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祖國統一大業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南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南寧外國語學校
《祖國統一大業》教學設計
學科 歷史
年級 高一
教學設計 教學主
題
祖國統一大業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歷史必修一的第22課,有三大內容: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港澳回歸;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與近代中國史有密切關系,與當今的國內政治形勢有密切聯系,一國兩制具有一定的理論性。 二、學生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已接觸過本課的相關知識點,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知識儲備和認識水平仍然有限。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述“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形成; 2、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和意義; 3、概述港澳回歸的過程和歷史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2、培養學生新舊知識聯系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
1、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
2、認識到國家強大才能解決港澳問題; 3、認識到中共為祖國統一作出的努力; 4、認識鄧小平的創造精神和非凡智慧;
5、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激發學生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移動學習□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左右
使用了錄制播放微課的技術、視頻音頻播放技術、多媒體PPT授課技術:
1、讓學生在課前查資料和思考:什么是“一國兩制”,并錄制一段小視頻講解。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制作剪輯視頻的能力。
2、授課過程中使用PPT,圖文并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播放音頻視頻,如“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香港回歸的莊嚴時刻,體會到祖國的強大,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六、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復習、訓練、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
持(資源、方
法、手段等)
導入 PPT展示于右任先生的詩 集體朗讀,
感受思鄉、
愛國之情
PPT展示詩
詞
港澳臺問題的由來 提前布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 上臺展示預習成果 課前預習采
用網絡搜索等方式獲取
相關知識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運用PPT講解,
并播放學生課
前做好的微課
視頻
學生觀看,并給予評價 學生運用視
頻錄制和剪
輯參與學習
港澳回歸
播放“香港回歸”視頻和音
樂“七子之歌澳門”
觀看并感
受回歸的
莊嚴時刻
相關的視頻、
音頻更能激
發學生的愛
國熱情
海峽兩岸關系的
發展
PPT文字講解,
PPT展示相關
圖片
學生通過
圖片直觀感受
播放圖片 練習
PPT展示練習
題
做題
PPT展示習
題
七、教學特色
1、采取信息技術自主預習
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功能查找并了解相關知識,在課堂中和同學們分享預習成果;在課前錄制微課視頻,既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制作剪輯視頻的能力,又讓學生有小小老師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2、運用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信息技術成為創設情境的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信息,從而達到情感升華。比如播放“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香港回歸的莊嚴時刻,體會到祖國的強大,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