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聲現象《綜合實踐活動“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寧夏 - 固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聲現象《綜合實踐活動“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寧夏 - 固原
第一章 綜合實踐活動
——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
學科年級 八年級物理
教材版本 蘇科版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知道各種材料的隔聲性能并能排出由好到差的順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實驗學會用控制變量法; 2.嘗試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的探究方法,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論證、交流合作;
2.通過課前視頻了解生活中一些隔聲材料的應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作探究各種材料的隔聲性能
策略:讓學生先猜想、設計實驗,再動手做實驗,在實驗中通過分工、合作、討
論及分析歸納完成探究活動。
難點: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 策略:啟發引導學生多思多議
三、學情分析
知識起點:通過第前面的學習已知道聲音是一種波并且具有能量以及控制噪聲的
三種途徑,通過學習微視頻了解生活中的隔聲材料的性能及隔聲原理。
技能起點:了解了控制變量法在探究實驗中的應用 態度起點:多數同學學習態度端正,但有畏難情緒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主要通過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實驗與數據記錄、分析論證、交流討論的科學探究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標理念。
用到的方法是中學階段常用的科學變量法,但由于學生初學物理,對控制變量法的應用不太熟練,課堂上需要教師多加引導。
因此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是本節課的難點,也是初中階段物理學習的基礎。
五、教學方法設計
本節課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課前通過視頻學習,了解生活中的隔聲材料,并完成相關練習。課堂上采用情景導入、啟發引導、分組實驗、當堂練習的方法教學。其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播放生活中的噪聲干擾人們工作學習,提出問題:怎樣找到隔聲性能好的材料呢?引起學生思考、引出課題。分組討論設計并進行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需要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分工合作,組內
互幫互助。當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力爭使所學知識得到升華。
六、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將錄制好的微視頻發布到“云校家”空間里,并附小測驗。學生在家
引入課題
新課教學
本節小結 聽噪聲、如何減弱?
分析隔聲材料性能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小試牛刀
交流討論
分析論證
知識、方法、技能
科學探究
觀看學習視頻并完成小測驗,提交給教師。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新課 導入
多媒體播放噪聲
問題:你正在家休息,聽到上面的噪聲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控制?
通過課前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一些
生活中的隔聲材料,請同學們通過下面幾組圖片展示你的學習成果。
多媒體展示隔聲材料圖片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
活動1:聆聽鬧鐘指針走動時的“嚓嚓”聲,注意它的響度和音調。把鬧鐘放在一個盒子
內,蓋上盒蓋,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聽噪聲,回答問
題
從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減弱
觀看圖片、介紹隔音氈、木質吸音板、石膏板、隔音玻璃、泡沫塑料、發泡棉及隔聲原理
小組完成活動 回答問題:聲音的響度減弱了,
音調沒有變化
聽噪聲,引起學生強烈的
情緒;通過看圖片回
顧課前視
頻中學習
的生活中
一些隔聲
材料,激發
學習興趣
通過活動體會盒子對響度有減弱作用
5min
2min
新課 教學
提出問題: 既然盒子對響度有減
弱作用,說明盒子具有隔聲性能,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一樣嗎?哪種材料的隔聲性能好? 猜想與假設: 請同學們預測以下材
料的隔聲性能,并排出由好到差的順序:
衣服、報紙、塑料袋、泡沫塑料、棉花 設計實驗: 問題3:怎樣測這些材料的隔聲性能呢?實驗中有多個變量影響
結果時,應該用什么方法?
問題4:如何用表格將測得的數據記錄下來呢?
巡視,啟發引導,對有問題的小組提供幫助。
思考
猜想,預測 排出材料隔聲性
能由好到差的順序
閱讀教材23頁“設計”環節內
容,先獨立思考,再在組內討論實驗方案
方案一:人站在距聲源一定距離
處,比較放入不同材料時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方案二、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盒子,然后不斷地
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自然過渡到“猜想與假設”環節 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難度
較高。通過這一環節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及合作學
習能力,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克服困難的信心。
2min 3min 10min
進行實驗 收集數據
分析論證:
站在一定距離處,鬧鐘的響度越小,說明材料的隔聲性能 ;剛好聽不見鬧鐘鈴聲
的距離越遠,說明材料的隔聲性能_______;
材料 衣服 報紙 塑料袋 泡沫 棉
花 響度
材料 衣服 報紙 塑料
袋 泡沫 棉
花 距離 遠離聲源,直到剛好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大小.
問題4:設計表格
組員分工,分別
將衣服、報紙、
塑料袋、泡沫塑
料、棉花塞滿盒子,聽鬧鐘的響度或測距離,將
測得的數據記錄
在相應的表格
中; 完成實驗后,整
理好器材。
分析測得的數
據,思考并回答問題: 響度越小,說明材料的隔聲性能
越好;剛好聽不
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修
正,培養合作、協調能力及良好
的實驗素
養。
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10min
5min
課堂 小結
因此,以上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
什么樣的材料隔聲性能較好? 交流評價:
同學們,誰愿意展示你們的實驗數據并簡單說明?
隨堂練習:
多媒體PPT展示2道題 巡視指導
課堂小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
見鬧鐘鈴聲的距離越遠,說明材料的隔聲性能越好。
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
為: 棉花、泡沫塑料、衣服、報紙、塑料袋
表面粗糙,多孔
的材料隔聲性能較好。 展示實驗數據 組內同學或組之間作出評價。 獨立完成
和總結歸納能力
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本課內容,符合人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構建
知識架構圖。
5min 4min 2min
八、教學反思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大背景下,本節課以翻轉課堂的形式呈現。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錄制的微視頻學習了生活中隔聲材料及其隔聲原理。課堂上以探究材料的隔聲性能為主線,經歷了科學探究的六個步驟。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學生間的合作互動,更要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只有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互動才是有效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