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祖國統一大業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天津市第一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天津市第一中學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港澳臺問題的由來,理解“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提出的背景,掌握“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形成過程和內涵,認識“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重大意義。
2. 掌握港澳臺回歸過程,認識港澳臺回歸的歷史意義。
3. 了解海峽兩岸關系緩和與交流的表現,理解黨和政府為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所采取的方針、政策及其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采取“引導—發現—探究—總結”范式進行教學。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史料的閱讀,讓學生初步學會分析運用史料的方法,初步學會科學地分析評價事件的方法,通過合作探究設計方案,初步學會合作學習,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閱讀圖片和材料,通過課堂小組合作探究,掌握香港回歸過程、理解港澳回歸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站在一定的思想立場上運用已有的知識闡述歷史事實的能力,深刻認識“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和實踐對于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2. 認識“一國兩制”是我國黨和政府根據改革開放新時期國內外形式的重大變化而提出的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案。
3. 祖國統一是民心所向,是全球華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認同感,增強早日和平統一臺灣的信心和決心。
2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他們在經過八年級下冊的歷史學習中已經系統學習過本課的相關知識,多數同學對基礎知識已經理解掌握。但由于年齡和認知水平所限,對具體問題深入理解還有待提高。本課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時隔兩年后,重新探究學生當年的學習過的類似知識,理性分析后的愛國情感則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借班上課會加大師生間的距離感,師生互動探究則是另外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一國兩制”的提出,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
教學難點:對臺政策的演變及臺灣現狀、統一臺灣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意義。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情景渲染-離家的孩子
風雨交加的中國近代,祖國母親走失了幾個孩子,他們回家的路,讓千萬華夏兒女牽腸掛肚。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孩子回家的路——祖國統一大業。
活動2【講授】港澳臺問題歷史由來
師生共同探討:港澳臺問題歷史由來。
立足于學生比較熟知港澳問題的基礎上,發掘關于香港問題深層次的近代原因,簡述澳門問題形成過程,將探討重點放在臺灣問題的歷史由來以及對三個問題性質進行鋪墊分析。
活動3【講授】統一方針的轉變
師生探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形成
活動4【活動】港澳回歸
講述港澳回歸之路,重點放在香港上。突出回歸之路的艱辛以及黨和政府的努力。在分析回歸原因的基礎上,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活動5【活動】海峽兩岸關系發展
梳理海峽兩岸關系發展史實及當前臺灣現狀,師生共同探究影響祖國統一的因素和臺灣統一對于中華民族復興的意義。
活動6【講授】課堂總結
海峽兩岸關系血濃于水,在日益交往密切的現實面前,統一是歷史潮流發展的趨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