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眾傳媒的變遷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2第五單元第16課大眾傳媒的變遷-江西省 - 南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16課 大眾傳媒的變遷
課程標準
本課的課標要求是“以我國近現代報刊、影視和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為例,說明大眾傳媒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基于此課標要求,對于本課的講解應著重于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介紹近現代報刊、影視和互聯網的產生、發展過程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二是讓學生了解大眾傳媒的變遷對人們的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課分為“報刊業走向繁榮”、“影視事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的興起”三個子目,選取了報刊、影視和網絡這三大媒介,以其演變過程為例進一步分析各種媒體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體現出本課的線索分為明暗兩條,明線是“大眾傳媒的變遷過程”,暗線則為“大眾傳媒發展的影響”)。三個子目的演變共同構建出大眾傳媒變遷的歷史畫面,也讓學生更加清楚了解到在世界歷史發展形勢下,中國近現代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歷程。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① 了解報刊業的發展過程、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報刊;知道中國影視業產生和發展狀況;簡述互聯
網的誕生與發展。
② 理解報刊業、影視業及互聯網的發展繁榮給當時中國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2. 過程與方法:
① 通過列表比較、分組討論、史料呈現等方式,概括四大媒介的特點及其影響。
② 通過講述大眾傳媒的變遷史,認識傳媒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生活發展史的推動作用和對人類歷史發展
歷程的影響。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大眾傳媒發展時期中的代表性作品了解中國人民燦爛的文化遺產,聯系文化發展現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本課的學習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關聯,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所創設的情境。但是相應的教學難點為學生只對他們所接觸到的現代大眾傳媒有著模糊了解,對其發展歷史并不熟悉,且往往將其置于社會生活需要的層面來理解,缺乏歷史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報刊對近代歷史發展的作用、影視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對于信息傳遞的雙刃劍作用; 難點:認識大眾媒介的變遷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教學方法:列表比較法、史料分析法、小組展示、問題探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多媒體圖片展示;由楊冪主演的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近日湖南衛視熱播反腐大劇、40余名老戲骨同臺飆戲的《人民的名義》。大家是通過哪些途徑或渠道來得到其最新訊息的?
生:眾說紛紜……
師:這些渠道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眾傳媒。(引入課題)——大眾傳媒的變遷。 設計意圖:從學生所熟知的話題入手,引出大眾傳媒,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講授新課】
師:何為大眾傳媒呢?簡而言之,就是傳播大眾信息的載體和工具。在古代中國傳遞信息的方式有飛鴿傳書、烽火傳信等。到了近現代又有哪些變化?呈現四幅圖片指出近現代的大眾傳媒形式主要有四種,并將其分類。圍繞四種媒介,我們分了4個小組。下面請“報刊組”匯報展示你們的成果。 生:《中國報刊業發展史》?。角色扮演學生以報刊總編的身份介紹: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要求,我們“大眾報業”特別為廣大讀者奉上《中國報刊業的發展史》?。展示歷史小報,并傳閱。設有以下欄目:報紙的起源——中國、報刊與時代的變遷、報刊業發展的現狀等。下面為大家一一進行介紹。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整合知識、收集資料及語言的表達能力,實現資源共享。
教師總結:從報刊業的發展情況看,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充分利用報刊來宣傳改良、革命、民主科學等,促使思想啟蒙、組織變革力量、開拓變革道路?梢缘贸鲞@樣的結論大眾傳媒與政治運動密切相關。
案例分析:
從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楊乃武小白菜案來進一步深化理解大眾傳媒在近代的影響。 設計意圖:以故事的講述和史料的分析來突破本課難點。
生:講述楊乃武小白菜案,通過《申報》連續三年對楊案的追蹤報道,得出和佐證報刊的輿論作用,進一步談及報紙的功能和影響。
師:從學生的打油詩切入,規范解答報刊的功能和作用。(ppt展示)
師:報刊具有書面化特點,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就其直觀感染力方面不如影視。 生:展示電影劇照《定軍山》《歌女紅牡丹》《漁光曲》《紅高粱》等。介紹自己喜歡的電影大片《十面埋伏》《斷背山》《夏洛特煩惱》等,獲得的各項獎項,最后總結電影媒介的特點。
教師總結: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從無聲——有聲——彩色——多元化的變化。幾乎每個時期的電影都是時代的縮影,體現了社會生活的變遷,并且對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
師:在聲像媒介里,還有一種媒介就是電視。 生:電視半個世紀來的發展歷程。學生作為主持人進行現場的采訪,你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為什么?圖片展示歸類電視節目類型,介紹電視的發展歷程。
問題設計:
電視事業從1958年才起步,為什么改革開放后普及率如此之高? 結合課本74頁的學思之窗進行思考,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課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時感受科技發展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 師:方案一:圖片展示最新網絡用語
方案二:2017年5月下旬,圍棋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在浙江烏鎮與包括柯潔在內的中國頂尖棋手進行決戰。
生:“網絡組”匯報展示成果。包括介紹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情況、談及自己上網的體驗,得出互聯網的利弊。
設計意圖:直接連接生活,將歷史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
問題設計:
互聯網的發展勢頭有著神奇的魅力,又有著其他媒介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預測一下:未來社會互聯網會不會削弱甚至取代其他媒介的地位?
生:學生討論,持不同的觀點結合史實進行說明。
【課堂小結】
大眾傳媒的變遷折射出社會變遷的軌跡!在當今社會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習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共筑中國夢! 【作業布置】 1、基礎作業
(1)導學案:自主測評5道選擇題;分層演練的基礎鞏固6道選擇題。 (2)請簡要概述近代報刊業的發展歷程。
(3)大眾傳媒的發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2、拓展作業
導學案:分層演練中的能力提高2道選擇題、1道大題。
【板書設計】
大眾傳媒的變遷 一、報刊
1、發展歷程——興起、發展、繁榮 2、功能及影響 二、影視
1、電影——特點
2、電視:誕生標志;普及原因 三、互聯網——歷程、優勢、影響 【教學反思】
在遵循新課改的前提下,通過將學生分成報刊組、電影組、電視組和網絡組,將學生的課前資料搜集、整理,與課堂上的分組展示匯報相結合,使學生在活動中感知歷史,體驗到歷史與現實的密切聯系,從而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真正體現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是真正的學習主人。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個案分析來突破重點,相當于一個微課設計。本課的知識點較為零碎,講述在口頭表達和邏輯分析的層面還有所欠缺,應加以訓練。存在的問題:本課對于學生的參與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課堂?如何將知識的趣味性和專業化性相結合?帶領他們真正地去體悟課堂上營造的教學情境是教師應該思考解決的重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