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社戲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社戲_陜西省 - 漢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社戲_陜西省 - 漢中
《社戲》教學設計(第二學時)
一、教材分析
《社戲》是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民俗風情”上。 民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
《社戲》一文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伙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1、讀出人物描寫所展現的人情美;
2、品出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情感味; 3、悟出字里行間所表達的作者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贊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是否矛盾。
三、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鼓勵學生發揮聯想與想象,感受江南水鄉月夜的獨特美景,營造詩意盎然的氛圍。
2、朗讀指導法: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風景美、人情美,欣賞語言美。
3、合作探究法:引導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戲曲是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的文化財富。前兩天“我”也剛學了兩句京戲……謝謝同學們熱情的掌聲,其實……你們覺得好,肯定是因為心情好。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繼續走進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欣賞這出戲的精彩。
(二)知識回顧
課文主要寫了哪件事?圍繞這一件事又分別寫了哪幾件事?
平橋樂土――盼看社戲――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趙莊看戲――歸航偷豆 ――六一送豆――憶戲念豆
過渡:這些所有有趣的事都離不開那群小伙伴們的熱情參與,現在你如果有一束鮮花,你會送給文中的哪個人物呢?
(三)研讀賞析 1、品家鄉人情之美
我要把鮮花送給文中的 ,因為他 ,比如 。
[設計意圖:用淺顯的問題和新穎別致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總結/過渡:嗯,阿發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小偷!我們發現無論是慷慨無私的阿發,還是有領導能力,有責任心的雙喜,勤快的桂生,淳樸厚道、熱情好客的六一公公,甚至是那一群不知名字的小朋友,他們都是迅哥兒心中抹不去的美好回憶。這群小伙伴們不僅帶著迅哥兒去看了社戲,還帶著迅哥兒領略了秀美的江南水鄉之景。那么文中寫景的語段你有沒有找出來?
2、賞月夜行船之景
(1)[屏顯]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設計意圖:以讀帶品,以讀傳情感,以讀促感悟,讀品結合,從修辭到寫法,恰當引導。] (讀一讀,品一品,組內交流,代表發言) 一切影語皆情語——融情于景
(學習景物描寫方法:多種感官、巧用修辭、用詞形象……)
總結/過渡:我們發現魯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多種感官進行描寫,這是我們在描寫景物時需要學習的地方。除了這種技巧,我們在描寫景物時還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選詞要生動,描寫也要細致入微。
[意圖:變換手法,變換角度,把品讀引向深入。]
過渡:欣賞了這令人沉醉的江南美景之后,迅哥兒又跟著小伙伴們大飽口福。在看戲歸來的途中,這群可愛的孩子又做了哪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3、探歸航偷豆之樂
樂在何處?(學生朗讀交流,師生評議)
總結/過渡:非常好!這個“偷”字并不是貶義詞,這個“偷”字承載著小伙伴們的純潔無私、天真爛漫、可愛頑皮。“偷”的不僅僅是豆,“偷”的過程中,還“偷”出了歡樂的心情,純潔的友誼,迅哥兒童年美好的回憶。就是這樣一段美好的回憶,作者是如何評價的?(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四)思考感悟
1、怎樣理解“好戲、好豆”?
總結:“好戲”“好豆”不是好在戲和豆本身,好在看戲和偷豆都是“我”和小伙伴們共同經歷的,它們承載著小伙伴們的熱情無私、淳樸厚道的美好的品質,還承載了作者對這段童年美好時光的留戀。魯迅寫的這出戲的的確確是一出好戲!景好,人情好,故事好!
[意圖: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理解關鍵句的含義,把握課文主旨。] 2、所以,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留戀、懷念) (五)課堂小結
[屏顯] 景美人美情意美, 魂牽夢縈平橋村。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相同的感受,那些兒時的美味會因歲月的流逝而愈發珍貴,尤其是對于遠走他鄉的人來說,更是思鄉的蠱惑。當然對于我們現在這個年齡來說,我們似乎還不愿意以這么深沉的方式去體會這種悵然若失的美好。但是當我們漸漸長大,結合魯迅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和經歷,就會理解為什么讀起來如此明媚快樂的文章會選自小說集《吶喊》。學習語文需要多思考,多感悟。愿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份美好和感動!且行且珍惜!
[設計意圖:鑒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社戲》全文的意味不是這個年齡的學生就能一眼看透的,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學生慢慢會領會到。再說,學生不是一輩子就讀一遍這篇文章,他們和它自然會在未來的時光里相遇,《社戲》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讀魯迅的豐富和深刻也是一輩子的事。所以,不必深挖。一堂課想打盡所有的問題,不現實也沒有必要。在八年級講的這堂課,僅僅只是一種開啟,一個序幕。]
(六)布置作業 小練筆:《啊,童年》200字左右。 要求:調用動詞寫趣事,多種感官寫趣景,語言動作寫趣人。
附:板書設計
社 戲
人情美
︳
風景美—— 平橋村—— 童趣美
↓
留戀、懷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