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理信息系統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三章第一節)湖南省 - 衡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3.1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三章第一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概念、發展和組成。
2. 了解GIS的基本功能,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3. 會使用常見的GIS產品,能使用電子地圖查詢所需信息。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多媒體和GIS的具體應用實例,多讓學生自己操作,了解其應用。 2. 小組合作進行資料、圖像查找。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技術進行探究的興趣。 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增強團隊意識。
4. 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學情分析】
1. 學習者為高二年級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能積極、主動學習,但在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方面存在差異。
2. 經過高一的學習,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地理學習能力,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我校比較重視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課程開設得較充分,學生對計算機操作有一定的基礎,網絡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對于與生活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生很感興趣。
4. 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能力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層次。
【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三章為“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是現代地理的先進領域之一。本章內容與信息技術關系密切,整章內容都是信息技術的集中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為本章的第一節,更是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本節內容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能力,但要避免太過深入,畢竟我們的學生只是初次接觸這部分內容,只需要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他們只是高二的學生,而不是從事GIS軟件的開發和應用的專業人員。 【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出發點是兩個:
一、學習與生活有關的地理知識,從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地理知識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二、突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突出“應用”。 地理信息技術是現代地理科學研究的關鍵技術。考慮到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我認為對地理信息系統理論性的知識講解不宜過多,需適當弱化,而注重于對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教學設計)
2
【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分析】
學生雖然對地理信息系統很陌生,但對網絡還是很熟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學生都比較熟悉電子地圖,所以利用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網絡進行教學是可行的。讓學生來演示操作、讓學生自己來評價,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課件、相關程序、投影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校園風景圖片
活動1: 換個角度看校園
(引入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
請同學介紹校園的主干道,校園內的一些標志性建筑。
(承轉)我們能夠坐在教室里,看到千里之外,就是得益于地理信息技術。
新課教學:
學生看書思考: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統?
2.地理信息系統與一般的信息系統有什么區別?
閱讀完畢后,請學生代表回答,老師評價、補充。
[課件展示]
一、地理信息系統 (一)概念
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是一種以采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與地理分布有關數據的空間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與一般的信息系統的區別: 一般信息系統:只能存儲、管理數據
地理信息系統:能顯示數據的空間分布,圖文結合更直觀,功能更強大
(承轉)地理信息系統能為我們做些什么?
(二)應用
案例:湘江源頭的確定
確定河流源頭的一般原則:河源唯長、水量唯大、主流唯正。
2011年,湖南省水利辦在開展河湖基本情況普查時,對湘江干支流關系進行核實、調查;受水利部水文局委托,南京水利科研院利用數字線劃圖、衛星遙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術手段,對湘江干支流有關數據進行計算、復核。
2012年5月,國務院水利部門認定,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為湘江干流,湘江源頭在湖南省藍山縣;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游)為湘江支流。
3
學生思考:出去旅游,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補充)
想去哪個旅游區? 這個旅游區在哪里? 怎么去?
吃飯、住宿問題
活動2:旅游規劃 —— 周末二日游
1.游覽哪些景點? 2.怎么去?
3.吃飯、住宿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合作探究,利用手機上網查詢,作出規劃。 請學生代表展示。教師做點評。
學生思考:
除了像上面所列舉的尋找地點、規劃路線以外,我們還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做些什么?
GIS能滿足人們對空間信息的要求,幫助人們進行各種輔助決策。目前,GIS廣泛應用于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信、交通運輸、公安、水利、公共設施、商業金融等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
[課堂小結]
一、地理信息系統 (一)概念 (二)應用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標的基礎上出現的內容,內容本身就是為適應新時期信息技術在地理的應用而出現。內容必須結合信息技術和網絡來呈現,而且重在能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解決問題。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很感興趣,課堂參與度很高,驚嘆于神奇的地理信息技術。活動環節,大家相互合作,積極進行規劃,討論很熱烈。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過程很流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地理信息系統功能很強大,但只能選擇其中比較典型直觀的內容讓學生了解,還有很多高級的應用如模擬、趨勢分析等,陷于高中學生目前的學識水平,沒法演示。
另外有部分學生沒帶手機,不能進行實際操作。目前很多學校出臺了“校園手機禁令”,個人覺得,智能手機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手機對于中學生有利有弊,不宜一味禁止。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值得探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