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永久的生命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八年級上冊人教部編版《永久的生命》黑龍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上冊人教部編版《永久的生命》黑龍江省優課
《永久的生命》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而,教學本文時,我主要采用討論式教學,在引導學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語言特色和寫作手法來進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點語句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從而,挖掘本文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對語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2017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十五課《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散文,或寫人記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寫景狀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議論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表達出了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幾篇文章的學習,也為《永久的生命》這篇這里散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以及學情分析
雖然本班學生語文基礎牢固,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但大部分學生對于此類哲理散文的理解上,會存在些許的障礙。上課時,不僅要培養尖子生,樹立榜樣作用,還要重視中等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愿意參與課堂,愿意走進文本,愿意探索他們未知的新領域。
四、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作者,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2.感受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及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 3.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難點:精讀品味,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及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 六、教學方法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自主感悟式”教學法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特別欣賞臺灣女作家杏林子的一句話: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為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那么當代作家嚴文井對生命又有怎樣的認識和感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永久的生命》!
(設計意圖:由杏林子的話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把握學習任務,為本節課學習做準備。) (三)作者簡介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當代作家、散文家、兒童文學家。歷任《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曾獲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榮譽獎。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百科全書式文學家”。
(四)初讀感知
1.作者認為,個體的生命是怎樣的?人類的生命是怎樣的?
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一去不復返的,而人類的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
2.由題目可知,你覺得作者在文中對生命持怎樣的情感態度?作者為什么贊美生命? 作者對生命充滿贊美之情。因為它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著,蔓延著,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
3.作者贊美生命,但開頭卻感嘆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說人們“非常可憐”,講到很多消極、悲觀的現象,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作者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這是伏筆,先抑下來,為后面的揚蓄勢。
(設計意圖: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思考并理解作者面對生命,所抒發的情感,進而教會學生這種不一樣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層層推進,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完成教學目標。)
(五)合作賞析
1.第一段末尾寫道:“在這件事上我們都是這樣可憐!”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過去了的日子永不會再回來,你的力量是那樣小,對于生命上的事你絲毫不能做主,只能“聽天由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都非常可憐。
2. “感謝生命的奇跡,它分開來是暫時的,合起來是永久的”中“分開來”“合起來”分別指什么?
“分開來”指的是個體的生命,合起來指的是人類的生命。
3.怎樣理解“生命在那些終于要凋謝的花朵里永存,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
生命像花朵一樣,最終必將凋零。但是,生命的意義不是去哀傷,而是在凋零之前,給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樣的生命,將和世界一起,獲得永存。
(設計意圖:學生在賞析語句的同時,會思考,會討論,會分辨,進而組織語言,形成文字性的結論。不僅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了培養,也對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合作性學習方式進行了再訓練。)
4.作者對生命有怎樣的認識?請談談你的理解。
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軟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 ④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⑤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做有意義的事。
(設計意圖:“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文本所蘊含的主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重點在于,怎么樣才能結合文本,回歸教材,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理有據的表達出來,這是設置本環節的主要意圖。)
(六)自主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尋找自己不能深入理解的句子,大膽提出,全班合作釋疑。培養了學生的敢于質疑能力和合作釋疑能力)
(七)達標訓練 1.考考你的記憶。
《永久的生命》一文從三個方面談生命,一是______ ,二是_____ ,三是_______ 。
生命的易逝 生命的神奇 生命的贊歌
2.說說你的理解。
為什么說“人們卻不應該為此感到悲哀”? 因為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動著,永遠不朽。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課上獨立完成達標訓練,可以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本節課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3.練練你的表達。
請用下列格式說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系到生活實際。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自強不息而美麗,著名作曲家貝多芬雙耳失聰,但他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終于“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頑強拼搏而美麗,張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頑強與命運抗爭,而《輕椅上的夢》成了激勵青年上進的明燈。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有無限的價值而美麗,偉大的作家魯迅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奮斗而美麗,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獻于發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助人為樂而美麗,雷鋒的一生都用于為人民服務中去。
(這個說話題目的設置,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如果沒有第二步教師的提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可能如此活躍地“動”起來,而學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著他們自己“說”的欲望,這是他們相互傾聽、交談而引發的結果。) (八)拓展延伸 1. 名人談生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米歇潘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生命在我絕不是一截“短的蠟燭”,它是一個輝煌的火把,在我將它交給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燒的越亮越好。 ——肖伯納
2. 請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寫寫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設計意圖:前面訓練了學生讀的能力,說的能力,本環節主要是訓練其寫的能力。在寫的過程中,能夠看出學生對本課的理解程度,也能夠看出學生對于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體現。)
(九)布置作業
將你對生命的理解整理到作業本上。 (十)教師寄語
生命是一幅畫卷。慢慢展開,輕輕描繪。畫中有你的江南煙雨;有你的小橋流水;有你的夢里水鄉;有你的詩情畫意。
生命是一本書,每一頁都是詩行;每一天都是注腳;每一分鐘都是一個標點符號。我們要慢慢寫;慢慢讀;慢慢品;慢慢回味。
珍惜生命能夠擁有的美好,握住歲月所給與的美麗,讓我們的生命燦爛如花! 板書
永久的生命
嚴文井
生命的易逝
生命的永久 欲揚先抑
生命的贊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