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組裝我的計算機
所屬欄目: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組裝我的計算機——實踐初體驗》 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七年級信息技術《組裝我的計算機——實踐初體驗》 寧 夏 - 吳忠
《組裝我的計算機——實踐初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背景
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有效地獲取、傳輸與利用信息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計算機作為一種高效的“信息處理機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工具。那么,對于計算機我們又有多少認識呢?計算機是如何進行工作的?計算機是怎樣組成的?計算機主機箱里都有什么?它們在計算機運行時起到什么作用?我們能不能體驗一下組裝呢?針對這些問題,我準備和學生們進行一項綜合實踐活動來尋找答案。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確定為《組裝我的計算機之實踐初體驗》。 學情分析
本次活動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據了解大多數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并不陌生,多數學生家中都有個人計算機,即使沒有的在小學階段學校也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電腦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常會借助計算機進行高效的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娛樂。但是,學生們對計算機的構成卻不曾了解,他們會對計算機硬件的組成、計算機的主機箱有很多好奇,但卻沒有機會去拆開,真正的認識它、組裝它。同時他們有兩重特點:從知識結構來看,他們普遍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
如打打字、瀏覽網頁和玩游戲等,對于理論知識掌握的比較少;從心理特點來看,他們好奇心強,渴望獲得老師的認同。 活動目的
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初步認識個人計算機主機箱中常用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通過動手組裝,促使學生們親身體驗組裝個人計算機主機箱中的三大部件。
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鍛煉自我展示。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個人計算機主機箱中常用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活動難點:體驗組裝個人計算機主機箱中的三大部件。 活動準備
通過對學生們的分析及自主選擇將學生們分為五組,結合活動內容為每一組制定研究任務并要求每組將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制作出成果性課件為活動中交流學習做好準備。 活動教具準備
教師課件,各組活動時展示的課件,活動過程中所用的主機箱及機箱中拆分的部件,組裝工具。
活動流程圖
創設情境
引入活動主題
小組活動:展一展 第一組:主板
第二組:內存條
第三組:CPU
第四組:硬盤
第五組:電源
補充知識
注意事項
小組活動:組一組 以組的形式組裝
小組活動:說一說
說說收獲
活動小結
教師評價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課:
通過學生們的聊天視頻引入本次活動課主題,并激發起學生對個人計算機主機箱的好奇與求知。
二、展示匯報,傳授新知:
五組同學以課件的形式交流各組部件探究成果,使得學生們對主機箱中常用部件進行認識。
第一組:主機板
五位成員分別:介紹主板,主板的作用,利用展示臺直播主板與主機箱的組裝方法及組裝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給與適合的評價。 第二組:內存條
五位成員分別:介紹內存條,內存條的作用,并通過微視頻使同學們加深對內存條的認識,利用圖解展示安裝內存條時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教師給與適合的評價。
第三組:中央處理器CPU、CPU散熱風扇
六位成員分別:介紹中央處理器CPU及作用,CPU散熱風扇及作用,播放課前通過網絡資料的學習及實踐動手探究出來的CPU及散熱風扇的組裝視頻。
教師給與適合的評價。 第四組:硬盤
五位成員分別:介紹硬盤,硬盤的作用,存儲度量單位,及其他的外存儲器設備。
教師給與適合的評價。 第五組:電源
五位成員分別:介紹電源,電源的作用,重要參數注明,利用實物展示電源在主機箱中的存放位置。
教師給與適合的評價。 知識匯總及補充:
結合各組的成果交流,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匯總并補充有關存儲器分類的知識點,同時介紹只讀存儲器RAM。
實踐組裝準備:
教師通過課件帶領學生們關注組裝三大部件時的注意事項。 三、體驗組裝:
學生們以組的形式實踐體驗三大部件的組裝。
教師在實踐組裝過程中給予技術上的指導與幫助,并進行組裝后的檢查、評價。
四、說說收獲:
結合各組成果的交流及實踐體驗組裝,讓學生們說一說在本次活
動課中的收獲。
教師給予點評。 活動總結
回顧本次活動:同學們通過資料的查找和整理進行了合作學習,通過各小組的成果交流和課件展示使大家認識了主機箱中常用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并通過動手實踐,體驗了組裝個人計算機主機箱中的三大部件。從而,使得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最后,老師希望通過此次活動使大家對個人計算機的組成有了一定的認識,讓它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