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創新改變生活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創新改變生活第一課時_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創新改變生活第一課時_浙江省 - 溫州
創新改變生活 主備人:高敏
第(1)單元第(2)課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全面認識創新;
2.體會創新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合作感受創新,全面認識創新的意義,培養分析材料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提升創新能力,盡自己的力量推動創新發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對創新的好感,熱愛創新,自覺投身到創新實踐中。 教學重點 創新對社會的影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義 教學難點 全面認識創新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講授
學情分析
這節課面對的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高。 加之知識面較廣,搜集信息的途徑較多,這些有利于本課程學習的進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九年級學生對“創新”一詞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夠了解創新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學生對創新的認識比較片面,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創新以及創新的意義,做一個新時代創新人物。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適當引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本單元強調的價值觀是富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答案預設
導入
問: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若學生跟背古詩,你們的記憶力很好)現正值江南梅雨季節,教室里的雨傘凌亂不堪,滴落的雨水還使地面潮濕臟污。你有何妙招?
答:(答出來的情況)追問:你的創意從哪里來呢? 你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如果你能更將想法變為現實,拿到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的人就是你。
學生回答
1、放塑料桶里
2、像超市、酒店門口一樣裝在一次性塑料袋里
創新改變生活 主備人:高敏
上兩層用空椰子汁瓶裝傘,做到廢物再利用,第三層鋪一層綠色的苔蘚,充分吸收傘上滴落的雨水。這個傘架既美觀實用又環保,而且增添了教室中的一片綠色。一個傘架就可以改變教室環境,創新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神奇的力量呢?。
我們來進入今天這節課“創新改變生活”
板塊一:
一、感受創新
梅雨季節結束意味著盛夏來臨,酷暑難耐,我們喜歡喝各種瓶裝飲料,大量塑料瓶用完后被隨意丟
棄。這一袋是我早上在校園內收集的被同學們隨意丟棄的塑料瓶。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幫我清點下數量,共 只。一天下來呢?一年呢?數目還是比較驚人的。據統計,中國塑料瓶年消費量約有2000億個,居世界首位。這些塑料瓶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了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我們能不能將塑料瓶變廢為寶呢?下面我們來進行“我來發明”創意活動。
教師活動:教師四周走動,詢問學生作品,指導填寫作品資料卡。問:已經完成的小組向老師舉手示意。 教師活動:到學生中間,等學生介紹完
學生填寫作品資料卡
展示環節,學生展示作品,分享創作感受。
教師活動:感謝同學們的分享,我有兩點感受:1、創意滿分。塑料瓶能被你們做出實用性、觀賞性的作品讓我眼前一亮,改變著我對塑料瓶的慣常看法,毫不起眼的塑料瓶又有了它的第二次生命。2、創新滿分。對創新有了新的認識, 它不只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還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創新不局限于科技領域,還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處處有創新,人人都能創新。
板塊二:
過渡:在我愛發明中我們總共使用了12只塑料瓶,人均0.3只。面對每年2000億個廢舊塑料瓶,有沒有找到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教師:學生不一定能回答出來,展示“塑料瓶智能回收機”圖片,這里采用了什么方式解決塑料瓶?——回收機。投一個空瓶返還5分,可以充話費,還可以捐給公益組織。這種創新方式既增強公民的環保意
看看有沒有舉手的學生,請他們回答
答案預設
1、固定的回收站
2、給專門的塑料瓶加工企業
創新改變生活 主備人:高敏
識,減少環境污染,又能幫助他人,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教師:生活中還有哪些你所接觸或了解的創新呢? 得出感悟:無處不在,生活更美好。
VR、支付寶、微信、寫信、手機等。 板塊三:
創新也讓華為從一家小的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世界500強企業,華為有哪些發展秘密呢?其他企業和管理者能從華為身上借鑒到什么呢?
合作探究:請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下列題目。 華為的做法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啟發?(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角度探究) 學習要求:
1.學習時間:5分鐘。
2.學習方式:合作學習。要求每個小組確定一名小組長和記錄人。小組長主持小組討論,記錄人負責討論情況記錄和代表小組匯報。
3.小組學習結束后,每個小組上臺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
1、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3、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塊四:
華為這一創立離不開深圳寬松開放的大環境和國家改革開放的的政策。2018年,華為實現營業性收入7212億元,超過BAT(百度、阿里、騰訊)總和,納稅總額710億元,提供了直接就業崗位超過18萬個,間接就業崗位500萬個,產品和服務遍布全世界,服務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下,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5G標準必要專利占比31%,是全球5G專利占比最多的國家。6月1日,BBC第一次用5G
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活力,讓華為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創新改變生活 主備人:高敏
進行直播。他們說沒有華為我們沒辦法做5G;沒有華為,電信公司就沒有足夠資本推出5G服務。我們也期待著5G技術能盡快實現商用,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同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
結束語:
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原創性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摘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板書設計
創新無處不在 創新驅動發展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本堂課設計 “【我來發明】——【我說創新】——【華為創新】”三大環節簡潔、清晰、順暢,緊緊圍繞課標依次遞進設計。 在【我來發明】【我說創新】之環節,以“塑料瓶”為設計主線,引出“2018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小發明—學生自己動手做塑料瓶—-說說生活中的創新”等讓學生自己談創新,感受創新帶來的生活變化。然后在【華為創新】環節,以小組合作方式探究華為創新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啟示?(從國家、企業和個人角度談談)。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進一步拓展視野,理解創新對企業競爭、國家國際地位的提升、個人發展的影響。本環節是對第一環節的深入和拓展。希望通過這一環節,學生作為創新的主體能夠樹立創新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2. 課堂設計充分體現“以學定教,以生為本,學生有效參與”的教學理念,如師生互動,生生合作,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環節的設置,學生充分參與其中,主體地位凸顯。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通過自己制作廢舊塑料瓶、閱讀華為創新的三則材料,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在自我參與的過程中有效地達成目標。
3.問題的設計做到“低起點、小臺階”,從學情出發,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來設計有一定思維度的問題,在一個又一個的
創新改變生活 主備人:高敏
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驗感悟,內化生成。 不足之處
1.學生層次差異大,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掌握,課堂上循規導矩,講述偏多,能力培養方面較少。
2.本節課設計做到“低起點、小臺階”,也具有探索性,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影響了目標的有效達成。 3.課堂激勵性評價用語不夠,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還不夠高。 再教設計
1. 華為創新的意義和啟示在問題設置上應更加明確。 2.注重引導學生讀材料看材料分析能力的培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