,電影“可可西里”對藏羚羊的保護。
(九)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
總結:研究種群數量的變化,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野生生物的保護,瀕危生物的拯救和恢復,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課堂作業
第四章 種群的數量變化 (導學案)
一、預習目標
1.說明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2. 用數學模型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
3. 嘗試探究“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二、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用數學模型解釋種群數量的變化
2.學習難點:“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增長率和增長速率
三、學習過程
【活動一】建立種群數量變化的數學模型
已知大腸桿菌在適宜條件下每20分鐘繁殖一次
項 目 | “J”型曲線 | “S”型曲線 |
增長模型 |
![]() |
![]() |
前提條件 |
|
|
計算公式 | (不填) | |
K值有無 | ||
適用情形 |
|
![]() |
|||
項 目 | “J”型曲線 | “S”型曲線 |
種群增長率 |
![]() |
![]() |
種群增長速率 |
![]() |
![]() |
滅 鼠 | 捕 魚 | |
(最大增長速率) | 在種群數量達到 ,采取相應措施。 | 捕撈后的種群數量應維持在 ,持續獲得高產量 |
K值(環境容納量) |
改變環境,使之不適合鼠 生存, K值 |
保證魚生存的環境條件, 盡量 K值 |
項 目 | “J”型曲線 | “S”型曲線 |
種群增長率 |
![]() |
![]() |
種群增長速率 |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