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物聯網
所屬欄目: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物聯網與探索》教材第二單元《物聯網數據采集》活動一《物聯網識別技術》第2課時 安徽省和縣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信息技術《物聯網識別技術第2課時》安徽省和縣中學
2.1物聯網識別技術 第2課時
“健康碼”識別門——二維碼識別技術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八年級《物聯網與探索》教材第二單元《物聯網數據采集》,是活動一《物聯網識別技術》的第2課時,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二維碼技術及其特點,了解使用二維碼進行數據采集的基本方法。第1課時安排了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以及在物聯網中的應用,本課進一步學習物聯網識別技術。
本課以二維碼技術為主線,以掌控板等智能硬件為載體,結合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防疫需求,把所學內容與現實需求結合起來,整合為項目主題課,主題為 “健康碼”識別門,通過搭建智能裝置,對個體攜帶的“健康碼”進行識別,根據識別結果,作出不同的亮燈警示。
【學生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
1.學生了解二維碼在社會的部分應用,如付款碼、健康碼、添加微信好友的二維碼、廣告二維碼等,但不了解二維碼的工作原理。
2.學生知道掌控板的基本功能和連接方法,具有一定的智能硬件搭建和 mPython編程經驗。
3.學生能夠基于項目展開探究學習,參與體驗過項目學習,所以對項目學習的過程并不陌生,能夠基于項目展開探究合作學習。
4.八年級學生處在少年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期, 具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性,
同時敢于嘗試,樂于動手實踐。
【教學目標】
1.通過項目的進行,了解二維碼的生成方法和特點,讓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用恰當的方式去傳遞信息、采集信息。(信息意識)
2.利用掌控板、小方舟AI視覺識別模塊、mPython編程制作智能硬件作品,
經歷將想法轉化成圖形化編程指令,體驗使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計算思維)
3.利用短視頻、導學案、希沃白板等工具,助力學習進程,解決學習問題,讓學生養成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習慣。(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4.通過識別“健康碼”項目,用知識為防疫出謀劃策,貢獻力量。(信息社
會責任)
【教學重點】
認識二維碼技術特點
【教學難點】
使用掌控板,搭配AI視覺模塊,制作識別二維碼的智能硬件裝置,體驗二維碼識別技術應用。
【教學方法與策略】
為了突破重難點,采用了一條主線,兩重探究與多資源輔助的教學策略。
一條主線:整節課以“健康碼”識別這個防疫現實問題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從生成二維碼到識別二維碼最后延伸應用二維碼,環環相扣,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
兩重探究:以項目為依托,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
多資源輔助: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探究學習,提供微課、短視頻、導學案、項目用書等資源,同時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評價,使用了問卷星平臺做調查。
【教學環境】
-
多媒體網絡教室、希沃白板
-
掌控板搭配AI視覺模塊(小方舟)、串口線、數據線等配件
-
Wps、mPython等軟件
【課前準備】
1.分8個小組,每個小組角色分工,有組長、程序員、安裝測試員、記錄員。
2.分發器材,給每個小組器材貼標簽。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情境 |
(展示國內最新疫情形勢圖),全國很多省市,疫情又開始了,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我國一次又一次的 |
聯系生活,思考問題 |
由防疫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引出本課 |
導入明確主題 |
控制住疫情,有白衣天使的付出,有社會各界的團結,也有一些科學技術手段的應用,是什么呢?請看視頻(出示本地最大商場的安檢畫面),討論這種人工安檢的漏洞(容易漏查、安檢距離過近、效率低等)。
結論:人工識別 機器識別
引出本課項目:“健康碼”識別門 |
回答問題(健康碼、安康碼)
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 |
的項目任務 |
項目分析 |
介紹健康碼的工作機制,課堂上難以實現,但是技術核心是二維碼技術,本課用普通二維碼模擬“健康碼”開展項目。討論制定項目實現計劃:
1.怎么把信息裝進二維碼?
2.怎么把數據讀取出來進行識別? |
思考制定項目計劃,按計劃進行下一步。 |
“磨刀不誤砍柴工”,制定項目計劃,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目標、階段任務。 |
生成二維碼 |
一、開展探究,生成自己的二維碼 1.發放“草料二維碼生成器”,引導學生體驗生成二維碼,并觀察頁面,回答問題:
A.哪些數據可以生成二維碼?
B.頁面上的容錯30%是什么意思?二、深入了解,歸納二維碼特點
1.觀看短視頻“二維碼從何而來”,結合項目用書的理論介紹,思考二維碼特點。
2.小組匯報交流,鞏固知識。 |
-
認識二維碼生成方法的同時,深入了解二維碼技術特點(由0、1編碼、信息量比條形碼大、有容錯率、低成本、編碼范圍廣等)。
-
小組匯報交流。
|
本環節第一部分探究二維碼的生成,二維碼的生成渠道很多,操作簡單,真正的重點內容在第二部分,通過觀看數字資源、小組交流相結合,配合完成了教學重點的突破。 |
識別二維碼 |
組裝智能識別系統,識別異常健康碼(小組合作):
-
生活中識別二維碼你會使用哪種方法?手機掃一掃,機房里沒有手機怎么辦?引出小方舟。
-
介紹小方舟功能,和識別程序思路。
-
布置任務,小組合作搭建,可用老師發的程序,也可創新識別。
-
學生連接硬件,將掌控板、小方舟與電腦正確連接起來。

-
測試程序,組內測試、調試。
-
展示交流,將制作好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并匯報項目成果。
-
師評、生評。
|
1.參考導學案,將掌控板、小方舟、電腦正確連接起來。
2.可以使用老師發放的程序,也可以自己改編程序,升級識別門裝置,仿寫程序。
3.調制智能裝置,記錄下來。
4.匯報本組識別結果, |
基于上節課對掌控板的使用,本課借助學生已有經驗和導學案內容,促進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正遷移,從而突破難點,完成智能識別裝置的搭建。 |
拓展延伸 |
1.在識別過程中,如果你原來是綠碼,在接觸紅碼人群后,你的健康碼是不是會有變化?現實中的健康碼接觸高風險人群后會不會變化?引入“活碼”(動態碼)概念。
2.活碼應用廣泛,列舉乳制品的溯源二維碼應用,列舉物流倉庫的二維碼進出庫管理,請生列舉案例。
3.布置課外拓展任務:聯系生活中的物聯網二維碼應用案例或想象未來的物聯網應用案例,將它填寫在 |
1.思考并回答問題
2.聯系生活,列舉應用 |
“靜態碼”和 “活碼(動態碼)”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一樣重要,活碼結合網絡而生,應用更為廣泛,需要補充認知。 |
|
釘釘群的作業上。 |
|
|
小結與評價 |
1.一起回顧本節課的收獲,并填寫問卷星。
2.聯系張文宏醫生最新文章,對抗疫中科技力量的高度評價,提出學好科學文化,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的暢想。 |
回顧收獲,完成問卷星 |
通過問卷星,了解學生課堂自我評價。 |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因為學生沒有物聯網知識基礎,沒學過第1課時的射頻識別技術,開展
第2課時物聯網教學面臨巨大困難,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和我一起學習掌控板,一路克服困難,均收獲良多。
備課過程中,我學習了新教材的課標內容,新教材的突破有兩個方面,一是形式、內容變化,與目前軟件應用為主的教材內容截然不同,接觸到更多前沿的科技理念,更多現實的科技應用,二是更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關心學生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信息意識,關注思考問題的邏輯和計算思維,關心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從前單一的演示教學就能解決教學重難點將很難重演,信息社會責任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理念較雷同,但關注點更傾向于信息社會環境,新教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解決現實問題,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尋找合適的項目,帶著問題來到商場拍攝視頻素材,因為跟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能投入更多的關注,因為掌控板編程的趣味性,學生能花心思去做創新、創意的智能裝備,了解其中的相關技術。項目學習法主要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探究中習得知識,這種課堂模式也跟從前有了較大的不同。
在課堂真實的開展中,我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評價設計可能更完善些,結尾的物聯網案例分析更貼近他們生活一些。
總而言之,看到學生匯報項目作品時,非常欣慰,學以致用,培養學科核心
素養,我們一直在路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物聯網”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物聯網與探索》教材第二單元《物聯網數據采集》活動一《物聯網識別技術》第2課時 安徽省和縣中學”,所屬分類為“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物聯網與探索》教材第二單元《物聯網數據采集》活動一《物聯網識別技術》第2課時 安徽省和縣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