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your parents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3a~3c吉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所用教科書 書名 新目標
所教年級
初二 所教冊次、 單元
新目標八下Unit 4
設計主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1.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
《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八下第四單元關于學生家庭煩惱的探討是對煩惱話題,提建議話題的一個承上啟下的單元。鑒于對以上問題的考慮,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交際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為學生創造出一些真實的情景,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任務梯度設置得由簡入深,使所有層次的學生都有表達的可能性和機會,并指導他們的學法,鼓勵他們去積極地思考和運用語言。我將本節課設計成五個部分。首先復習談論煩惱導入目標文本,之后對目標文本進行語言理解以及結構分析,然后引導學生幫助他人解決煩惱,進行寫作訓練,最后分享成果。
環節一,復習&導入。討論我們生活中的煩惱。
環節二,講授閱讀。對目標文本,也就是課文中的兩封信進行語言理解以及結構分析 環節三,寫作訓練。通引導學生幫助他人解決煩惱,進行寫作訓練。 環節四,展示成果。展示學生的在課堂上討論輸出的成果。
環節五,總結和作業。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并布置一篇作文,讓學生從整體體會并練習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2
2.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翻閱新目標從初一到初三的五冊書。有三個話題是貫穿在三年的教學體系中的——處理關系,傾訴煩惱,給予建議。其實現代人生活在當下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應該學會正確做到這三點。而初中時代,又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教材編者將這三個話題貫穿于整個教材體系中,從初一到初三,隨著學生年紀的增長,話題的探討也逐步深入。那也正是教材通過這個單元傳遞的信息,那就是作為三個話題初中三年承上啟下的一個單元,繼續引導學生運用目標語言學會處理關系,傾訴煩惱并給予建議。 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授課的班級是我們學校實驗班。這些學生的特點是,知識儲備充足,求知欲很強,智商高,但情商沒有智商高,學習壓力很大并處于青春叛逆期。基于以上的因素,我想我的課在知識上應該在教材的基礎上有提升,讓他們有東西可學。在學習策略上對他們有提高性的指導,尤其是在閱讀策略和寫作策略上,在情感上幫助他們緩解壓力,解決問題,并引導他們關愛他人,幫助他人。
3.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目標:學習目標文本詞匯;能熟練運用表達建議的句式; 2. 能力目標:能夠通過目標語言傾訴煩惱并給予建議;
能夠通過前期討論以及閱讀輸入,寫出話題文章; 3.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處理關系,傾訴煩惱,提出建議; 引導學生能夠關愛他人,幫助他人;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 理解目標文本含義并掌握目標文本的生詞以及結構; 2. 能夠討論自身的煩惱并提出建議; 教學難點:
1. 對于目標文本的結構分析以及最后的寫作生成;
3
5.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1:
情景導入。在引課的環節,通過對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照的討論,引入目標話題。
T: Look at this picture. Who is she? What is her job in this TV show? Why is she so sad? S:…
T: You see she has a lot of problems. Everyone has problems, even the god and goddess. 設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上,老師經常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學生不愛學。所以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表達欲,參與度,以及學習的興趣。我在一些環節的設計上用了一些巧思。
在引課的環節,我拋出了一個圖片,來自最近大火的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因為這部劇在學生中很有影響力,所以學生探討的熱情很高。通過對劇照的一問一答,我成功的吸引了學生,過渡到了討論環節。
步驟2:
細致復習。通過對日常煩惱的討論,帶領學生復習之前所學,并將煩惱分類討論,更廣泛的,深入的對學生進行輸入。
T: What problems or worries does he have?
S: He has too much homework. He is bullied. His mother always chatters.
T: As teenagers, we have problems about schoolwork, friendship, and family relations.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S:... 設計意圖:
通過分類討論,使學生進行brainstorm,更深入的,更廣泛的去了解生活中的煩惱以及如何去表達,并為之后的寫作進行輸入。 步驟3:
講授新內容。深入分析教材文本,通過文化,語言知識,情景的深入對目標文本進行語言和結構上的分析與理解。 1. 挖掘教材教閱讀。
4
在文本的pre-reading階段,我給出了兩封信的作者名,插圖,以及閱讀提示。通過一問一答的引導,使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有了基本的猜測。從而運用了文本訓練了他們在閱讀前,通過周邊信息猜測閱讀內容的能力。也教會了他們這一閱讀策略。 2. 挖掘教材教詞匯。
本節課的生詞主要出現在閱讀篇章里,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將詞匯講解滲入到了語境中。例如這句話。我啟發學生,通過上下句的邏輯關系,我們可以用哪個詞替代這里面的生詞instead. 同學們答出however或 but. 那么在潛移默化中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詞匯學習策略。就是運用語境以及已知的語言去學習未知的詞匯。 3. 挖掘教材教寫作。
我這節課的設計是由讀到寫的過程,而閱讀為寫作提供了語言和框架的支撐。所以我深入的挖掘了文本的框架并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文本的框架。例如第二封信。這是一封advice letter,也是目標寫作的話題。首先我運用猜測的方式讓學生們猜一猜一封advice letter的第一句以及最后一句應該是什么樣的句子。再與原文進行比對。從而形成advice letter 的基本框架。即comfort words, advice and best wishes. 然后我繼續引領他們對中間部分進行結構分析,得出結論Mr. Hunt 提出了一個main suggestion 以及兩個detailed suggestions. 而secondly 作為structural word 對兩個detailed suggestions 進行了劃分。
通過深入挖掘教材的文本結構,不僅培養了學生縝密謹的邏輯思維,而且也為接下來的寫作提供的框架基礎。
4. 挖掘教材教文化。
新課程標準里要求學生們要有文化意識。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我發現本節課有一個文化點,就是Mr. Hunt 的職業 a school counselor。那么就此我簡單地向學生們介紹了國外的導師制與中國的班主任制度的不同。
步驟4:寫作訓練。
在由讀到寫的過渡上。利用了東野圭吾的小說。東野圭吾是很受學生歡迎的推理小說家。通過向學生們介紹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成功的引發了他們的學習的興趣。之后我告訴他們The grocery doesn't only sell goods, but it also helps to solve problems. But Today Grandpa Wave is out. There are five letters to be solved. Can you help to reply? 進而順利的引入
5
到了寫作的環節,代入感也比較強。
我給同學們提供了五個同學的問題,讓他們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解答并提建議。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然后由一人執筆寫作并展示。
當每個小組匯報完他們的回信后,我也會相應的給出我的建議。我在建議的設計上也花了一番心思,首先在語言上,力求給學生高于他們能力的語句,我稱這些句子為powerful sentences.可以為學生日后寫作提供素材。其次在態度上,應該傳遞正能量并符合當代人的特點,應該合情合理。如談到我們應該通過交流解決問題時,我會說Sharing a problem is like cutting it in half. 如果因為形象問題沒有朋友的話,我會告訴她A real friend cares what you think not how you look. Follow your own course, and let others talk.
而本節課最后的環節,我利用了一段視頻,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繼續引導學生們深入的探討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面對生活,面對困難。最后給予提升性的總結。
在寫作的展示中,我們傳統的做法是利用實物展臺,但這樣比較費時費力。所以我充分挖掘了大屏幕資源。通過軟件拍照,將學生們的習作實時的同步到大屏幕上,而我也可以在手機上直接圈閱。這樣學生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到自己與他人習作的優缺點,老師也能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評價。效果非常好。
步驟5:布置作業。
我將作業布置成了小組每名成員需要根據課堂討論寫一封完整的回信,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落實了所學知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